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感觉《红楼梦》中小红比袭人趋炎附势多了,为什么大家夸小红而说袭人有心机?
宝玉,袭人,小红感觉《红楼梦》中小红比袭人趋炎附势多了,为什么大家夸小红而说袭人有心机?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切成功的文艺作品中都会有一个东西叫“主角光环”的效果,成功的文艺作品的欣赏过程就是将观众读者带入、让观众读者将自己部分甚至全部情感投影都到主角的情感经历当中,并且产生虚拟的同步体验和情感共鸣的过程。
一般来说,被观众读者所投射的文艺作品人物,都是作者用笔最多着重描述的作品的主角,所谓完美“主角光环”便由此产生。观众读者爱主角所爱、恨主角所恨、急主角所急,与主角共情共爱甚至于同生共死。
《红楼梦》中的“女一号”当然是林黛玉,原著中的林黛玉本人生活在两三百年前一个不可考的封建时代,对于贾宝玉和他的贴身丫鬟袭人之间的那些事儿习惯为常。在那个时代不仅贾府的少爷个个都有陪伴其青春期满足性需求的贴身大丫头,其他所有的封建权贵统治阶层的所谓“衙内”们、富豪家族的纨绔子弟们也都一样。
袭人的名字,不但贾政老爷一听便知道是儿子宝玉在弄那些“浓词艳赋”之事,就连外面风云场上的妓女云儿都知道“花气袭人知昼暖”对宝二爷的特殊意义。
然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女性“黛粉”就对这个与“纯洁”宝二爷搞姐弟恋“偷试”的(前女友)袭人完全没有什么好印象了。“黛粉”们一想到袭人姐姐把手伸进“小鲜肉”宝玉的裤子里碰到了那不可言说的潮湿,简直就是看到了“大龄女青年”袭人姐姐勾引“小鲜肉”宝玉的现场,感觉真是惨不忍睹呀!“黛粉”们作为宝玉正牌女友的绝对拥趸,怎么能不对这个阴险狡猾谋求上位的袭人恨得牙痒痒呢?
小红首先是个后来者,其次她居然叫林红玉,与林黛玉的芳名只一字之差。最关键的是她在试图勾引宝二爷失败之后,便立即退而求其次的看中了贾芸,并且就在黛玉真正情敌宝钗的眼皮子底下和坠儿完成了交换定情信物旧帕子的操作。
再下一步,小红又成功的走出怡红院,并且投靠在据说是贾母主张的“木石姻缘”唯一的支持者凤姐门下,在广大“黛粉”们眼中小红真是秒变“自己人”呀!
想一想,一个大丫头袭人姐姐在第一时间就立马睡了当年才十一岁不到的“小鲜肉”宝玉。此后三年多时间过去,已经十三岁的宝玉与十二岁黛玉小姐“共读西厢”,也只不过听到了宝二爷说的一句戏词“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便满脸通红的怒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儿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说这些混话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
黛玉小姐这恋爱谈的,比起宝玉和袭人的“姐弟恋”简直就是冰火两重天嘛!之后袭人又撞见了宝玉对黛玉说:“睡里梦里也忘不了你”。袭人还跑去提醒王夫人说:宝玉和钗黛表姐妹们都大了,想个法子把宝玉搬出园子才好。袭人这不是成心要把恋爱中的宝玉和黛玉分开吗?“黛粉”们不讨厌袭人,还能讨厌谁呢?这分明是(前女友)袭人在用阴谋诡计妄图把热恋中的宝玉和黛玉分开呢!
以现代人的观念来看《红楼梦》,“黛粉”们讨厌妄图将恋爱中的宝黛分开的大丫头袭人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以《红楼梦》时代的眼光来看,“宝黛爱情”正是贾母在元宵家宴上所痛斥的犯了王法的“贼情”。
事实上,如果王夫人能当时就听了大丫头袭人的建议,把儿子宝玉从大观园搬出来。那么就可能不会有之后的“贾母掰谎”,也可能不会发现再后来的“紫鹃试玉”宝玉发痴病,这样“宝黛爱情”就可能不会发展到雷日贾母都根本无法掩盖的程度,这样“木石姻缘”就起码还是贾府的一个可选项。
如果贾母没有在元宵家宴上“掰谎”为宝黛关系现场洗地,也没有在“紫鹃试玉”宝玉发痴病时被当场打脸,老祖宗贾母站出来主持“木石姻缘”的可能性就还没有完全被断绝。
在《红楼梦》时代,“宝黛爱情”这种贾母口中的“贼情”就和“疫情”一样,只有“隔离”才是最好的方式。大丫头袭人向王夫人建议的把宝玉搬出大观园与表姐妹宝钗黛玉们“隔离”起来居住,或许是可以挽救“宝黛爱情”的唯一途径。
唉……!“黛粉”们,其实你们可能一直以来都恨错了人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红不害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