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冬瓜大棚种植怎么高产,如何预防疾病,大棚温度如何把控?
冬瓜,温度,生长冬瓜大棚种植怎么高产,如何预防疾病,大棚温度如何把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于冬瓜猝倒病的防治,主要是
(1),改善和改进育苗条件和方法,加强苗期温湿度的管理,可预防猝倒病的发生。育苗时应选择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施入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种子要消毒。育苗期间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增强幼苗的抗病能力。幼苗开始出土后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湿度,及时中耕培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幼苗的抵抗力。
(2),床土要注意消毒,最好是选择无病的新土做床土。沿用旧土时,可用甲霜灵,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消毒。
(3),药物防治可选用多菌灵,百菌清等在苗床未发病前进行预防。发病初期可用甲霜灵,普力克,杀毒矾,乙磷铝,瑞毒铜,多菌灵,百菌清等兑水浇灌,并尽快清除病苗和周围的病土,在病部灌药。
2,立枯病
立枯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幼苗期发病时同猝倒病易混淆,但立枯病在苗床上发病时扩展要比猝倒病慢,并且枯死的幼苗大多立而不倒,所以称之为立枯病,而发生猝倒病的幼苗会成片倒伏而亡。
对于立枯病的防治可采取如下方法:
(1),种子消毒:可以用拌种双,多菌灵等药液浸种30分钟,然后洗干净后催芽。
(2),床土消毒:可以用甲霜灵,五氯硝基苯,福美双,代森锰锌,多菌灵等药剂处理床土,可以用浇灌药液或将农药与细土拌匀后施入苗床。也可用高温消毒床土。
(3),药物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普力克,瑞毒铜,多菌灵,利克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药剂或直接用药液浇灌。
(4),加强苗期管理:幼苗出土后加强通风等管理,加强幼苗锻炼,防止幼苗徒长,避免苗床温湿度过高。
3,霜霉病
霜霉病果农习惯称其为"跑马杆",是冬瓜栽培中最容易发生的病害之一,霜霉病的及时预防和防治是栽培成败的关键之一。
对于冬瓜霜霉病的防治必须特别加强控制栽培的环境条件,结合多种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以防止发病为前提,如果发生必须要加强药剂等防治措施,控制其蔓延,使损失降到最低。
(1),注意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消毒,将种子用多菌灵500倍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其他药剂处理,以消灭种子上所带的病菌。
(3),培育壮苗和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幼苗和植株的抗性,正确地确定定植期,如果定植过早,易受低温影响,使冬瓜幼苗根系受伤害,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易感染霜霉病。定植后加强肥水管理,科学施肥,并进行叶面施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把设施内的温湿度控制在适于植株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开15–24℃的温度,因此温度范围有利于霜霉病的发生,或者是通过放风口的管理使设施内的温度迅速通过15–24℃。
(5),药物防治可选用百菌清,多菌灵,乙磷铝,雷多米尔,甲霜灵,瑞毒铜,瑞毒锰锌等,5–7天喷施一次,可根据病情连续喷施3–6次。
4,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
对于冬瓜白粉病的防治,一是要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在设施栽培的冬瓜中,要加强通风,透光,管理上要避开适宜于白粉病发展的温湿度。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干旱和过湿,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三是用药物防治,可选用的药物有三唑酮,多硫悬浮剂,农抗120,武夷霉素,硫磺悬浮剂,敌菌酮,甲基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锌等。可在发病季节前进行预防和发病期喷施,7天左右喷一次,病重时3天喷一次,连喷3次,几种药物交替使用。
5,灰霉病
灰霉病主要危害冬瓜果实,多从开败的花上开始腐烂,落下的带菌花朵又传染到茎叶,造成烂花烂果烂蔓烂叶。
防治方法:
(1),设施内栽培的冬瓜要注意通风排湿,湿度控制在85%以下,温度控制在白天26–30℃,以减少病害的发生。采用高畦栽培,浇暗水,最好是采用滴灌,防止田间湿度过大。
设施内栽培的冬瓜,必要时可提高温度达33℃,可抑制病菌的产生。日常管理中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黄叶,并清理干净随时深埋或烧掉。换茬时要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
(2),药物防治可采用多菌灵,代森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扑海因,抗霉威,福美双,速克灵等,还可以用百菌清烟熏剂,速克烟熏剂等。
总之,冬瓜的病害也不少,设施内栽培冬瓜,要做好种子的消毒工作,同时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温湿度的调控,加强通风除湿,保证冬瓜植株能够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生长,不但可获得高产,同时又可防止各种病害的发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瓜在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种植,是常见的蔬菜之一。我国人工栽培冬瓜的历史有2000多年时间,秦朝的时候就有了记载冬瓜种植技术的文献资料。冬瓜的味道非常鲜美,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不管是清炒还是同其它食物搭配食用都有不错的口感。在我国古代社会的时候,擅长雕刻的能工巧匠还会用冬瓜来制作人物、书法、花鸟鱼虫等艺术作用。虽然冬瓜制作的雕刻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但不容易保存,能够留存下的冬瓜雕刻作品几乎没有。
在我国冬瓜的接受程度非常高,随着冬瓜的营养价值被更多人认识到,冬瓜的消费市场也正在变得更加广阔。近几年,冬瓜的种植面积和规模有了极大的增长,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到冬瓜的种植技术。大棚种植冬瓜是相对比较新的种植模式,相比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和质量上会有较大的提升,而且在种植过程中能实现更加严格的管控。在大棚种植冬瓜的时候,冬瓜的高产技术、病害防控技术、大棚温度的控制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大棚种植冬瓜想要高产必须从日常的管理细节入手,温度控制和病虫害防治是必须要做到的管理工作。冬瓜在不同阶段对温度的需求是有差异的,一般情况下温度在28℃-35℃即可,温度高于35℃就需要及时的放风,不然会出现生长缓慢的问题。种子发芽的阶段最适宜的温度在28-30℃,根系生长的最低温度要求在13-17℃左右,相比其它的瓜果蔬菜要求会高一些。在大棚种植冬瓜的时候对温度的管控会更容易一些,只要适时的进行调节就能够满足生长需求。
冬瓜的病虫害防治要加强日常管理巡查,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不要让病虫害的影响扩大。冬瓜的常见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疫病、枯萎病等,这些病害要结合实际情况向当地的农技管理部门咨询解决方法;冬瓜的常见虫害有红蜘蛛、蚜虫等,虫害的防治要做到早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一般有物理防治、药物防治、生物防治,最好的防治是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提高冬瓜的病虫害预防能力。做到温度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只是提高产量的第一步,真正想要高产高质需要从管理细节入手。
上一篇: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在头条里写其他类型的文章还有市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