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四小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小姐,西安事变,蒋介石赵四小姐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958年,蒋介石终于答应安排时间见张学良。11月23日下午17时左右,在大溪,张学良由蒋经国、刘乙光陪同进入“总统”行辕客厅,相见之下,敬礼之后,一同进入小书斋。“总统你老了!”“你头秃了。”寒暄过后,两人“相对小为沉默”。时间一晃,就是20多年。往事如烟,恩仇纠缠……当“西安事变”的两位主角再次见面时,此情此景,非笔墨所能形容。
而另一位主角杨虎城将军,却于1949年10月,葬身在重庆松林坡公馆。杨将军一踏进馆内,身后就传来儿子拯中的惨叫声,等他急转身去,特务的利刃便扎进他的腹腔……在掩埋时,特务还在杨将军的脸上淋上镪水。这一幕,幽禁之中的张学良,很久以后方才得知。
少帅夫妇的后半生里,两人皈依宗教,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曾用化名出席台北市多个基督教徒的聚 会。1990年张学良结束幽居的生活而公开露面,最后选择在夏威夷定居,并且每个星期都准时去教堂参加礼拜活动。
不论张学良在何处,赵一荻总是陪伴在他身边。赵一荻的身体状况比张学良要差得多。她曾患过红斑狼疮,有过骨折;长期抽烟,肺部出现癌变而动了一次大手术,切除了半边肺叶,之后一直呼吸困难,成为影响她晚年健康的主要因素。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在台湾一直过的幽居生活,直到1990年,庆祝张学良九十岁生日的聚会于6月1日在台北圆山饭店举行,正式脱离了幽居生涯公开露面,从此我们所见,不论身在何处,赵四小姐总是陪伴在他身旁。少帅夫妇的后半生里,几乎全以信仰基督为依归。两人曾经化名为曾显华(为纪念东海大学校长曾约农、蒋介石英文老师董显光、及牧师周联华)及赵多加(为纪念她得救后,有新生命的意思)出现在台北市的多个基督徒聚会场合,赵四小姐热心传播福音,除了家庭礼拜外,并写了多本见证集--《好消息》、《新生命》、《真自由》、《大使命》等,并有《毅荻见证集》(张学良号毅庵、荻是赵一荻)出版。也借着传福音及做见证,才使大家知道了许多在幽居时期发生的事(例如动过开胸手术,割掉一叶右肺,亦曾跌断手腕和右腿等)。赵四小姐最喜欢的圣诗是:赞美我天父!赵四小姐早年由于抽烟的缘故而咳嗽了很多年,也没有医治,直到迁居台北的北投后,才到荣民总医院去检查,但检查了几次,也查不出来。有一次,张学良到医院看赵四小姐,在医院中遇见治病的胸腔内科大夫,问病况怎么样,大夫说:有点问题。张学良就说:你们为什么不打开看看。大夫回答说:在医院里没有确定诊断出是什么病时,是不能动手术的。后来找胸腔外科大夫来会诊。外科大夫说,如果在X光片子上看出来是癌症,那就太晚了,应当当时就开胸检查。所以隔了两天就开胸。检查结果确定是毒瘤,就立刻切除了一叶右肺,自此她就必须要在口中常插着帮助呼吸的管子。
1995年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定居夏威夷以来,除了身体不适外,他们每周日上午都定时到夏威夷京街第一华人基督教公理会聆听礼拜。赵四小姐和张学良于2000年5月14日时还到教会参加庆祝母亲节的崇拜,之后并在五月廿八日中午在其住处大楼的宴会厅举办庆祝百年华诞祝寿活动,约有一百位来自各地的亲友来为他们贺寿,并在宴会之前开放十分钟的时间给媒体大众拍照,这是张学良和赵一荻两人最后一次联袂的公开露面。 自2000年祝寿活动后,88岁的赵四小姐,于6月7日下床时摔了一跤,虽觉身体不适,但尚无大碍,几天后呼吸发生困难,而于6月11日住进夏威夷檀香山的史特劳伯医院(Straub Hospital)加护病房。张学良与赵一荻的儿子张闾琳获悉赵一荻病情转危之后,19日特地从加利福尼亚州赶到夏威夷侍奉老母亲。由于呼吸极为困难,医师为她插上呼吸器,并且让她沉睡以减少痛苦。赵四小姐于6月20日时一度转醒,旋即因为痛苦而在医师投药后再度睡去,并进入弥留状态。因其病多日未见起色,散居各处的张学良家属也陆续赶到医院探视。
6月22日清晨,赵一荻还醒着,但她不能讲话,只能目视着每一位围在床边的亲友们。约在8时45分,老伴张学良坐着轮椅来到床边,张学良伸手握住夫人的手,喊着自己私下对老伴的昵称,无限依恋。 赵一荻看着张学良,无法开口说话。9时,医生拔掉了她的氧气管,并注射了镇静剂,赵四小姐昏昏而睡,张学良依然抓着妻子的右手不放。又过了两个多小时,上午11时11分,监视脉搏跳动的仪器显示她已离开人世。牧师带领亲友向上苍祷告。张学良此时还一直握着妻子的手,就这样又握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在众人的劝说下回到家中。
感情生活
1929年3月,张学良时任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后,给赵四小姐长途电话,问她能否到奉天(沈阳)来旅游,几天后,她电话回复,业已征得父母同意,准备应邀前往。于是,张学良就派陈副官赶至天津迎接,上路时,赵家全家人都曾赶到火车站送行,到沈阳后便安顿在北陵别墅。
而后,赵庆华在报上发表声明。声明原文很短,除介绍家世后,便称:“四女绮霞,近日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规条第十九条及第二十二条,应行削除其名,本堂为祠任之一,自应依遵家法,呈报祠长执行。嗣后,因此发生任何情事,概不负责,此启。”赵庆华随即声言自身惭愧,从此辞离仕途,退隐而居。
赵庆华此举,是有其高明构想之处,张赵两家父一辈、子一辈,素有往还,赵庆华夫妇该是了然张学良与女儿两情相悦之事。尽管他们欣喜张学良英雄少年,前途有为,可怎好让女儿许给已有家室的张学良,更何况其显要的身家呢。送女于私下,再绝情于公众,既断了有情人的退路,促其亲成,又挣得了门庭清白,不失身份,真假混淆,一举两得,真个高明良策。 此中思想,另有深意。适时,诸军阀凭借军力,争战不息。张学良主政东北奉系,赵庆华官任北洋政府,认亲与否,多有不便。赵庆华藉此急流勇退,可谓用心良苦,此举既可避免政争之嫌隙,落人口实,又可减免张学良恩怨之忧虑,任其放手作为。如此黑白分明,正似赵庆华其人的耿介、清廉。可怜天下父母心,赵庆华家事外扬,绝非盛怒下的单纯。
尽管赵四小姐和张学良的恋情,有此波折,但堪称红粉知己。张学良的元配于凤至比张学良大四岁,是张学良父亲张作霖订下的亲事,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十一岁。于凤至日后接纳了这位“小妹”,张学良称于夫人为大姐,称赵四小姐为小妹。赵四小姐虽无夫人的名分,对外则称为张学良的私人秘书,长期侍从左右,并于张学良于1933年3月11日通电下野后,伴其由上海乘意大利邮轮启程赴欧洲考察。
张学良1934年1月8日回国返抵上海后,就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职,蒋介石任总司令,自此即谋划如何“剿共”后,再对抗日军的侵略,然张学良建议“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蒋介石“安内攘外政策”冲突,几次上书劝诫无效,进而哭谏也毫无结果,直至决心兵谏,于1936年12月12日,与西北军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最后达到了目的,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为示负责,并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这让其在军法会审后,过着长期被非法幽禁的生活。
上一篇:淑熙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