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孝是什么?我觉得是能让自己心安就是孝,你认为呢?
父母,心安,孔子孝是什么?我觉得是能让自己心安就是孝,你认为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孝,本义为顺从的侍奉老者长辈。《围炉夜话》里说:“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后人将其简化并概括为“百善孝为先”。
在现今人们的认识中,一般认为让老人衣食无忧就算是尽到孝道了。不过,孝道的真正含义远不止这些。大致还有三:
一曰尊敬。在《论语》里,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在所谓的孝,指能够侍奉父母。不过,狗和马也能服侍人的。如果少了尊敬,又怎样分辨这两者呢?“又是,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有事情,儿女去做;有好吃好喝,老人先享用。这样该尽到孝道了吧?子夏又向孝,孔子认为这还不够,他说“色难”即和颜悦色难,充满爱意难。因此,除了赡养,更要尊敬,而且更重要的是尊敬,由衷地敬、发自内心地敬和和颜悦色地敬。
二戒愚孝。对父母尽孝,天经地义。要孝,但要有自己的判断与识见,该顺则顺,不该顺当不顺。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孔子答道:“这是什么话?!父母有不妥当或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又怎么能够称之为孝呢?因此,孝顺也要分清是非,是则孝,非则劝阻。
三绝不孝。《十三经注疏》:“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不孝行为有三:一味顺从父母之意,父母有错而不加以提醒劝说,使他们陷于不义;家境贫寒,父母年迈,身为人子却不谋官位以赡养父母;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无人继承香火。其中,以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最为不孝。因此,孝要力绝不孝,谋生,养老,娶妻,生子。
如果为人子做到了一尽赡养职责,二尽悦色礼敬,三无愚孝之弊,四无不孝骂名,可谓之曰孝,尽了孝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是对养育之恩的回报,尽量让老爸老妈生活的更好一点,让爸妈享受子女们给的温暖,让自己心安就是孝,这样理解不太对,有的肯老族,把爸妈钱都弄走才心安,这样怎么叫孝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百善孝为先,孝悌之至,通于神明,无所不通。孝父母的心,孝父母的意,羊羔都知道反扑之恩,何况我们人类,父母的养育之恩,一生都报答不完,孝和顺也是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人都会老去的,中华传统文化,家庭和睦相处。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只是心安是不够的,要落实行动上。不行没有道,不做没有德,孝敬父母,德行天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离尘垢,子道方成就!做到的人太少,太少了!这就是至孝,没有孝在超过其上了!知道的人也太少,太少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孝顺!孝顺!首先是顺!您要时刻顺着父母的心意!不犟嘴!不犯态度!关爱父母!替父母做事情!服侍父母!把父母的开心!快乐做为您的全部。这样就可以在什么时候还可以心安理得。因为我们亏欠父母的很多,父母的养育之恩此生报答不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也非也,有些人天生就是不孝,比如当街打老妈耳光的,嫌弃父亲骑个破自行车给自己丢脸的,他们可心安了,你认为这是孝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婆婆以前对我说:我老了,有我闺女,我说:不要把话说的太满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说不定哪天你会用到我的,上个月家公突然去世了,婆婆一下子老了十多岁,婆婆亲口说来我家,我说你想来就来,我们的家你应该来的,我没有把她当年的那些话拿出来给她听听,因为我知道她心里也很难过,毕竟家公突然去世了,对她打击很大,都是女人何必为难女人,所有的气都消失了,只是同情婆婆,一辈子都在和家公吵架,家公死的头一天他们老两口还在吵架,以后不在吵架了,而吵架的人没了,来我家玩了快二十天了,然后回去了,因为给家公烧五期,家里必须有人的,知道她心里难受,我这还有孩子上学,走不开,每天晚上我都会给她打电话,每次接电话,婆婆很开心,每天给她聊聊天,不能在身边陪伴,多打电话也能安慰安慰她,前几天婆婆说给我们五万块钱,我说不要,自己留着,婆婆说那就用这钱装修你们的房子(我们是裸婚,自己挣钱买的房子车子),因为不在家住,买了五年了,一直没有装修,我说好吧,装修干,你去住,你要来我这也可以,看你自己,怎么样都行,老的活着就好好孝顺,死了就没有机会了,所以余生好好对你。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