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竹子春天要长笋繁殖,为什么冬天还要长冬笋,不是白白消耗营养吗?
冬笋,竹子,笋子竹子春天要长笋繁殖,为什么冬天还要长冬笋,不是白白消耗营养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竹子春天要长笋繁殖,为什么冬天还要长冬笋,不是白白消耗营养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只要温度、水分适宜,竹子一年四季都会生长。
冬笋是毛竹的笋。毛竹是散生型竹,根系非常发达,根扎得又深又广,而冬笋正是从毛竹根部的竹鞭上长出来的,有充分的营养,它又耐得住寒,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笋也不会被冻死,还会继续长。换句话说,毛竹不像人类一样有季节观念,只要环境合适,就是它的生长期。挖笋的人也都知道,要找冬笋,就要到向东南方的林地去找,这就是因为光照提供了适合的温度。
冬笋并不是白白消耗竹子的养分,如果环境合适,它也可以变成竹子。事实上,很多没有被人发现的冬笋可以顺利越冬,到了春天它就变成春笋,再之后就成长为竹子。
当然也有许多冬笋,如果没被挖出来,是会腐烂在地里的,但这只是地表环境不再适合其生长。而在冬笋时期,它主要依赖地下环境情况。它没有智力,只要地下环境可以生长,它就长。地表环境不好长不成竹,腐烂之后也可成为供毛竹吸收的养分。
当然,更多的冬笋,人们根本不给它越冬的机会,并不打算让它等到环境合适的时候,成笋就挖出来吃掉了。
实际上,这也是植物繁殖的一种方式。植物并不期待所有的繁殖机会都能正常繁殖并成长为植株,所以竹笋和其他某些植物的种子一样,本就是有将损失的情况计纳在内的。许多植物的繁殖,都是这样广种薄收的。植物要的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繁殖,但只要有繁殖机会,它就不浪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至后,阳气渐生,万物感应。竹子应气而长,开始生笋,以应春后成竹,此乃厚积薄发之理也。农人懂此,每到冬至,多有施“冬至肥”一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都知道梅兰竹菊是植物的四君子,竹子在人们的认识当中的确有很好的印象,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在南方可以说是非常多的,主要南方的气温比较高,水分比较多,适合竹子的生长。在北方地区也有好多地方栽植的竹子,特别是用于公园的绿化方面竹子非常受欢迎。南方的竹子生长的非常茂盛,品种也比较多,北方种子相对来说品种比较少一点,主要是用作观赏类的竹子。
竹子也可以作为食用的一种蔬菜,主要是竹笋作为食用的主要的原材料。竹笋分为冬笋和春笋。竹笋主要是竹子的根部发出来的嫩芽,对于人们吃的竹笋的品种比较多,但冬笋相对来说比较少,主要是毛竹是冬天发的芽才能够被人们挖出来食用,因为冬笋只有毛竹在冬天长得比较大。毛竹作为一种高大的竹子品种生长的速度非常的快,所以在冬天挖冬笋只有毛竹的芽才能够长到能吃的水平。
其实任何能越冬的植物在冬天都生长的,只是生长的速度快慢不一样。比如说在北极地区的那些植物,特别那些松树生长的速度非常的慢,但是木质是非常的好,多少年以后这些松树也在不断的长粗长高,如果仅靠夏天那一段时间是不可能长那么粗的。对于竹子也是一样的,在冬天地下温度适合的情况下就开始生长发芽,到来年春季就会出土成为了春笋,而且不断的生长成为竹子。
竹子可以说在温度适合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是生长的,特别南方的冬季温度相对比较高,而且雨水相对比较少一些,更利于地下竹子发芽生长,到来年以后一鼓作气冲出地面长成为大竹子,因此有雨后春笋之说。其实竹子只有在冬季长成了冬笋,也就是说冬季竹子在地下是开始孕育着发芽,到来年以后天气逐渐变暖,露出地面而迅速的生长成为高大的竹子。竹子在冬天的生长不是白白的浪费养分,而是在孕育着养分,只有在冬季形成一株冬笋,然后再春季才能够有勃勃生机的迅速生长。
总之,对于现在已经到了年关,南方地区开始挖出冬笋吃。冬笋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丰富的粗纤维的蔬菜,味道特别的鲜美,对于冬天滋阴有极好的效果。竹子只有在冬天地下开始发芽也就长成冬笋,在春天才能够有春笋的迅速的生长,也就是春笋是冬笋的一个地面生长的竹芽。对于竹子只有在冬天根部长成冬笋在春天才能够有春笋的茁壮,所以冬天长冬笋并不是对营养的白白浪费,而是在冬天积聚了足够的养分以后,在春天才有了更好的春笋的生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一名来自“竹乡”的人,看到这样的问题,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生活在山区的朋友肯定知道,冬笋是生长在地下的,一个个长在竹鞭上,竹鞭的根系非常的发达,在条件适合的地方,竹鞭的长度可达10米左右。在我们皖南地区,冬笋一般在8-9月份开始萌发,如果雨水条件适宜的话,10月中旬过后就可以在竹林里挖到冬笋了。
冬笋可以理解为幼年的竹子,当然从冬笋到竹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逐步演变的缓慢过程,在寒冷的冬天里,吸取着竹鞭的养分,即便短期内气温下降到零下10度,也不会对躲在深厚土壤里的冬笋带来伤害。在皖南地区,每年10月到来年的3月份,冬笋生长的速度非常的缓慢,冬笋对气温十分的敏感,温度越低生长的越缓慢,而过了清明之后,温度基本稳定在20度左右,甚至更高,此时的温度正是竹笋生长的黄金时期,一天一夜春笋生长高度可达1米左右。
上一篇:我现在是个中年人了,文化程度不高想搞点写作,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