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刻出古朴与苍桑感?
古朴,古意,印章如何刻出古朴与苍桑感?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然而,在岁月的磨蚀中,金石并不能毫发无损,自然留下残缺破损。这样的残破本为岁月的痕迹,可文人从中发现出乎意外的美。于是在篆刻新作中就人为刻意地去追求,这就是“破边”。实际破边只是篆刻者追求残缺美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并无定律,也非唯一。
第二:临碑、墓志或者摩崖石刻。
碑派”主要指的是石碑刻字,从秦刻石到汉碑,直到南北朝时就以魏碑为重。碑派的书家一般功力深厚,融汇篆、隶、八分、魏碑的笔法。写出来的字往往很有气魄,笔意高古,结字雄厚,写成大幅的中堂、对联的话,挂在大厅里那是很有气魄的。过去也把这种书体成为“铭石书”,可以说是“高文典册”的永垂不朽的“庙堂体”。碑学包括汉魏碑版、墓志造像和摩崖石刻,碑派书法的特点是简约、厚重、大气、生拙。
从篆刻名家程邃开始,到丁敬创立浙派,一时间名家辈出,高手如云,邓石如、黄易、奚冈等为代表,都精通各体书法,要刻好印必须写好书法,所以篆刻的崇尚秦汉,也使他们的书法趋向于秦汉碑体。尤其邓石如”好《石鼓文》、《泰山刻石》、《敦煌太守碑》《天发神碑》,五年篆书成,乃学分书,临《史晨碑》、《受禅》等五十本,三年分书成...其分书遒丽纯质,变化不可方物”,在此基础上,邓石如创造了新的用笔方法,帖学书写时是顺拖所以线条光滑,邓石如根据篆刻刀法,用毛笔顶纸而上,产生了摩崖石刻的金石效果,打破了赵孟頫帖学”千年不易”的说法,继承和开启了二王以后就绝迹的碑版书风,堪称划时代的突破。所以学习碑派的东西,是很有助于篆刻的学习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您的问题的回答,希望解答您的疑惑。下面附几方印章,是我们工作室老师的作品,希望互相交流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书法家的字不光而毛,毛指苍桑之感,与滑相对。用笔荡尽余墨,写出飞白,即见苍桑。
若用刻印,笔画过滑,难见苍桑。戳刀一气呵成,不作修改。定多苍桑!
我以制碑刻字推之,不知对否?还望实践检验证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