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是有形物质决定无形物质还是无形物质决定有形物质?请举例说明?
物质,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有形物质决定无形物质还是无形物质决定有形物质?请举例说明?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观念的、政治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原始氏族社会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平等合作、共同消费的关系为基础,社会秩序由氏族成员按历来习俗进行调整,因而没有专门的武装集团和暴力机构这样的政治上层建筑。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产生了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观念上层建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镇压被剥削阶级的反抗,相应地形成了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具有强制手段的政治上层建筑。每一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都是适应自己经济基础的需要而建立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具有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政治上层建筑表面上表现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脱离社会的独立力量。观念上层建筑,特别是哲学等意识形态距离经济基础比较远,往往以曲折的形式反映经济基础的要求。但它们归根结底都是由经济基础所产生。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上层建筑的性质不直接决定于生产力而决定于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它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封建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地主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和以资产阶级思想为核心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则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上层建筑或慢或快也要发生变革。同一社会形态内经济基础的量变和部分质变,决定了上层建筑要发生相应的量变和部分质变。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为另一种性质的经济基础所代替的根本质变,决定着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变化的过程不尽相同。直接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政治上层建筑的变革一般较快,而观念上层建筑的变革则一般较慢。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发展的其他经济关系、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进行斗争。政治上层建筑运用强制手段,把人们的行为控制在一定秩序的范围内。观念上层建筑则利用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经济、政治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控制人们的思想与行动。统治阶级凭借整个上层建筑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小编,你这是一个弱智的设问!
1.物质,既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也是一个人文哲学的概念。实际上,“物质”就是能量。能量是有相无形的,但被概念的逻辑结构后而有象有形,也就是物体。请注意,“象”与“相”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无形物质”与“有形物质”之间根本就不存在谁决定谁的逻辑关系,勉强让人讨论它们之间是谁在决定谁,意图何在?
2.用“手机”这个大家所熟悉的物品举例。“手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显然是能量的人文逻辑结构所致。“手机”能量的逻辑结构,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的人文设计。也就是说,“手机”这个存在,蕴涵着三个方面的东西,即:实体形态、概念设计、自然能量。“手机”实体的形态显然不取决于其材料的自然能量,而是决定于其人文的概念设计,也不是“手机”的实体形态决定其概念设计,更不是“手机”的实体形态决定其用材的自然能量。
3.马克思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即“物质决定精神”或“存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者所信仰的哲学理论基石。正因为是“信仰”,是否有道理,是无须质疑的。
一般的人,哪里能够讨论这么复杂的哲学问题?你是在玩弄大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恕本民科直言,提这个问题的人无疑又是深受了物质思维的束缚,物质的正确定义之一,就是‘有形’,占据空间,宇宙中无形的存在又两种: 质量点和能量点-光子,因为它们是点,不占据空间,自然就没有形状,不是物质。所以质量点和光子在华夏思想中称为‘无’,即没有物质,而物质被称为‘有’,即有物质存在。所谓的‘无中生有’指的是物质从没有物质,只有阴(质量)和阳(能量)的原始宇宙中诞生!这就是‘有形’(物质)与‘无形’(非物质)之间的关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形物质决定无形无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知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