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过年回老家的传统是必须磕头,你们还会坚持这样的风俗吗?
长辈,这是,传统过年回老家的传统是必须磕头,你们还会坚持这样的风俗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过年回老家的传统是必须磕头,你们还会坚持这样的风俗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磕几个头算的了什么?对老人家的深深祝福,千万别小看这几个叩首,其实它占的份量也不算轻啊!以我之见平时里给他(她)们的钱再多,也不如这几个诚心的跪拜感到高兴、心顺。谢谢邀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当然要坚持!
过年是家人团聚的日子,给长辈磕头则视为尊重礼貌,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通过磕头,可以增加与长辈之间的感情,又可以给家庭带来和谐。
所以一定要坚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益的礼仪,是社会有序管理的保障,对社会家庭的稳定有较好的作用。现在社会公德下滑,不孝现象增多,离婚率上升,与丢掉传统礼仪有一定关联。回老家给长辈老人磕头的礼仪应发扬继承提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前我们老家有这风俗,过大年时晚辈都要给长辈一一叩头,叩完头,长辈是要给晚辈发压岁钱的。
后来这一习俗慢慢被淡化了,叩头拜年之类的事已不多见,让年轻人跪下给老年人叩头拜年,他们会不好意思,或者会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该给的压岁钱还是会给的,小孩子收到压岁钱都会说声:“谢谢!”老年人收到年轻人给的现金红包也会非常开心。
所以, 现在不知不觉中都已快见不到叩头的习俗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看不必拘礼,见机行事即可。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古老的传统,不可以打破的呢?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其画外音就是,欲以新桃换旧符嘛。
现在,宽袍大袖几乎只出现在舞台之上,长袍马褂也在生活中消失许久了,为什么以前的跪拜礼,还这么顽强地保持着呢?
跪天跪地、跪菩萨跪神仙、跪父母跪祖宗,是中国人的古老传统。跪天跪地,是源于敬畏;跪菩萨跪神仙,是为了求得保佑;跪父母跪祖宗,一定是为了感恩了。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即是所谓忘恩负义之徒,那么,在乡里乡亲的眼中,这个人无疑就是孽子了。这个罪过,可不是一句不懂礼数就能带得过去的,而是人生不能承受之重呀。
可是,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在倡导人人平等的今天,除开一些宗教仪式以外,在日常生活中,双膝或者单膝跪地,在许多人的心中,确实感觉有些别扭。
在传统道德的重压之下,我们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吗?就拿过年来说吧,选择对父母诚挚地鞠上一躬,难道,就比跪拜的仪式感,弱化了很多吗?显然,答案是未必。
跪拜的传统,是有它的生活基础的。在封建时代,特别是在先秦以及汉唐时期,在人们的日常起居的过程之中,跪坐在毯子或者席子之上,是很常见的。此时,为了表示对某人的敬仰,只要一侧身,就很容易地实现跪拜了。
现代人要想跪拜一把,就费劲多了。不信你仔细观察一下,有大大方方跪的,也有扭扭捏捏的。话分两头说,既然是欢欢喜喜过大年,自然要遵循老理儿,同时,也要宽容新规才好呀。
总而言之,只要诚心诚意地孝敬父母,那就比什么都强。我看,过年期间,小辈鞠躬敬礼,长辈颔首答礼,就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至于乡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文化的表现,我想应该是入乡随俗,拜年时见了长辈应该磕头行大礼,以表尊敬和孝道,而且感到很亲切。搬到城里住或升了官了回到老家,见了长辈也不施礼了,就会被人戳脊梁骨,背地里挨骂,说装相和忘本之话。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过年磕头,一般是祭祀,就是给供桌上逝去的祖宗亲人磕头,反正是自己的长辈们,磕头就磕呗,这是传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