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宋元明时期,很少用“和亲”政策来缓解矛盾了?
明朝,宋朝,元朝为什么宋元明时期,很少用“和亲”政策来缓解矛盾了?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为什么宋元明时期,很少用“和亲”政策来缓解矛盾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导读:和亲更像是一场交易,我把礼物送给你,你最好识时务一点,不要找我麻烦。也未必是弱国对强国的臣服,强盛如“汉、唐”也用和亲解决过争端,毕竟可以用礼物交换的和平,总比流血来得更轻松。
宋不和亲,和其“重文抑武”的文化有关,但是更多的是,宋朝的军事实力和金、辽确实有差距,“和亲”也未必可以换来和平,就不必要多此一举了,但是宋朝的经济发达,可以用钱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宋朝的文化制度,从宋王朝确立开始,就是文人为政,文人骨子里的清高,也不会屑于用女子和亲。宋朝有强烈的民族偏见,朱程理学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
拿北宋时“靖康之耻”举例,由于宋朝的“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让偌大一个朝廷居然没有可以应战之人,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宋朝确实没有办法和北方少数民族比拼,就算送一个女子过去,也未必可以换来和平,与其赔了夫人又折兵,还不如一开始就用钱去堵住对方的欲望,那么金人呢?可以用铁骑征服,为什么要为一个和亲的女子放弃整个大宋呢,他们不会只满足于一个女子,女子哪里有大宋的千里沃土有诱惑力,就算不和亲,此时的北宋还得乖乖送女子过来,武力可以抢来的大把女子,金人要一个和亲女子干嘛?他们要的可不是一个女子那么简单。
大宋虽然武力值不行,但是好在有钱,从澶渊之盟就可以看出宋朝的态度,宋真宗宁愿年年给三十万岁币也不拿女子去交换和平,这一点值得点赞。
其实在大宋朝这些文人眼里,和蛮夷之人结亲比打了败仗还可耻,但是大宋的武力值确实不行,经常被北方少数民族吊打,吊打的结果,就是给钱,北方那些强敌也乐得笑纳,所以女子的诱惑力还是没有钱来得实在,在大宋有足够的金钱应付别国敲诈的情况下,宋人可以拒绝和亲。
就算到了南宋末世,还有文天祥这些文人在,如果用和亲去解决战争,这些文人也要开骂,并且会誓死不渝的骂到死,再加上一个女子已经不可能满足蒙古的铁骑踏入大宋的国土了,此时和亲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元朝不和亲,因为本身他们就是暴力起家,不存在和亲一说,元朝的灭亡,完全是起义频发,各路豪杰争霸,不是国与国的争端造成的,用区区一个女子,收买不了那么多起义队伍
我们再来看看元朝为什么不和亲,首先从元太祖开始,就是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成吉思汗远征欧洲各国,什么时候拿女子去征服过谁?他靠的是蒙古铁骑,手中弯刀,一个用暴力征服世界的人,只能天下人送我以物,哪里轮得到他去送别人礼物,在成吉思汗征服天下的时候,没有敌人,他就是别国的敌人,所以用女子换来和平之事,在这位征伐天下的人面前是不存在的。
1257年,蒙古正式发动了对南宋的全面军事攻伐,蒙哥亲征六盘山分路攻四川,忽必烈攻鄂州,兀良哈台自安南回师,攻广西、湖南,北上与忽必烈在鄂州会师。
元朝四大汗国,根本没有与之匹敌的对手
1259年七月,蒙哥上阵督战,被宋军炮石射中,战死沙场。忽必烈于1260年三月在开平宣布自己即大汗位(后来的元世祖),他继续攻伐南宋,于1276年二月,元军占领临安,俘南宋恭帝,打开了宋朝的国门。
元朝一直是武力征服敌人,不存在打不赢用女子交换的事情,环视周边也不存在强敌,他们入主中原后,大肆的捞钱,经商,哪里来得及顾及其他之事,元朝的覆灭也不是敌国来犯,也用不着和亲政策。
元末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使得民族矛盾逐渐恶化,汉人在元朝地位低下,他们还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大家知道,起义也是可以传染的,这是一个流行趋势。从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开始,各地起义大业就拉开了帷幕,并且一发不可收拾。
元朝想凭借着军事优势支配诸国人民,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元末群雄逐鹿,元朝有多少女子可以拿去收买起义部队,所以这更是不现实,元朝覆灭后,被逼回原本故乡所在之地北方草原,最后连大蒙古帝国都不存在了,还拿什么和人交换。
明朝不和亲,和明太祖灭元的理念有关,在明朝强盛之时,没有必要和亲,崇祯灭国时,和亲已经没有意义
首先明朝从建立之初就是为了推翻元朝的暴政,朱元璋也是拉得一面正义大旗,在明之前,汉人曾经历了五胡乱华的耻辱,北宋的“靖康之耻”,还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政权,这一段时间,汉族人民被大量屠杀,甚至受到难以启齿的欺辱。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起兵之时的口号就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从他起兵的口号来看,这算是大明的祖训,所以后来的统治者也不能违背这个理念,朱元璋自己更是身体力行,深入草原打击北元残余势力。
明朝的前期根本不用和亲,没有实力均衡的国家可以造成威胁,也不必拿和亲去讨好任何军事势力,这样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再去拿女子交换和平,完全是多此一举。
“土木堡事变”后,受到“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的道德绑架,明朝的文人一致认为这是可耻的事情,再加上明太祖留下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祖训,和亲不但会受到朝野的阻止,更会沦为话柄,其实也不单单是这方面的原因,这时拿一个女子换来的会不会是和平值得商榷,与其送出一个人去牺牲,不如坚决抵抗。
到崇祯皇帝时,已经强敌环视了,本来已经积弱已久,靠女子能镇得住李自成的铁骑吗?靠女子能够稳得住清朝不觊觎大明的沃土吗?显然是不能,即使是可以用女子去交换,也不过是换来暂时的和平而已,最终还是只有一条路,要么死亡,换来身后美名,天子守国门。要么妥协,活不活命看新一任统治的心情。
女子和亲换来的和平,除非是两国势力均衡,如果连谈判的权利都没有,一个女子没有那么大力量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在江山,国土,金钱面前,女子在当时的作用,不过是礼物而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作者我来回答你提出的问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