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掌握绿豆施肥技巧?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产量?
绿豆,土壤,植株如何掌握绿豆施肥技巧?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产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8、绿豆收获
适宜的采摘数和相隔天数是影响绿豆高产的因素,如果成熟时采收相隔时间短,则会加重对绿豆的人为损伤而造成减产。一般在植株上有60%~70%做荚成熟后,开始采摘,以后每隔7~10天收摘一次效果最妥。
实践证明,成熟时收摘3次的比收摘1次的增产240~750㎏/h㎡。种植面积多大的一般情况采取一次性收获,应以全田株荚的2/3变黑时,为适摘期。对于蔓生品种分期收获不便利,应在80%以上豆荚成熟后一次性收割。收下的绿豆应及时运至场院,晾晒、脱粒、清选,然后入库。
四、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选地、施肥
绿豆对土壤要求不太挑剔,沙壤、轻沙壤土都可以种植。基肥上要一次施足,生长发育期不再追肥。一般施农家肥37500㎏/h㎡,过磷酸钙300㎏/h㎡或者硝酸钙375㎏/h㎡。
2、铺膜、播种
地膜覆盖绿豆在5月上、中旬播种,采用人工和机械两种方法。机械播种时,铺膜、施肥、点种一次性完成;人工点种结合春耕施入肥料,平地覆膜,打孔人工点种,每幅膜上种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厘米,每公顷840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
①放苗、定苗
铺设膜点种后如果下雨,播种孙容易板结,影响出苗率,因此,出苗时应注意放苗。间苗要分两次进行,第1次两片真叶展开,第2次复叶出观,苗高4~5厘米进行。每穴留2株,7天后结合拔草进行定苗,每个穴留1株。
②中耕浇水
地膜覆盖绿豆中耕应以人工浅锄,消灭膜沟间里杂草。花荚期在条件允许的田地可以在膜间沟浇灌,满足绿豆对水分的需要,达到荚多、粒饱。
③预防病虫害在前已述。
如有不同看法和赞同的朋友,请留言以对并点赞+关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少地方认为绿豆是“薄地碧”,常把它种植在薄地、旱地、远地、“卫生地”,因肥不足而影响产量。但是,如能增施肥料就表现增产,不论是有机肥、复合肥或化肥,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同样的施肥量,产量水平低的比产量水平高的增产幅度大,特别是贫瘠地里,增施氮肥效果较显著,施复合肥的增产效果更好。但氮肥施的过多或肥料配合不合理,也会出现减产。
要取得绿豆丰产,必须科学施肥,合理施肥。绿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各种营养元素来合成有机物质。所需营养元素主要为氮、磷、钾三大要素。一般讲,在中等生产水平,每生产100斤子实需吸收氮9.68斤、磷0.93斤、钾3.51斤,还需要钙、镁,硫,铁,铜,钼等元素。其中除部分氮素靠根瘤菌供给外,其余的元素却要从土壤中吸收。
各营养元素的组成状态和作用
绿豆植株吸收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系,除少部分以无机状态分布在各器官中进行调节和促进各种代谢过程外,如供应不足,绿豆茎叶中蛋白质含量减少,使植株生长不良,发育受到抑制。
氮素作用
充足的氮素营养将促进细胞原生质的形成和更新,刺激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有助于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子实中含氮物质的积累。氮素也是绿豆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叶绿素的成分。叶绿素的形成直接依赖于氮素的供给。氮素充足,则叶片浓绿;反之则变为淡绿或黄色。酶是绿豆体内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其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因此,氮素营养也直接影响到酶的含量和活性。
氮素同时也是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BI、B;B等)和激素(如吲哚乙酸、激动素等)的组成成分。适当的增施氮素,能促进绿豆枝叶繁茂,扩大叶面积,增加光合产物,多开花,多结荚;并能使荚果充实,子粒饱满。若缺氮,则植株生长缓慢,发育不良,黄化矮小,叶色淡黄,茎秆细弱,开花结荚少,子实瘦小,产量降低。但是氮素过多,茎叶中含氮量随之提高,会引起徒长,造成倒伏;发育受阻,贪青秕荚,秕粒增多,造成减产。
★绿豆吸收氮源途径
①从土壤中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
②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
③根外追肥,通过茎叶进入体内的有机和无机态氮。
磷素作用
绿豆子实中磷的营养约占干物质的0.3%左右。数量虽少,但却是必需元素,它是形成绿豆细胞核和原生质中核酸和磷脂等重要物质不可缺少的成分。磷酸在机体能量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保持细胞液浓度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均有作用。
同时,磷素又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利于开花和结荚;并促进代谢和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还能促进生根和根瘤的大量形成。通常磷素以磷酸态被绿豆吸收,以正磷酸根的形式参与代谢活动,并以磷酸核蛋白等复杂的有机物状态存在于子实中。生育前期磷素对根系有很大影响;开花前对茎重和分枝的生长有明显的作用;开花期有利于生殖器官的形成。
结荚和鼓粒期则直接影响到荚数、荚重和粒重。所以施足磷肥能促进绿豆根系发育,加速细胞分裂,促进花芽分化,有利于开花结实,促进早熟和子粒饱满。在缺磷的土壤里,长根慢,出叶迟,叶子出现红或紫色,分枝少,花器官不健壮,成熟期延迟,结实率降低。所以施入充足的磷肥,是绿豆生产中很普遍的一种增产措施。
钾素作用
钾素通常以离子状态存在于植株体内,虽不参与绿豆植株的构成,但在体内代谢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多种酶的活化剂,这些酶直接涉及到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核酸代谢等营养物质的合成、转化、运输以及呼吸作用。
钾能使植物株体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迅速形成和发育,使茎秆粗壮不易倒伏;并能增强抗御病虫,干旱的能力,增加单株荚数和百粒重。缺钾会使绿豆体内有关代谢机能失调,蛋白质合成受阻,淀粉和蔗糖含量减少,还原糖含量增加,影响细胞壁增厚和果胶质、纤维素的形成,茎秆细弱。严重时叶片出现黄斑、叶尖、叶缘枯死,生长停滞。一般土壤中不缺钾,但有效钾的含量在有些地块是较低的,为调节各种营养元素的比例,应注意钾肥的施用。
不同生育时期的吸肥特点
从田间管理和施肥,浇水等角度可将绿豆出苗到成熟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生育前期、生育中期和生育后期。从幼苗出土到开花称为生育前期,约占整个生育期的二分之一左右;从开花到鼓粒期为生育中期,约占整个生育期近四分之一;从鼓粒到成熟称为生育后期,约占整个生育期的四分之一左右。
生育前期吸肥
生育前期为绿豆营养生长阶段,需吸收一定数量 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从而加速绿豆营养体的生长,促进分枝、花芽分化、花器形成及生育。苗期缺氮,则植株矮小、黄瘦,开花结荚数量少;缺磷,根系发育不良,茎叶生长缓慢;缺钾,抗逆性降低。一般吸收氮占其总量17%左右,磷占其总量15%左右,钾占其总量的24%左右。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