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是什么?我觉得是能让自己心安就是孝,你认为呢?
父母,心安,孔子孝是什么?我觉得是能让自己心安就是孝,你认为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孝道的,那么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的孝顺呢?
《论语》中很多地方都讲到关于孝道的问题,咱们先下面这段: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他问老师什么是孝,孔子讲的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虽然都讲究孝,但不懂的什么是真正的孝顺,以为只要能养活父母,吃穿不愁,就是尽孝了。但是“至于犬马,皆能有养”,家里就是养一条狗,一匹马,你也要让它吃饱呀,尤其现在有人养的宠物,比一般人吃的还好。所以,光是供养,而没有恭敬的态度,不算是真孝,孝不是形式,不能跟养狗养马一样。
这段话孔子还没有直接说什么是孝,然后下一句子夏问的时候,孔子回答的就比较清楚明了了: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这回孔子就把核心问题讲出来了,有事情的时候,我们作为子女的主动干点活;有好吃好喝的时候,我们先给父母吃,你以为这就是孝道吗?不是!关键两个字就是“色难”,就是态度问题,不敬何以为孝,态度很难呀!好比我们工作了 一天,回到家挺累的,父母正在扫地,我们过去接过来自己扫了,但是沉着脸,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如果儿女是这样的态度,父母就算天天在家歇着,心里也是很难过的,这是绝对不可以的。
所以孝道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恭敬的心和关心的态度,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父母才会感觉到幸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认知是:孝就是子女、晚辈们对父母、长辈们的生育、养育之恩的回报,也是对祖国孝文化的传承。
我们国家自古就以古训形式传递着孝文化的真谛,尊老爱幼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她的这一精神促使家庭和谐,对于我国社会安定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要尽心奉养并顺从。
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做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
我们作为子女只要做的问心无愧就可以了。汉文帝刘恒,我们都知道他是一名以仁孝治天下的君王,而刘恒本人也是出了名的大孝子。相传,刘恒的母后薄太后因为得病而整整三年都不能下床,刘恒便经常下了朝就照顾自己的母后,有时太后病会变重,刘恒便彻夜不眠衣不解带的照顾太后。因为后宫之中往往充满着明争暗斗,他怕有人乘机毒害便亲自尝药。他的孝顺事必躬亲,发自内心。也因为刘恒这种高尚的品德,国家在他的治理之下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我们将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觉得是让对方心安理得就好了,有的时候忠孝两不全[捂脸],世界难题:老婆和老母同时掉水里,先救谁?[泪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前几天央视主持人大赛上,一位选手很好的解释了什么是孝——孝就是,老人笑了,子女就孝了。多让父母开心的笑一笑,是最大的孝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对我来言是责任,是对父母一生无私奉献给我们所得到的回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我的心里孝是孝顺、孝敬,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