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犊牛副伤寒病怎样治疗?
犊牛,副伤寒,沙门犊牛副伤寒病怎样治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犊牛副伤寒病怎样治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犊牛副伤寒病是由沙门氏菌引发一种小牛传染性疾病可用抗生素治疗。
主要表现:多十至三十日龄小犊牛,食欲减退、体温升高40度以上、腹泻、恶臭味、稀便混有粘液、假膜、血液、牛虚弱、精神沉迷、拱背、低头后期衰竭病程一周左右。
牛犊副伤寒一般和饲养管理不到位有关,如母牛瘦弱,牛犊发育不良。母牛产前没有防疫接受种牛副伤寒疫苗。瘦弱母牛与发育不良小牛都不易接种副伤寒疫苗有不良反应,复壮之后接种。母牛妊娠应加强饲养管理营养均衡充足全面。产后消毒,给犊牛脐带用碘酒消毒避免感染。及时吃到初乳获取母牛抗体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生。
产室要干净卫生、养殖密度过大,排泄物过多。垃圾粪便堆积、空气环境污染也会导致小牛副寒病多发。还有低温受冻导致小牛抵抗力下降、饲喂精料过多及突然变换饲草导致消化道菌群失调诱发应激反应都可发生此病。
治疗:现在兽药业发展快,可用药物很多如抗生素庆大霉素、痢菌净、环丙沙星、青霉素、链霉素等都可用效果不理想可换药有时会有耐药性。对症治疗三五天就治愈了。找兽医输液效果比较理想,直接补液兼顾消炎灭菌作用直接而且显著。
预防:加强管理按牛日龄接种副伤寒疫苗。(体弱健康再防疫接种疫苗)。
搞好卫生加强饲养管理,弱牛犊喂小牛全价料较好,营养全面均衡配料科学,小牛复壮快成长迅速,抗病能力强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生。圈舍要勤打扫定期消毒。圈舍要干燥通风,保暖光照充足。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避免传染其它健康牛,处理好排泻物防止继续传播。
总之养殖业必须防疫、饲养管等理综合管理到位。如小牛副伤寒在母牛妊娠免疫可预防,就象防止小羔羊下痢一样。我们对小牛的健康应从母牛妊娠期管理、母牛、小牛产后护理,环境、卫生、营养、全面管理到位,才能保障小牛与母牛的健康。我个人认为如果条件可以给牛足够的运动空间与时间,充足的光照会减少很多疾病,看我们东北的溜达牛,常年活跃在田野,现在零下三十多度的三九天,天天溜达在田间原野一年到头很少得病。天天锻炼严寒酷暑经历多了,免疫力强体质好患病率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犊牛副伤寒病怎样治疗?
犊牛副伤寒病又称犊牛沙门氏秆菌病,它是由鼠伤寒沙门氏秆菌和都柏林沙门氏秆菌所引起的一种败血病。病的特征是腹泻并伴有肺炎和关节炎。成年牛感染后常是慢性经过,呈隐形感染,母牛可能发生流产并且成为带菌者。
【病原】
引起犊牛伤寒的病原菌主要是鼠伤寒沙门氏秆菌和都柏林沙门氏秆菌,两种病菌对犊牛的致病作用及发病后的症状表现没有明显区别。
鼠伤寒沙门氏秆菌和都柏林沙门氏秆菌对干燥、腐败、日光等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在外界条件中可以生活几个星期。消毒药物中的0.1%的升汞、3%石碳酸、3%来苏尔等都可以杀菌作用。
【流行】
犊牛副伤寒主要发生于生后10—40天内的犊牛。成年牛感染后,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都是成为带菌者。
病牛和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它们可以由粪便、尿液、乳汁等向外排菌,污染水资源、饲草饲料等,经过消化道感染。由于沙门氏秆菌能在含有蛋白质的污染水中长期生存,因此,被病牛粪便、排泄物、分泌物所污染的水、饲料,具有传播细菌的危险。
沙门氏秆菌为牛肠道内寄生虫菌,正常情况下,不呈现致病作用,但是当母牛产犊、子宫炎、乳房炎、产后瘫痪时,由于牛的抵抗力降低,病菌可以被活化而发生内源性感染。
犊牛副伤寒的流行,不仅决定于病原菌的数量与致病力。同时还与许多因素有关。
1、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不足或者缺乏,会使母牛体内营养不良、体质衰弱。
2、犊牛初乳喂量不足。
3、牛舍拥挤,气候突然变化、受寒感冒、运动不足、牛舍阴暗潮湿。
4、运动场和牛舍没有消毒或者消毒不严。
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犊牛抵抗力降低,消化机能减弱,造成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因此,犊牛副伤寒是呈地方性流行。
犊牛副伤寒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一般情况下以秋末、冬初为多。
【症状】
急性败血型,病犊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到40—41.5℃,呈稽留热。病犊腹部紧缩,四肢缩在腹部下面,不愿意行走。腹泻,粪便稀汤样,里面含有粘液、血液和甲摸膜,具有腥臭味。由于粪便污染后躯,肛门与坐骨结节两边被粪汁浸渍,久而久之,尾根、肛门附近被毛脱落。可以看见呼吸次数增加、气喘、腹式呼吸明显。病犊咳嗽、咳嗽声音低沉而带疼痛感。如果感染病后4—8天内不死亡,就转为慢性。
慢性,牛犊食欲一会有一会又不吃食物,间歇性腹泻,体温时高时低,当体温升高时,病犊症状加剧,食欲废绝,肺炎症状明显。有的病犊可以看见关节肿大,多以后肢附关节为多,关节发炎、增粗、疼痛。随着病程延长,全身极度消瘦,生长发育受阻。
【预防】
1、加强犊牛饲养管理,犊牛出生时,要注意脐带消毒,饲喂要精心,及时喂初乳。
2、定期消毒,消灭病原菌的扩散,用具、牛舍、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定期用1%氢氧化钠溶液急性消毒。
3、加强对下痢犊牛的治疗,防止病程延长、加重病情。已经发病的犊牛,要及时隔离,被病畜污染的圈用具、粪便、分泌物、垫草等要及时清除、消毒处理。病尸要急性深埋。
【治疗】
犊牛副伤寒的治疗原则是消灭病原体防止机体中毒,保护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
1、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25%葡萄糖液250毫升、四环素75万单位、5%碳酸氢钠溶液15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两次。
2、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10%水杨酸钠溶液50毫升、40%乌洛托品溶液20毫升、10¥安钠咖溶液5毫升及2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一次静脉注射。
3、氯霉素按每公斤体重0.02克,内服,初次量加倍,每天2—3次。呋喃唑酮每公斤体重0.01克,分两次内服,连续用三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