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是有形物质决定无形物质还是无形物质决定有形物质?请举例说明?
物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有形物质决定无形物质还是无形物质决定有形物质?请举例说明?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再例如,空气中的水分子,天气预报中有空气湿度这一项,潮湿闷热的时候,甚至达到90%。可是,你“看得见,摸得着”吗?谁能一把攥出水来?可是,空气中的水分子是确实存在的。下一场大雨,雨过天晴,空气一下就清爽很多,因为,空气中的很多水分子变成了雨滴落地了。
所以,“物质”的“有形”和“无形”,是相对而言的。相对的,是人类现有的感官觉察能力。
觉得是“无形”的“物质”,人们借助科学手段,能够延展自己的感觉器官,如射天望远镜、电子显微镜、各种特制仪器等等,然后,就把“无形”变为“有形”了。
就自然科学研究的“物质”来说,只有现在的人类发明的仪器及科学手段还达不到的领域,而没有不可认识和以后达不到领域。从这点来说,自然科学的“物质”,只有还没认识的,而不存在“无形”的。
当然,这种探索是无边界的、不可穷尽的。或许,可以把人类还没认识的“物质”,称作是“无形”的。
三
即然自然科学中的“物质”,严格说来都是“有形”的,也就不存在“有形”和“无形”谁决定谁的问题了。
在自然界中,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物质”,呈现的,是一种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就是说,一因多果、多因一果,互为因果,错综复杂,很难说谁决定谁。
例如,38亿年前,地球上产生了最初的生物——原核生物,就是现在还存在的细菌,包括人们经常见到的蓝绿藻。这种生物,不需要氧气。当时地球表面,极度缺氧。正因为缺氧,这些原核生物才得以生存繁衍,所谓繁衍,就是分裂。但随着地球地质的相对稳定,蓝绿藻一类的原核生物大量繁殖。它们有一项强大的功能,就是吸收阳光,光合后产生氧气。地球大气中含氧量的增加,蓝绿藻立下了卓越功勋。
空气中含氧量增加了,于是从原核生物中演化出了真核生物。真核生物靠吸氧生存发展。可是,一些厌氧的细菌,则受到了抑制,不能无限制地发展了。
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10亿年的光景。
后来,又经过约20亿年,从单细胞的真核生物中,演化出了多细胞真核生物。多细胞真核生物包括了三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再加上原核生物界、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原生生物界,构成了到现在为止的生物“五界”。
植物的产生,使地球上的光合作用大大加强,空气含氧量进一步增加。出原核生物外的其他四界的生物,可以畅快地呼吸。
同时,植物还为草食类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草食类动物,又成为肉食类动物的美餐;真菌,大多寄生在一切适合其生长的地方,包括寄生于植物和动物的身体。
在人类产生之前,动植物与环境,基本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平衡关系。而人类的强势,越来越是这样的平衡被打破。
如果说,真有哪种“物质”决定着地球的命运,也就是不自觉的、过于贪婪的人们。
四
最后说一下,“物质”还可以从哲学的层面概括。
上面说到的自然科学中不同的“物质”定义,有没有共同特性呢? 有。
谁来给这些自然科学的“物质”的共同特性进行总结和概括呢?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个“物质”定义,概括了所有自然科学“物质”概念的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
就是说,所有自然科学学科所研究的“物质”,都是不依赖人的感觉的客观实在,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没有任何例外。
任何概念,都包括内含和外延两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也一样——内含,是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外延,则是不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的一切“客观实在”。
就哲学的“物质”概念来说,既包含了人类已经了的“有形物质”,也包含了还没能认识的“无形物质”。但不管“有形”还是“无形”,这些“物质”的根本特性,都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的“客观实在性”。这些“物质”之间,也是普遍联系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谁决定谁。仅此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请,回答如下: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精神决定物质还是物质决定精神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命题选项。所以我认为,有形物质决定无形物质。先有存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例如,是先有宇宙万物,才有人类社会。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有形物质是无形物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形物质依靠有形物质生存和发展,并且服从服务于有形物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肉体生命的基本成份是尘士;尘土不可能自己成为能遗传下一代生命的制造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无形的思维决定有形的身体行为,无形的软件指挥有形的硬件运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