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现在做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晚么?
数据,机器,行业现在做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晚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现在做人工智能数据标注晚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据标注需求持续增加
现在科研界研究的都是无监督、小样本的深度学习,通过三维合成数据,用虚实结合的数据生成方式来训练机器,尽量减少数据的采集和标注,让机器自主学习、自主进化。
由于缺乏理论上的突破性技术,所以虽然技术增长速度很快,但整体水平还比较低,目前的深度学习还是依赖基于统计意义的大数据模型,这要求数据足够多、足够均衡、基本满足真实世界的分布。
因此,标注这项工作会一直存在。
随着无监督、小样本深度学习的进步,重复性标注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少。
机器的识别和人一样,人经过几千年的进化,用语言用文字记录和存储几千年的文明,所以看到桌子就知道是桌子,看到灵芝知道是灵芝。机器也需要不断理解更多的内容,有数据标签,它才能学习,才会有智能。
数据的加工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过程,由画框到基础词汇,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识图谱,才能自我推理和思考。
目前的数据标注公司基本采取“计件付费”的模式,标注员的待遇与任务量和难度直接相关,熟练工一天能标几千张图片,月收入最高过万。这项工作也有一定专业性,受过培训才知道怎么标、标得清楚,人也要认真细心。
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太大了,数据量持续增加,对标注的需求也持续增加。
京东数据标注网站:http://wgtask.jd.com
阿里巴巴数据标注网站:http://www.alilabel.com/
延伸阅读
AI数据服务发展新方向:细分化、多模态、专业化
数据表明,当前AI发展出现了细分化、多模态以及专业化三大特征。相应的,新变化对于AI数据服务行业也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与方向指引。
当前AI已经进入技术落地阶段,应用场景涉及安防、金融、家居、交通等各大行业。而未来,在数据标注行业,从业者也将随着AI行业而一同进入细分市场追逐阶段。
同时多模态也成为了AI技术发展的一个特征。所谓多模态,即是对多维时间、空间、环境数据的感知与融合。如当前的自动驾驶需要雷达+摄像头才能跑的更稳,安防行业需要摄像头+雷达红外RFID才能感知得更精准、更真实。而在数据服务产业,企业也需要适应AI技术发展的多模态特征,掌握对多维传感器融合的数据采集与标注。
此外,尽管当前AI技术已经进入落地阶段,但是头部AI企业的落地场景相较传统行业的AI落地场景,在技术上会更有前沿性。而这些企业的一些先进技术研究也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数据服务行业的一大发展方向,所以数据服务企业也需要在这些前沿场景中不断探索,才能在行业竞争中获得长期发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数据标注最基本的就是画框,比如检测目标是车,标注员就需要把一张图上的所有车都标出来,画框要完全卡住车的外接矩形,框得不准确机器就可能“学坏”。再比如人的姿态识别,就包括18个关键点,经过训练的标注员才能掌握这些关键点的标注,标注完成的数据也才能符合机器学习的标准。无人零售、无人驾驶等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基于用工成本的问题,除了隐私数据之外,他们会把标注工作放在第三世界国家完成,马来西亚、泰国、印度等国家都有数据标注分公司。扩展资料常见的报道中,数据标注总被描述为“血汗工厂”,这项工作和从业者被描述得廉价低质,人被重复性机械式的劳动异化。在王金桥的解释下,这一刻板印象也被逐渐打破。目前这种大量的人工标注是有价值的,因为理论上解决问题很难,但有了大量数据,设计深度学习网络,可以在特定场景特定应用中用数据训练神经网络,从而在很多场景中可以让AI快速落地占领市场、驱动行业应用、促进行业升级和迭代。“比如在手机玻璃缺陷、高铁轨道的缺陷、电网高压线绝缘子损坏等检测工作中,无人机拍摄画面后,由人来检测,随着数据量增加,机器得到的训练越来越充分,机器慢慢可以自动检测,类似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由机器代劳。”王金桥说,目前人工智能的智能性虽然比较弱,但在各行各业都会带来改变,这是AI推动产业革命的机会。参考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网-人工智能背后的人工力量:机器学习必需数据标注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含金量小,价值链中的含金量低,且大量重复性工作。个人不建议。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