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刘备如果派魏延和黄忠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荆州,刘备,关羽刘备如果派魏延和黄忠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备如果派魏延和黄忠守荆州能守得住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是猴大爷说,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认为让魏延和黄忠镇守荆州,是能守住荆州的。不过要从三个方面去考虑,即:为什么让他们守?谁领导谁?怎么守?
首先,为什么要让魏延和黄忠镇守荆州?
《三国志魏延传》中记载“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从这句话中我们得到的第一个信息是:魏延在刘备入川之前,也就是在荆州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刘备了,而且还是部曲。所谓“部曲”说白了就是家仆、跟班的,魏延的身份是低于关羽、张飞,但相对来说又比关张二人离刘备更近,与刘备的关系也更近,这反而有利于他在刘备面前更好的表现自己,让刘备更好的去知道、了解、认识他。从魏延后来能坐镇汉中出任一方诸侯的情况来看,魏延这个“部曲”没有白当,刘备对他还是非常认可的。
第二个信息是:魏延义阳人也。义阳在哪里?按照网上查到的信息显示:义阳在今天的信阳西和南阳部分地区,位于河南省南部,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左扼两淮,右控江汉,承东启西,屏蔽中原,素有“三省通衢”之称,从古至今,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又是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如图中红圈的位置)。秦汉时期:义阳是荆州南阳郡下边的义阳乡。
如果大家仔细看的话,会发现新野就在义阳的旁边,二者之间挨着非常的近,刘备投靠刘表的时间是在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接纳刘备之后,刘表在第一时间就将刘备安置在了距离曹操最近的前线地区新野,从建安六年驻守新野开始到建安十三年曹公统兵南下,刘备在新野的7年时间里,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博望之战击败了夏侯惇,招兵买马编练军队随时准备同南下的曹军干仗,而魏延很有可能是在这段期间投靠刘备的。
在之后,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弃新野、走樊城、立当阳、败夏口,几无容身之地,与大公子刘琦合兵江夏,联盟东吴赤壁一战共破曹公,之后南征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又从孙权的手里借来了“南郡”,至此刘备在入川之前,实际上拥有荆州的地盘最多,也是赤壁之战实际的利益获得者。
那么既然是以“部曲”的身份投靠跟随着刘备,上述的这些事情,魏延不可能不知道,不可能没有参与,在多年的实践中,魏延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不但对荆州的情况较为熟悉,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在这期间,魏延出色的能力获得了刘备的赏识,所以在入川的时候,他才会带着魏延作为第一批的先头部队过去。
而黄忠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荆州人(南阳郡人),早先为中郎将,随同刘表的侄子刘磐一起驻军长沙攸县,并在之后随同刘磐袭扰东吴的艾、西安诸县,直到太史慈到来后,这种骚扰才停止。
三国志太史慈传:
刘表从子磐,骁勇,数为寇于艾、西安诸县。策于是分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以慈为建昌都尉,治海昏,并督诸将拒磐。磐绝迹不复为寇。
再后来,曹操南征荆州,黄忠一段时间是曹军的人,曹操任命黄忠“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曹操并不重视黄忠,或者说是因为那时的黄忠名气还不够大,并未引起曹操的足够重视,如果曹操很重视黄忠的话,就不会“假行裨将军”,连一份正式任命都不给而仅仅是代理。另外,黄忠依旧在长沙,只不过顶头的上司从刘磐变成了韩玄,从初平三年(192年)跟随刘磐一起来到长沙攸县,到建安十四年(209年)归顺刘备,黄忠在长沙这片土地上已经工作、生活、战斗了十七个年头,没有谁会比黄忠更加熟悉南荆州地区的情况了。
综上所述,魏延和黄忠,两人都是荆州土生土长的荆州土著,没有谁会比他俩更适合驻守在荆州了,守卫荆州,就相当于守护自己的家。
既然魏延和黄忠这么合适,那么他俩该谁指挥谁呢?
我认为黄忠指挥魏延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在三国时期,武将官职的排序,整体上是: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
裨将军最初是指副将,简单的说就是主将的二把手,王莽时期裨将军一职开始授予县级长官,东汉、三国、魏晋时期沿用之,并将其排在杂号将军之末,所以黄忠在攸县时,会被曹公授予“假行裨将军”一职。
而偏将军又多是由校尉或者裨将军升迁上来的,所以偏将军要>裨将军。
至于牙门将军,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多时与主公较为亲近,并需要常伴左右的,平时参赞军机,代替主公统领禁卫亲军,打仗时候则留守中央保护主公安全,相当于警卫团团长的角色,因此能够担任牙门将军职位的人,非文武兼备不可。
但是牙门将军并不是一个常设的职位,它也是杂号将军之一。
这么来看牙门将军>偏将军>裨将军。
那么回到魏延和黄忠二人的身上。
别看魏延投奔刘备的时间比黄忠早,但是黄忠归顺刘备时,职务已经是“假行裨将军”,而魏延还什么都不是,仅仅是刘备的“部曲”,但是入川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魏延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封“牙门将军”一职,要知道这个职位在之前一直是赵云担任的,魏延能够获此职务,足见刘备对他的信任和赏识,而黄忠在刘备坐镇成都之后也获封“讨虏将军”之职,虽然都是杂号将军,但是此时的黄忠和魏延,二人是平级关系。之后刘备为汉中王,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而黄忠凭借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的军功获封“征西将军”,此时,黄忠的“军衔”已上升到了“四征”之一,从杂号变成四征,真可谓是连升四级,而魏延的职位虽然加上了“督汉中”但仍旧是一个杂号将军,在之后刘备称帝,黄忠晋封为“后将军”,魏延升任“镇北将军”,比黄忠低了两极。
从军衔上来说,魏延确实应该听黄忠的,而且凭借定军山斩杀夏侯渊立下的大功,黄忠在蜀汉军中的威望也要明显高于魏延。
那么如果刘备真的将魏延和黄忠派回荆州,以黄忠为主将,魏延为副手,那么荆州该怎么守呢?
黄忠坐镇后方,魏延北上攻曹。
之所以这么安排是因为:
首先,黄忠拥有多年的荆州地方工作经验,尤其是在南荆州地区,派黄忠在后方坐镇,不仅有利于对地方工作的管理,同时黄忠还可凭借自己荆州土著,以及多年地方工作所积攒下的人际关系,妥善处理各方利益,至少不会闹成像关羽和潘睿那样。
其次,黄忠在长沙时候,曾多次骚扰东吴的豫章郡地区,他对吴军的认识丝毫不会比关羽差,特别是当长沙、桂阳二郡划归东吴,蜀汉只剩下零陵、武陵、南郡这三个地方的时候,黄忠坐镇在江陵定会更加格外小心应对吴军可能的进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