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家庭教育中,妈妈的作用重要,还是爸爸的作用重要?为什么?
孩子,妈妈,父母家庭教育中,妈妈的作用重要,还是爸爸的作用重要?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
家庭教育中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大还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大,这个问题只能放在具体的家庭环境中才能作比较,离开了孩子成长的具体环境,也就失去了比较的意义。
父母中思想文化水平高的一方,对孩子的影响较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主要表现在思想性格、行为习惯、处事态度等等方面。其中根本的是思想境界,因为思想境界决定了孩子的一切眼界、行为、习惯、为人处事的态度。而这种思想境界的高度和广度不是短时间就能学到的,其对孩子的影响是体现在形之中的,根本学不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高境界的父母培养出的是大格局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父母一方,谁的思想境界高,谁对孩子的影响就大。
父母哪一方对孩子的影响大,还取决于陪伴孩子时间的长短。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在省城工作,而且是一个农药厂的采购员,回家的时间也就是那么不多的几天。可以说,我从小接受的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的教育,受母亲的影响吡较大,比如勤劳、吃苦、忍耐、助人、不大讲卫生……父亲身上也有许多优点,但我基本上没有学到;当然,父亲身上的缺点,我也几乎没有沾染。可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陪伴是多么的重要。而且,我们兄弟姐妹五个,从感情上说,都与母亲近,和父亲就显得生疏。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性格要强的一方,对孩子的影响大于低调的一方。因为要强的一方常常“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家中的大事小事好作主张,自然在孩子的事情上就指令多、操心多、“唠叨多”,孩子自然受其影响大。而弱势低调的一方,则往往迁就另一方,能不发言就不发言,因为发了言也不起什么作用,所以也就懒得发言。对孩子管得情况就愈来愈少。家中的事你作不了主,孩子也就不大信任你,于是亲情关系也就淡了几分。谁对孩子的影响大,那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常常说某某某孩子脾气大,像了他爸,这一定是与孩子经常挨他爸的打骂训斥有关的。
父母哪一方对孩子的影响大,还与双方的教育理念、方法有关。正确的教育理念下,必然生发出正当的教育孩子方法,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父爱或母爱的温暖、舒适,身心得以健康发展。这样的父亲或母亲就深得孩子的爱戴、亲近、信任,对孩子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效果不可估量。相反,教育理念陈旧、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在孩子面前表现得功利性太强,比如威逼孩子做自己不情愿的事,不考第一就要克扣孩子的零花钱……孩子必然和你生分,和你矛盾不断,日后自然会疏远你。
客观上说,一个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佳效果是达到优势互补,而不是争个谁对孩子的作用大、影响深。父母双方由于各自的人生阅历不同,教育思想、育儿理念、管教方法可能会有大的差异,关键的是要达到共识,切忌让孩子无所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父母在孩子的眼中,父亲是坚毅、刚强,勇往直前的男子汉;母亲则温柔、贤惠,体贴待人。有利于孩子分辨男性、女性的差别,形成男孩阳光开朗、有担当;女孩会气质优雅、独立自信。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表象是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父爱如山,山之雄伟挺拔,是孩子心中的偶像,是他们心中的英雄!
母爱如水,水之旷阔无垠,是一颗包容宽广的心。
以父母为榜样的孩子,从爸爸妈妈身上看到不一样的人性光辉,分辨男性与女性的区别,更容易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品行,做最好的自己。就像“人”字的结构,一撇、一捺,相互支撑。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扮演各自的角色,没有轻重缓急之分,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给孩子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比如孩子对自己身体器官有兴趣,进而问到自己是从哪来的?小宝宝是在怎么生出来的?父母从小朋友会走路就给他们介绍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眼睛、嘴巴、鼻子、耳朵、头、手、脚一一介绍,但对于隐私部分无法自然地介绍,也使得孩子不敢去问那一部分的问题,始终处于一种未知的懵懂状态。
此时父母各自的角色能较好的解决这一类问题,当孩子涉及时,父子、母女同性讨论,把隐私问题与文明的感情联结在一起,逐渐弘扬人性,而不仅仅就生理现象和历程进行解释,不断地引导子女学习正常的行为模式。
如果家庭教育中,父爱如山,如泰山压顶,孩子恐难承受之重;母爱如水,如水密不透风,孩子恐有窒息之感。当下做为父母普遍都有着不错的学历背景,甚至都是学霸一类,在工作中也有着不错的成就,因此面对孩子,都有着太多的期望与要求。一旦期望没能转化为眼前的现实,要求达不到心中的标准,必然失落于心,再对比自己当年的辉煌成绩,不由得对孩子愈加严厉。直接结果就是处处着眼于孩子的失误、短处,不断地施加控制和命令,让孩子失去自己选择的权利,失去独立面对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实际情感,他们的成长历程将会更为艰辛,甚至会有意识的抗拒父母所有爱心。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爸爸妈妈,父母回到家庭,回到家庭教育氛围中,不需要持续保持在外的身份、地位,更不需用学识、学历来要求他们,保持平常心,以平等友爱的身份与孩子相处,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真情实感,方能有利于双方的信任与沟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本质上讲,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有太多的父母不能意识到:也许这世界上的很多事都可以做选择,但唯独这件事,是不能成为选择题的。
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必然是父母共同教养的结果。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上一篇:现代社会,还有冰清玉洁的女人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