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今年是双春年,农村俗话说,“鼠年难逢双立春”,有什么影响?
立春,鼠年,节气今年是双春年,农村俗话说,“鼠年难逢双立春”,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今年是双春年,农村俗话说,“鼠年难逢双立春”,有什么影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从阳历来算的话,现在已经步入了2020年,但是从农历来计算的话,现在还处于2019年,距离农历年2020年还有差不多20天左右的时间。2020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因为这一年既是十二生肖的头年,也就是十二生肖首位,数年同时在2020年又是闰年,而且又是有两个立春的年份,在我们农村地区又把这种有两个立春的年叫做双春年。
题主说的这句农村俗语,其实完整的应该是“十九年头七年寡,鼠年难逢双春年”,按照农历年来计算的话,每19年为一个轮回,19年当中有7年是没有立春的年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无春年,而且同时也有7个年头是单春年,也就是只有一个立春的年份。那么剩余有5年是有两个立春,也就是双春年。虽然双春年并没有什么特殊,而且也不是特别难遇见,但是在数年遇到双春年的几率相对来说会很少,所以才会被人们觉得非常的难逢。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双春年都是闰年,也就是说农历年份会多出一个月,而2020年是闰4月,也就是说今年农历4月份有两个这个时候,刚好也是农民开始忙碌的季节,农村地区在每年的4月份,正是春暖花开,南方地区开始种植水稻以及种植各种蔬菜,各种水果也开始开花结果的时候,而且北方地区的冬小麦在这个时候刚好步入返青阶段。从2019年来看,因为整个冬季相对比较暖和,所以来年春季也就是2020年遇见,倒春寒的几率有可能会非常的大。
我们都知道倒春寒对农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南方地区很多的水果正值开花结果的时候,如果遇到倒春寒的话,那么依然会造成大面积的减产。北方地区此时又正值冬小麦返青阶段如雨倒春寒的话,冬小麦非常容易遭到东海这样一来冬小麦很有可能会被冻死或者出现减产的情况。双春年如果是闰年,而且刚好是闰3月或者4月份的话,那么就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出现倒春寒的几率会比较大。
不过在我们农村地区,排除对农业的影响,其实鼠年遇到双春年是真的很难逢,也是一个非常吉利的年份,因为鼠年是十二生肖的头年,寓意好运当头也意味着一个好的开端,恰逢是双春年,那么意义是双喜临门好事成双的意思。因此在这么吉祥的年份,农村人往往会选择这种年份来结婚办喜事,所以可以断定2020年的时候,农村地区会有非常多的人结婚办喜事,不信我们就拭目以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现在已经是2020年了,而且也进入了二0一九年腊月阶段,距离春节已经不远。2020年是闰年,其中一年中有13个月,同时正因为如此,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两个立春就落到了2020年中。其实双春年是我国纪年历法中出现的独特现象,它是阴历和阳历相互交错而成,一般没隔三年就会有一个双春年,但是鼠年却很难遇到双春年,恰巧2020年遇到了。
我国历法中都有十二生肖对应的年份,而2020年刚好是庚子鼠年,这个是很难得的。而且农村老人常说在双春年中更事宜嫁娶、进新房等等喜事。由于春代表万物生机,朽木遇春,万物复苏,春也代表着生命力,而一年中有两个立春就更加难得了。因此才有人们说的“鼠年难逢双立春”的说法。比如双春节往年有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都是双春年。
而为何2020年是庚子鼠年呢?这也是根据我国历法十二地支的顺序推算而来。我国十二地支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我国古代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而根据排序,2020年刚好到了前面第一个庚子鼠年,那么为何农村老人常说“百年难逢双春鼠年”呢?
因为农历和阳历的计算方式不一样,这也就导致了两者实际上一年相差了11天,而三年就是相差一个月,为了减少这种误差。我国每三年就会出现一个闰年,就是“三年一闰”的说法。而阳历2020年2月4日也就是农历二0二0年正月十一,到了阳历2021年2月3日又是农历二0二0年腊月廿二,也就是说农历二0二0年前后各有一个立春,双春由此而来。
俗话说“19年头七年寡,鼠年难逢双春年”以及“鼠年难逢双春年,农家喜宴把肚撑。”,由此可见,2020年庚子鼠年又是双春年是难上加难。因此是一个难得的高年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今年是双春年,农村俗话说,“鼠年难逢双春”,有什么影响吗?
基本认识
双春是指,阴历一年中将有两个立春。中国传统历法农历是种阴阳合历:阴是指其历月以朔望月(平均长度29.5306天)为基础,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日;“阳”是指其历年基本根据回归年,以每年“立春”前或后的一个朔日为岁首正月初一(即春节)。夏历平年12个月只354天或355天,个别年份只有353天;有闰月的年份13个月有383天或384天,个别年份长达385天,可包含25个节气,这样年首年尾就各有一个“立春”,成为双春年。
双春年则一般在闰月年出现。按正常月份的话,阴历年中有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更替一轮后,进入下一年的节气更换中。但由于闰月的存在,则使下一年的立春节气出现在这一年的尾巴上。因此出现“双春年”的现象。其实,这是中国现行以大年初一作为新年开端的习俗制度造成。而在古代,人们都是以立春作为新一年的开始,所以古代并不存在现在的“双春年”之说。“双春年”只是阴阳历“置正”造成的结果,是历法节气自然的产物,本身与吉凶祸福无关的。
如2004年的猴年第一个立春是2004年2月4日,而2005年2月4日是猴年的第二个立春,因为2005年2月9日才踏入鸡年,这就是一年双春。2004年猴年有个闰二月,是“双春年”,2005年鸡年就成“无春年”了。2004年为双春年。在10年代里,2012年、2014年、2017年、2020年是“双春年”。
上一篇:怎样要钱又不伤和气?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