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时日军身高1.5米,为什么战斗力爆表?
日本,日军,战斗力二战时日军身高1.5米,为什么战斗力爆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五是因为日军的战斗力是相对与劣势的军队而言的。二战中的日军接受了系统的战争培训,而中国的战士大部分都很少有接受系统的军事训练。在战斗技巧和战斗素养上面,远远无法和日军相比。并且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有差距,中国士兵不但子弹捉襟见肘,而且在枪械的性能以及后勤保障方面,都远远无法和日军相比,很多抗日战士还在用几十年前的汉阳造,甚至是大刀长矛。在这样的悬殊对比下,显得的日军战斗力强悍。
所以,综合以上几方面原因,小编认为,身高1.5米的日军,之所以有强悍的战斗力,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战争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缺点,做到了取长补短的完美结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本不该作为一个问题,其一日本人身高不高但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是小矮子,其二即便是在近身相搏的战争年代也不能完全以身高作为判定战斗力的标准,难道体重就不能影响战斗力吗,身高不高但是长得很敦实不是也能有优势吗,其三二战时期已经不是纯粹靠身体强壮与否来决定战斗了,身体高矮胖瘦是否强壮确实影响战斗,但是已经不像古代那么大了,身体壮可能行军速度快,战斗更灵活,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你使用千钧之力和他绵薄之力扣动扳机打出的子弹是一样的。
我们看很多依据身体条件选人的岗位,对身高的要求,太矮的不行,但是太高的也不行,没人规定矮就一定比高的人战斗力低,行军打仗不能按照江湖比武斗殴的思维来看,某种程度上说矮的人更具优势,为什么坦克都是身形越矮越好,增加生存率,有时候你矮那么几厘米可能就把炮弹躲过去了。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队训练比较正规,而且因为工业化较早所以工业能力也可以,在硬件方面也不落后,西边跟亚洲国家的战争,它武器装备占优,亚洲国家那时候还一穷二白,长期以来被列强欺凌,工业能力弱,武器难以自给自足,枪支弹药都不够,作战人员有的也是民间组织起的游击队奋起反抗,没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
东边跟美国等盟军相比它作战人员素质占优。二战时刚参战的美国少爷兵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经常看战争史的人大概会有这样的印象,美国人打仗崇尚火力制胜论,每次有美国参战的战争,大家都会习惯性地做一个统计,美国往这地方扔了多少万吨炸弹和炮弹,平摊到每平方公里是多少万吨。整个把山头削去一大块或者土地犁了好几遍,要是对面没人了就赢了,要是对面还有人,那就成了损失惨重的战斗了。
日本军队本身方方面面不弱这是一个原因,而对手都是劣势非常明显,这更把日本军队的战斗力表现出来了,至于身高一米五,能影响多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军队战斗力受到兵员素质、武器装备、战略战术、部队编制体制及后勤保障与管理等方面的影响。换句话说,士兵的身高并不是现代军队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冷兵器时期,高大魁梧的士兵在肉搏时的确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到了二战,身高和体重就并不重要了。就算是近战拼刺刀,拼的也是耐力和技术,而且二战时期日军正是利用自己矮小这一“优势”,拼刺时直接可以刺向对手腹部,让人防不胜防。
现在之所以有人认为二战时期日军战斗力强,是因为当时日军的单兵素质高。在日军,新兵至少要经过三月的拼刺等基础训练。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射击训练,每个士兵要达到300米内能枪枪击中单个目标的标准。而且日本国内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普及了初中教育,绝大多数日本士兵文化素质高,再加上他们受到军国影响,以为天皇战死为荣,在战斗中及其疯狂。
除去武器装备等外部因素,一支不怕死、训练有素的军队,战斗力当然不会弱。何况,二战时期日军的主要对手是中国军队。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后勤供应、兵员素质等都不及日军,即使是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我军也付出了较大伤亡。所以当时国府就有一些高层出现投降倾向,大肆宣扬日军战斗力强,无法战胜。殊不知大部分中国军队战斗意志顽强,是永远不可战胜的!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末的诺门坎战役中,日军被火力强大的苏军打得满地找牙。到了二战后期,日军兵员素质降低,他们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与美军作战中惨败,在缅甸面对拥有美式装备的国军也是伤亡惨重。这也证明,在绝对的火力优势面前,日军的战斗力也没有流传中的那么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武士道精神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民族主义,武士道精神,身体有缺陷,但是老练,也可以练成好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