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冬瓜大棚种植怎么高产,如何预防疾病,大棚温度如何把控?
冬瓜,温度,生长冬瓜大棚种植怎么高产,如何预防疾病,大棚温度如何把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冬瓜大棚种植怎么高产,如何预防疾病,大棚温度如何把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
大棚冬瓜高产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棚内温度技术要点是:
一:选种和土壤耕耘最重要,①大棚搭建要选在向阳背风土地平坦的地块里。②种子选择要选择籽粒饱满的杂交冬瓜种。③建大棚的材料要用钢架结构合规格的材料。
二:棚内温度要根据瓜苗大小,以棚外温度高低而适时调整,①幼苗期一般在春分前后适时将棚两头薄膜按早中晚三时揭开和盖好。中午太阳光强,室外一般温度二十度以上,室内湿度更高,可达三十度以上。要两头揭开通风透气,以免高温灼伤幼苗。并管理好水分,万不可缺水,以土壤湿松为宜。②待瓜苗藤蔓叶攀长到一米八左右时,可整天揭开两头薄膜通风透气。早晚盖好膜保温,管理好水肥。并打除根部以上黄老叶后清理出棚外,以免病害发生病毒传染。
三:除侧蔓
及时掰除侧蔓,因为冬瓜每个叶腋都能长出一个侧蔓,且生长速度快,消耗养分多影响坐瓜和结大瓜,所以一般应每隔一天掰一次侧蔓。
四:打顶尖
冬瓜坐住瓜后,在瓜前留7~10片叶打顶尖,以利养分集中供应已坐住的瓜。
五:换头
如果是因为底肥过大,雨水过多引起的主蔓徒长,坐不住瓜可采取换头。即:当长出花生粒大的冬瓜时,可在瓜前留1~2片叶处打掉顶尖。当顶端叶片叶腋再长出侧蔓时可留做主蔓。这样换1~2次即可坐住瓜。
六:病虫防治
大棚冬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是蚜虫。
①白粉病: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浇水施肥;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400倍液,每7天左右喷1次。
②枯萎病:实行3~5年轮作;进行土壤消毒;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200毫升,10天1次,连续2~3次。
③蚜虫:可选用虫螨克、乐斯本或灭杀毙,每7~10天喷1次,连喷2次。
根据经验:大棚冬瓜若能按以上六点进行栽培技术管理,必将取得更高产量,不足之处敬请同行同事指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瓜喜温,耐热,为了获得丰产,应选择冬瓜坐果和果实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栽培。气候条件对冬瓜坐果率的影响最大,因此,在季节安排方面要特别加以重视。一般来说,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等条件有利于坐果,而空气干燥,气温低和阴雨天气,昆虫活动少,不利于授粉,且降低柱头的受粉能力,因此坐果率差。
一,大棚栽培冬瓜的方法
冬瓜塑料大棚早熟栽培,可获得保温防寒的效果,栽培的冬瓜提早成熟,经济效益较高。
1,品种的选择
大棚栽培冬瓜由于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要求选择生育期短,早熟性强,雌花发育节位低,植株生长势较弱,叶面积小,耐低温,耐阴性强,适宜于密植的早熟冬瓜品种。适宜品种主要有一串铃,吉林小冬瓜,一窝蜂冬瓜等。
2,适期早播,培育壮苗
大棚栽培冬瓜的定植期要比普通露地栽培早20–30天左右,所以冬瓜的播种育苗期应相应地提前20–30天以上。冬瓜幼苗生长适温要求较高,所以最好是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或日光温室育苗。
冬瓜的种子壳较厚,妨碍种子的吸水和氧气透过,所以冬瓜种子的发芽比一般种子困难得多。因此,必须进行浸种催芽处理,以打破这一障碍。一般的做法是,先将精挑细选的种子用50–60℃的热水浸泡,边倒边搅拌,使种子均匀受热,又不烫伤,直到水温降至30℃左右时停止搅拌,然后再浸泡12–14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淘洗干净种子,沥干水分,用纱布包好,放入30–35℃的环境下催芽。在此期间,每天用温水淘洗一次,一般经过5–7天,大部分的种子萌芽时就可以播种了。
冬瓜的播种育苗方法可分苗播种或不分苗播种,自由选择。
为防止病害的发生,可以用药物浸种消灭种子表皮的病原菌。如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30分钟,或者是用40%的福尔马林150倍液浸种1.5小时等,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除净药液后再催芽。
3,适时定植
冬瓜幼苗长到4叶1心时即可定植。定植的密度一般是40厘米x33厘米,亩栽大约5000株。定植后立即浇水,夜间加强防寒保温措施,可采用双层草帘防止寒流冻害。为提高土壤温度,可结合地膜覆盖栽培。
4,田间管理
由于前期是覆盖小拱棚栽培,要特别注意温度的调节管理。大棚内的温度主要是通过揭盖薄膜,通风透光等手段来调节。定植时的重点是促进缓苗,促使伤根迅速恢复生长,要尽可能地提高棚内的气温和地温,增加光照,使棚内气温白天保持在28–32℃,夜间在15–18℃。
当冬瓜缓苗后新叶发生时,可选晴天中午逐步开始放风,使棚内温度在中午时适当下降。以后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加强放风管理,以调节棚内的温度。冬瓜开花结果期,要求适宜的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15–18℃。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幼苗徒长而过多地消耗营养,影响开花授粉。随着天气的转暖,必须逐渐加大通风量,必要时可在中午揭开薄膜,以保持所需要的适宜温度,傍晚则延迟盖席。
冬瓜果实发育膨大期要注意加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保证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适宜温度,白天为28–30℃,夜间15–18℃。白天可全部揭去覆盖物,夜间如果达到适宜温度范围可不盖,造成昼夜明显的温差,以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促进果实充分膨大。
因为大棚栽培冬瓜畦面上覆盖地膜,不便于直接在冬瓜根部浇水或追肥,只能是在沟中进行,通过横向渗透供给冬瓜生长所需要的肥水。除施足底肥外,生长中可随水追施化肥或稀粪,必要时可进行叶面喷肥。
二,病害防治
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优质丰产栽培的基础。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积极有效地防治各种病虫害。冬瓜栽培中经常发生的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白粉病,灰霉病等。综合防治的过程要积极采取各种科学的农业栽培措施及生物和物理的防治方法,避免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降低成本和减少农药污染。
1,猝倒病
猝倒病是冬瓜幼苗期最易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三片真叶后发病较少。
上一篇:在实用主义盛行的今天,在头条里写其他类型的文章还有市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