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四小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小姐,西安事变,蒋介石赵四小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张学良在溪口幽禁期间,曾住武岭学校,二日后,移居距武岭学校五、六华里的雪窦山中国旅行社招待所,之后当局允许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和他同住,两位商量之后,每月一替一换,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于凤至由上海乘船来宁波,赵四小姐则由宁波去上海,有时她们也一同留在张学良的身边,小住几日。
适时,赵四小姐和张学良所生的独子张闾琳(后在美国任太空总署工程师),还属幼小,正是需要母亲在身边照顾的年龄。于凤至为了使赵四小姐更好好地抚养幼子,便说服赵四小姐返回上海,自己留下。而后的三年幽禁中,她由溪口辗转奔波江西、湖南的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很大的伤害,乳房烂疮日渐加重,张学良便向军统局局长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蒋介石批准了张学良的要求。
赵四小姐离开溪口后,回到上海马思路公馆居住,不时将生活用品捎去,直至上海陷落,才被迫去了香港。1940年冬天,赵四小姐接到张学良的电报,以她当时的情况,在香港拥有相当数量的金钱,有自己的住房,生活是很安定的,加上幼子闾琳需要母亲的照料,不去是完全可以的。但她觉得张学良更需要她的陪伴照料,宁可母子离别,把闾琳托付给十分信赖的美国朋友照料,只身前往,陪同张学良一起过幽禁的生活。此后,赵四小姐就再也没有离开张学良,一直陪伴到台湾。 1941年5月,张学良患急性阑尾炎,赵四小姐陪他到贵州中央医院做手术,出院后他们又被幽禁在贵阳黔灵山麒麟洞、开阳刘育。1944年冬迁至贵州桐梓,在桐梓天门洞一直到软禁到抗战胜利。1946年移居到重庆歌乐山松林坡,不久即被押往台湾新竹井上温泉。
在与世隔绝的寂寞中,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
自从听闻宋美龄谈到,依张学良的婚姻现状,想接受洗礼有违基督教义的规定后,赵四小姐见张学良寝食不安,心中十分焦虑。张学良要面对笃诚地信仰耶稣,就必须依循基督教义的规定,在于凤至和赵四小姐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张学良的心里确实格外沉重。最终,他作出了痛苦又无奈的决定,和于凤至解除婚姻关系。
张学良执笔给于凤至写了一封信,并交由由美国前来探亲的长女闾瑛(于凤至和张学良生有三子一女,三子均已亡故)和其夫婿陶鹏飞,由其等将信转交给于凤至,张学良对女儿说:“闾瑛,爸爸老了,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因为你妈和赵四小姐的原因,牧师不肯为我进行教徒洗礼。这封信带给你妈,就说我请求她帮我下决心吧!”
亲友辞别后,于凤至给张学良写了回信:“你们之间的爱情是纯洁无瑕的,堪称风尘知己。尤其是绮霞妹妹,无私地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任劳任怨,陪侍汉卿,真是高风亮节,世人皆碑。其实,你俩早就应该结成丝梦,我谨在异国他乡对你们的婚礼表示祝贺!”1964年3月,结发妻子的离婚手续,从美国寄到张学良手中。1990年1月30日,于凤至在睡梦中安然逝去。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一荻正式结婚,结婚典礼在台北市杭州南路美籍友人吉米·爱尔窦先生的寓所举行,来宾有宋美龄、张群、王新衡、何世礼、张大千、莫德惠、冯庸、黄仁霖、文华等人,由陈维屏牧师证婚。由于赵四小姐在台湾没有长辈为她主婚,因此恳请黄仁霖代表。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陪同蒋介石回到南京,是由吉米·爱尔窦开车,将黄仁霖、张学良等接到城内,黄仁霖在张学良心绪不佳时,送给张学良一本圣经,并在扉页上赠言:“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你,就像它所帮助我的一样。”
人物评价
张学良是一个民族主义、英雄情结兼备的人,优渥的成长环境让他对外国文化的求知欲望甚浓,而赵四从小生活在繁华闹市―――天津,租界文化对她的影响也不小。不失民族气节,能够接受新鲜的思想文明,表现在了他们对待历史事件的态度上,也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二人后来信奉耶稣基督,心如止水,不闻窗外之事,尽管世事总是无奈,他们却始终洋溢着对人情的豁达和对爱的忠贞。相伴70余载,毫无悔言,有的只是赵四小姐在《新生命》一文中写道的“为什么才肯舍己?只有为了爱,才肯舍己。世人为了爱自己的国家和为他们所爱的人,才肯舍去他们的性命”和张学良用他那浓重的东北口音讲过的“这是我的姑娘”。好的爱情能留存于记忆,刻骨的爱情能灌注于建筑,时间越久,越值得回味。有了情感的衬托,建筑便不再是一般的建筑,它已经是人们思古怀旧的历史载体,阅读这些“凝固的历史”,可以唤起人们的很多思考,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百年之后的力量仍在延续。
人物逝后
百岁高龄的张学良对赵一荻的去世,显出难以言喻的哀痛。他沉默不语地坐在轮椅上,泪水缓缓地流下来。张学良曾说过,他这一生欠赵四小姐太多。
张学良曾有意回祖国大陆的想法一直未能成行,赵一荻的健康是主要考虑之一。上了年纪、疾病缠身的她始终耳聪目明,而张学良耳背眼花,但只要是老妻在耳旁讲话,他总能听得清清楚楚。赵一荻就是在生前的最后这段时光里,仍尽心竭力地亲自料理张学良的各种琐事。张学良百岁寿辰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
许多人非常担心,已过百岁的张学良能否承受老年丧妻的沉重打击。与张学良夫妇熟识的台湾知名人士梁肃戎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难过。他认为赵一荻的死,对张学良会有影响。1998年梁肃戎曾经到夏威夷探望张学良夫妇,当时赵一荻就一直戴着氧气罩,印象中赵一荻的身体状况就不好。
笃信基督教的张学良夫妇生前已在檀香山买下了一块墓地,准备合葬在这里。其实,张学良夫妇由台湾飞至美国之前,也曾在台北郊区购买过一块合葬的墓地。那是三十多年前,张学良夫妇双双从高雄港秘密幽禁的阴影下走出来,并获准可在台北近郊建造一所新宅的时候。一天,他俩前往台北北投阳明山麓勘察房基。看后,张学良对赵四小姐说:“妻何聪明夫何贵,人何寥落鬼何多?这里就是我们现在最合适的房址,也是我们百年后的最好的安息之地!”赵一荻点头称是。
对于张赵伉俪同时在阳明山公墓选好阴阳两宅的决定,包括蒋经国在内的国民党要人都大惑不解,也引起当局者的惊疑。鉴于诸多原因,此举最终未能如愿,那块墓地虽经同意购定,可是房址却被迫迁到了距坟墓约一公里的北投复兴岗七十号。
张氏夫妇远迁美国夏威夷并取得定居“绿卡”以后,台湾阳明山的墓地与他们夫妇多年收藏的一批明、清、民国时期的文物,在索斯比拍卖行进行公开拍卖。这块墓地,以惊人的高价转让给了一位台湾汽车商人。于是张学良夫妇决定在美国再选一方墓穴,作为他们百年后的阴宅。所以,他们盼望在檀香山附近购买墓地一事,很快又成为当地朋友们心中关注的大事。
在寸土寸金的美国,不但建宅价目昂贵,在檀香山近郊购买墓地,更非易事。然而一个难得的机会出现在张学良夫妇的面前:在夏威夷观光农场任职的华裔国会参议员邝友良,获悉邻靠日本寺院的“神殿之谷”山腰陵墓区有一块理想的墓地要出手,这原来是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的遗骸安葬地。多年前,这位被废黜的菲律宾总统因国内政治局势的原因,在死后不得不安葬于他生前治病的美国。如今马科斯的夫人伊梅尔达经过多年的斡旋,终于获得可以携马科斯遗骸返回菲律宾安葬的特许。于是,这位前总统夫人决定在返回菲律宾前处理掉这块墓地。
上一篇:淑熙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