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节期间,在农村的你是怎样拜访亲戚的?
亲戚,年初,时间春节期间,在农村的你是怎样拜访亲戚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说特点之二:物质上的投入。一是所拿物品对走访对象最好有实用价值,爱喝酒的可以拿酒,有小孩的可拿件喜欢的玩具,对准具体的需求来做个性准备,这样才是用心。二是传统的色彩不要太浓,要与时俱进,不要老拿点心,因为现在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很多,拿来了,吃不了,送给他人别人也不需要,有人竟拿去喂狗、喂猪,很不实用,白花钱。点心是过去温饱都解决不了时的产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点心真是个好东西,时过境迁,我们要拿对方比较喜欢的礼品。三是礼品的使用期限或保质期不要太短,尤其是食品,应该慎重,春节大家各自准备的东西都较多,吃不完,用不了,拿去的礼品保质期太短的话,还没用就过期了,坏了,只能扔掉,造成物质上的的浪费。四要控制花钱总量,量入为出,不应该花超出自己经济能力的钱,因为只是一个礼节性,一般性的拜访,春节量拜访的人群挺大,每一份花钱很多再加上红包,对一般家庭是个不小的开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莲姐茶品坊》莲姐我家来自广东茂名高州,年初一拜完神小孩可以去邻居家或亲叔伯家去讨压岁钱,年初二小孩就可以跟着妈妈回外婆家了,走亲戚红包少不了,不管大小,是一个寓意利是我们会提着苹果,苹果代表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圆圆满满,一般去玩个大半天时间就回来了,同时,大姑或姑姑有可能在这一天回来,她们也是会带上那些表兄妹一起来拜年,现在我们长大变老了,他们来的时间会有所改变,会推迟到年初四或初五,而年初二仍然是小孩一代跟妈妈回外婆家的时间。年初三我家这边一般也不走亲戚,到了年初四就会去更远一些的亲戚家拜年,比如舅公家!过了初六就基本探完亲了!初7之后上班的上班,玩的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带着一家人,带着满满的祝福,提着满满的礼物,开开心心的亲戚访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袋水果提去人头10块红包,吃顿饭就回家算是么?反正我这里是这样做的[我想静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荣幸能回答您的问题,本人从甘肃农村长大拜访亲戚主要集中在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
初一 ,这天一般是宗亲里小辈给长辈磕头。有一个年龄稍长一点的,大约30多岁带着一帮孩童去家家户户给长辈磕头。磕头的时候要高喊:‘ 爷爷给您磕头了!’,‘大大给你磕头了’(大大,这边方言指父亲的哥哥)磕完头就往长辈的炕头跟前去。这个时候长辈们有些散些糖果,有些就给压岁钱,数额基本不大,一般都是五块或者十块。最高兴的就是这些孩童了,逗里装的鼓鼓的,甚至孩子们在买过年新衣服的时候都要口袋多的,以便装更多的糖果。
初二,这天就是拜丈人了。最神气的就是哪些挣了点小钱,又有儿子的那种30-40之间的女婿。或骑摩托,或开小车。出门前一定要在门上慢慢收拾一下,过往的人最好能看见。在农村谁家的媳妇娘家在哪里,领里邻居的基本一清二楚。说过来最兴奋的还是孩子们。
初三,一般都是孩子舅舅,孩子姨夫之类的亲戚来拜年。这天相比前两天孩子们的兴奋度就没有那么高了,还好孩子们多了几个玩伴道也是玩的不亦乐乎。
总之来说,农村人就三天年,三天完了,该打工打工,该下地下地,不过孩子们的盘缠可以花到正月十五之后,有些节俭的还可以存一些等上学了花,以便在同学跟前有炫耀的资本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走不亲 走了烦心
快过年了,对农村人来说,在过年期间必不可少的活动就是走亲戚。过去农村里人情味很浓,大家也很热衷于走亲戚来维持彼此的关系。但是最近几年,走亲戚却成了让不少农村人尴尬的活动:不走不亲,走了烦心,为啥会这样纠结呢?
第一,很少见面。以前农村的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呆在家乡,彼此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比较熟悉。但现在,很多人外出工作,大家平时很少见到,彼此间更生疏,走亲戚的时候亲近感不足就觉得尴尬。
第二,需要帮忙的地方少了。以前农村里大家生活条件不好,很多事情一个家庭的力量是做不了的,这时候就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忙,因此平时要打好关系。但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事情自家都能处理,不用依赖别人,走亲戚的必要性也下降了。
第三,亲戚间差距大。随着经济发展,不少有头脑的农村人在抓住了机遇,赚了钱,亲戚间的经济差距也因此拉大了,这让双方交往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