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2019年《小丑》电影想要表达什么?
小丑,亚瑟,他的2019年《小丑》电影想要表达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这就站在“作者”的角度,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如果“讲述者”是小丑……
那么,影片只是一个恶魔的呓语而已!
影片中有三处不同场景,时钟同时指向11点11分。给人一种时间、空间的混乱感,这一点与梦境相吻合。
而且,整部影片对于光与影、音乐、色调的运用,非常的“魔幻”……
导演似乎隐晦的在向观众描述一个梦境——
一个黑白颠倒、是非模糊、正义感丧失、世界充满不公、人性冷漠到极致的、“地狱”般的场景……
边缘虚化的光线,让亚瑟宛如置身于天堂(梦境)!
而这个梦境的主人,就是黑化后的亚瑟——也就是小丑。
影片中的所有的情节,都是亚瑟为自己所作所为编排出借口与理由!
运气欠佳、天赋受限,导致亚瑟没能实现当谐星的美梦。他把这一切都怪罪到了母亲、莫瑞等人的头上,认为所有人都在践踏自己的梦想!对异性抱有幻想,但是却因为遇到“糟糕的一天”,就杀死了幻想的对象——公寓楼同层女邻居。渴望家庭与亲情,却亲手杀死“母亲(或为养母)”潘妮,并间接导致托马斯·韦恩夫妇遇害。希望能够得到理解与倾诉,最后却不愿与心理(治疗)咨询师沟通。如果故事的“讲述者”是小丑,那么,整部影片都是他一个人的呓语与幻想——
奇怪的光线,如梦如幻……
这一切,只发生于他的脑海之中,时间为结尾处心理咨询(精神评估)的那一刻……
这也就解释了,亚瑟的那句台词:
影片中所有发生的事情——包括他杀掉母亲等人,在亚瑟看来,只是一个笑话……
心理咨询师当时也注意到了亚瑟异常的精神状态——凭直觉,她知道,对面坐的着这个人,是个魔鬼!
注意到了亚瑟反常的精神状态,心理咨询师的神情变得非常不自然……
随后,“脑补”完所有“故事情节”之后,亚瑟“即兴”杀掉了唯一的“听众”——心理咨询师。
其实,心理咨询师什么也不知道,甚至于没有和亚瑟说几句话。亚瑟杀她,完全出自于“本能”……
可想而知,亚瑟心中的那个魔鬼,是何等的邪恶与强大!
如果把亚瑟当成故事的讲述者,那么:
整部影片让人不寒而栗:这是一部试图探索小丑内心黑暗本源的影片;是一副生动的、对于魔鬼的精神状态的素描画……
结语
综上,讲述者不同,哪怕是相同的故事,也会表达出不同的内容。
就看你站在什么样的角度与视野……
我是乐哥,很高兴与您分享不一样的电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始终觉得,用划时代,神作,年度最佳这种俗词去形容《小丑》都觉得不足够。
这部片是应该被放进电影史里供奉起来的。
于我个人,这就是无可挑剔。
《小丑》
毫无疑问,《小丑》就是一部zz语调下的电影。
和DC原著,超级英雄这些商业元素早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甚至你问我谁是反派,我都没办法回答你。
哪怕我们知道,电影最后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示威者枪杀的小韦恩,在十年后会成为那个被叫做蝙蝠侠的男人。
哪怕我们被预设好了正邪,对错这样的概念,但《小丑》都依旧有足够的魅力将你所有预设一一推翻。
它的可解读性也决定了一篇三四千字的文根本不足以将它道出一二。
从表演到剧本,再到导演的视听语言,各方面几乎都具有称神般的发挥,每一点也都可以单独成文。
如果大家想看我们可以后面几天再试着写写。
今晚我们就只是单纯从“舞蹈”和“楼梯”这两个意象,从意象,符号,象征意义角度去简单地聊一聊:
《小丑》到底想给我们看些什么?(有剧透)
一
舞蹈
如果你把小丑和亚瑟当做两个人格来理解,你就能更容易理解编剧为什么要在电影中加入那么多段舞蹈。
亚瑟代表被边缘化的普通人,而小丑代表他内心暴戾的阴暗面。
一体两面,互相对话,也互相对抗。
舞蹈则被处理成了一个面向“亚瑟”这个个体的象征符号。
它更接近于一个进度条的作用,通过每一次亚瑟的起舞来暗示“小丑”这个人格侵入亚瑟的程度。
电影除了结局,一共出现了三次完整的舞蹈,对应亚瑟黑化成小丑的三个阶段。
第一次起舞,0%
电影一开始,亚瑟的登场是穿着小丑服,画着油彩妆,举着广告牌在商店门口用跳舞招揽顾客。
因为这段在电影一开始就出现了,导致很多人可能忽略都忽略了这一段舞蹈。
但是对于电影的对比手法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对照组”。
这是电影的第一次起舞,也是唯一一次相对轻快的小丑舞步。
那个时候亚瑟还是对生活报以希望的。小丑对于他来说仅仅还只是一种工具,是他热爱的谋生工具。
他依旧信仰着母亲赋予他的使命感:
“你生来就是为了给别人带来欢笑的。”
他会在公交车上逗小孩开心,虽然换来的是孩子妈妈的厌弃和驱赶。
会按时吃精神类镇定药物,虽然政府正在逐渐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会继续努力想成为一名带给大家欢笑的脱口秀演员,虽然在大部分人眼里,亚瑟自己就是个笑话。
会微笑着听母亲讲述那些精英政治家的善良和伟大,会幻想被精英主义拥抱,会幻想在电梯里遇到喜欢的女孩。
他意识不到生活正在把他逐渐抛弃,依旧相信精英主义可以治疗好这个千疮百孔的哥谭市。
而那一声地铁的枪响,直接撕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第二次起舞,50%
三个代表精英阶层的华尔街子弟,在地铁上想羞辱刚刚被公司的辞退的亚瑟来取乐,亚瑟拔枪自卫,一场地铁屠杀,亚瑟没有放过任何一个。
随后,编剧让逃跑的亚瑟遁入了城市最肮脏的公共厕所,沉默之后,亚瑟突然对着镜子第二次起舞。
这里表现出了导演高超的镜头语言。
为了能够具象化小丑逐渐占据亚瑟的过程,他先聚焦起舞的亚瑟,遮盖虚化对面的镜子,而后慢慢地切换景别,聚焦到镜子里的小丑,虚化亚瑟本体,最后的定格更是让亚瑟直接出画,暗示小丑已经在亚瑟体内占据了上风。
镜子里,亚瑟的彩妆早已被弄花,但不重要了,亚瑟的恶念已经被打开,小丑降临。
在那一幕之后,小丑(亚瑟的恶念)开始频繁地被外部环境逼着现身。
第一次是看到那个自己曾经相信的政治家,在电视节目中评价地铁枪击案是“在我们这些功成名就的人眼里,那些一事无成的人,永远都是跳梁小丑。”
上一篇:洒水车前景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