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该怎么理解?
孟子,社稷,人民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该怎么理解?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顾客就是上帝,员工次之,老板最轻,然后老板赚最大的钱。理解个屁,什么时候需要理解了,事实清清楚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还不好理解吗?民(老百姓),社稷(国家)、君(统治者)。
老百姓最贵重,社稷第二,统治者不那么重要,这是民本思想的觉醒。
但是中国自有历史记载的文明史里面,这个次序一直是颠倒的。唯其颠倒,即便是老百姓造反,试图用武力改变,结果自己依然按照颠倒的程序行事…。
所以孟子和一代一代的觉醒者需要呼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用当下的话讲: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股东第三。一个企业要平衡好三方利益,对员工负责,以客户为中心,回报投资方。企业的发展贵在用人,选对了人(员工),用负责的态度服务客户,就会有回报,然后再回报员工及股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姓最重要,土神谷神次要,君主较轻。因此,得到众百姓之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之心的做诸侯,得到诸侯之心的做大夫。诸侯危害社稷国家,就另外改立。牺牲已经长成,祭物已经洁净,能按时祭祀,但仍发生旱灾涝灾,就另立土神谷神。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孟子本义应该是教导君王重民而自轻。明确指出民为国之本,是社稷之基,有了丁口有了民力同时就有了国力,更能行仁政。儒家思想不是单纯为己修身的,还要济世施政,求大同才是最高理想。所以孔孟皆有施政的强烈愿望,在不得机会情况下转而试图教化君主推行仁政,算得上苦口婆心了。
其实不只是孟子有这种民贵君轻思想,其他儒家巨子也多有此类主张,如管子在《牧民》中明确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政之所行,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其核心思想,就是以民为贵,注意吸收、繁衍、壮大人口,同时发展生产增强民力,国力自厚。管仲在齐国的实践可以说是最早的农业与政治改革了。
上一篇:伊朗如果做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还怕美国斩首吗?你怎么看这件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