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武松对武大郎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怎么看?为什么?
武大郎,西门庆,嫂嫂有人说,武松对武大郎之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你怎么看?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武松对武大郎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认为这种说法未免过于荒谬。
首先,武松拒绝潘金莲说明武松是大义、正直之人,不应将后来潘金莲杀夫的责任归咎于武松。
有人认为,如果武松没有拒绝潘金莲,那么潘金莲就不会红杏出墙,也不会有后面的杀夫这一出。
这就是典型的诡辩,这相当于是在为杀人犯辩护,就像前几年新闻上报道的连环杀人犯,他因遭到一位女性的拒绝,从此对所有女性恨之入骨、疯狂报复,我们不能说发生这一系列的惨祸的罪魁祸首,是最初拒绝他的那位女孩。拒绝或者接受对方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权。
其次,武大郎是直接死于潘金莲和西门庆之手,王婆是帮凶,武松对此会毫不知情。
潘金莲对武大郎早就心生不满、愁肠百结,又遭武松拒绝,更是忧愁烦恼、抑郁不快。恰逢此时,西门庆看中了她的美貌,在王婆的牵线搭桥下,两个人很快暗通曲款。后被武大郎发现,用武松来威胁潘金莲。潘金莲一怒之下与西门庆设计害死了武大郎。针对这桩惨祸,外出的武松毫不知情。
最后,武松并非武大郎的监护人,对武大郎的死并无责任。
武大郎是武松的哥哥,他虽然身材短小、面貌丑陋,但是并非智力缺陷之人,武松也不需要对他尽到监护的责任。因此对于武大郎的死,武松没有一丝丝责任。
综上所述,武松对于武大郎的死毫无责任。说武松对武大郎之死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言论,无异于为犯罪分子开脱,存在是非不分之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松对武大郎的死没有任何责任。
评价过去的人不要以现在的道德观念为标准,因为社会环境不一样道德观念也有很大差别,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也是不相同的。
按照当时的道德观念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这已经违反了人伦道德。西门庆作为纨绔子弟这样的事肯定做不过不少,但是他为什么要治武大郎与死地,只是因为怕武松那是不可能的,对于有钱有势的西门庆来说,武松只是个小小的都头,即使是打虎英雄,但他现在也是官府的人受朝廷官员的管制。主要原因是西门庆想长期占有潘金莲,但是又讨厌麻烦,也不想名誉受损,武大郎的死活在他眼里不值一提花钱打点一下就行了,要是事情败漏,不但自己要被人指点想要被武大郎武松两兄弟纠缠,所以长痛不如短痛不如直接杀了武大郎。
武松如果不出现,可能潘金莲跟西门庆会更肆无忌惮,武大郎仍然难逃一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我是头条号“东坡和肉”,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所以,我认为,潘金莲杀武大郎,90%的原因是因为武松欺人太甚而报复武松。武松确实有很大责任!
我们都认为,潘金莲天生就是个淫妇。然而,仔细看潘金莲的来历以及一开始潘金莲的做派,恐怕也不能轻易就如此下这个结论。原文是这么写的:
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作潘金莲,年方二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她,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的嫁与他。
可见,潘金莲这个女子,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的。她并不想给大户做小妾,过那种看一眼就知道终生无望的小妾生活。她嫁给武大郎,是被这大户给害的。故意恶心她。
但即便如此,没遇到武松、西门庆之前,还是规规矩矩的家庭主妇。
潘金莲后来的错,是错在没禁得住王婆和西门庆步步为营的引诱。不过,大家可以想象,当时潘金莲才二十二岁(应该是虚岁,实际可能也就二十一岁),而给她设好圈套引诱她的是两个什么样的人?一个老奸巨猾的马泊六(老鸨子)王婆,一个是情场老手的中年男人西门庆,合力整出十步连环计引诱上钩的。十步啊,一环套一环!(原文太长,就不引用了,感兴趣的自己看一下: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
大家可以想想,现在二十一二岁的女孩,顶多也就刚参加工作吧,上大学的可能都还没毕业呢,如果碰见两个心术不正、老奸巨猾的成年流氓引诱,能否把持的住?!
所以说,潘金莲不能算天生淫妇,没有羞耻心,要那样,她还就死不了了。正因为一开始她不是这样的人,所以才感觉被武松深深的羞辱,产生出报复之心来。
武松的两次羞辱,尤其是第二次当着外人面的羞辱,让潘金莲彻底对武家兄弟寒了心,以至于最后把事情的发展推向了极端化!
这个事,不能不说武松这个人,英雄是英雄,但是太过于自负,有违于“恕道”。
孔子讲:吾之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武松做事太过欺人,对敌人、对恶棍没啥说的,对家里人也是这脾气,这就有违“恕道”。
武松在男女之情上是不是个明白人?他太是明白人了!从后来她在发配走后,在十字坡到孙二娘的黑店里吃饭,一眼就能看穿了孙二娘的意图,而且故意拿些疯话撩拨孙二娘,就可以看出,他虽然未曾娶妻,但是在这方面心里头和明镜一样。
他既然在这方面都明白,那么第一步不该的,就是不该答应潘金莲和武大郎的要求,回到哥嫂的家里来住。
他会看不穿这个小嫂子看不起他哥,会对他感上兴趣。他难道不懂应该瓜田李下的避嫌疑?他都明白!但是,武松这个人自负就自负在这个地方。
武松和关羽很像,都对自己的道德和能耐非常自负。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
关羽不相信自己会有失手的地方,武松也不相信自己会在这种嫌疑环境下,和潘金莲真出什么事!
而且这种自负,最后发展成了和潘金莲在道德高低方面一决高下的一种好胜心!
武松的第二步不该的,就是在那次武大郎卖炊饼没回家,和潘金莲单独喝酒的时候,看出了端倪,不但不赶紧找机会撤火、溜掉。而是起了胜负心,到底要看看嫂嫂能怎么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