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战时日军身高1.5米,为什么战斗力爆表?
日本,日军,战斗力二战时日军身高1.5米,为什么战斗力爆表?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个头高大不代表壮实,日本人体型虽然小但是在耐力和爆发上却比我国的士兵要强很多。
更好的伙食代表着有更好的体力耐力,蒙古人个头也不算高但是他们都很强壮,这是他们能够横扫欧亚大陆的原因之一。
体型不仅仅在冷兵器时代里作用不大,在热武器时代更加是如此。如果体型能够增加战斗力的话,那么非洲的国家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战斗力最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必要神话日军的战斗力。二战时,日军所谓战斗力爆表,仅限于东南亚地区,如果放在全球,日军士兵的战斗力只能说中上水平,而且还是在1941年以前的日本士兵。1941年以后,老兵死的死伤的伤,新兵的单兵素质就差的特别多,再加上中国士兵经过长期作战的磨练,此消彼长,就更看不出日本士兵有多强了。
日本士兵身高矮小,但是拼刺刀的能力却很强,这种反差让世人觉得日本兵的战斗力很强。其实,这与武器也有一定关系,日本的三八式步枪对日本人来说真是量身制造,堪称神器。三八式步枪枪身全长1275毫米,瞄准基线695亳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步枪,再加上刺刀后,长度超过1.6米,这非常好的弥补了日本人身材矮小的劣势,而中国部队用的是中正式短管步枪,所谓一寸长一寸强,这么一比较,日本士兵在拼刺刀时就占了不少便宜。
在射击方面,三八式步枪的后坐力小,枪管长可以使子弹拥有完美的飞行轨迹,在远距离射击上的精度非常高,400米开外能精准射击,而中正步枪的有效射击距离也就300米,这样让日本士兵又占了不少优势。
从训练上,日本士兵在国内受过严格训练,单兵素质高,射击技术好,拼刺刀的能力强。这都是后天经过培训取得的成果。而那时候中国士兵素质参差不齐,好多甚至是种庄稼的农民,让毫无作战经验的农民与长期训练的军人作战,结果可想而知,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战斗。即使中国的正规军也因武器装备紧张,而导致训练强度不够,这种差距无法靠战场勇猛能来弥补。
然而,正如我开头所说,二战中日本士兵的强大仅限于1941年前的中国战场和东南亚战场上。在太平洋战争中塞班岛、硫磺岛、冲绳岛的战役中,美军士兵配备自动步枪或者汤姆逊冲锋枪,日本士兵连拼刺刀的机会都没有,近身就被美军一梭子撂倒好几个,即使日本兵的意志顽强,也无法匹敌火力上的巨大鸿沟。在远东地区,日本士兵就更加不堪了,苏联的装甲集团更将日军打得七零八落,即使日军的自杀式进攻也毫无作用。
在抗战后期,全美式装备的中国军队在缅甸对日军有很大优势。经过战争磨砺和严格正规的军事训练 ,中方军人的战斗素养极大提高,再加上强火力的配备,可以成片横扫日本士兵,全线碾压日军,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远征军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解放了缅北与滇西,此时日军的战斗力已经弱的爆表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人的战斗力的大小和他的身高和体型有关,这是一个常识。比如说那些篮球运动员身高比一个比一个高,体力也一个比一个好,才能够在篮球场上纵横捭阖,
在二战时期,日本人的个头虽然不高,但是战斗力也爆表,在二战时期很多日军的平均身高只有1米5。其实日本人一开始并不是都是矮小的,
只是兵员越来越紧缺,许多小孩子也入伍了,平均身高急剧下降。
比如小野田宽郎在日本投降之后,还坚持在菲律宾小岛上打游击,居然打了30年。但他的身高也最多达到1米6而已,二战时期日本成年人的平均身高是男性1米6,女性1米5。
身高如此矮小的日本人为什么能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呢?
究其原因,有几点。
首先,近代的日本一直在锻炼军队,准备随时发动对外侵略。
第二日本人一直是讲武士道精神的,任何人都是日军战车上的一环,从小都在培养他们的战斗精神,
第三,日本很早就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了。日本陆海军三军的战斗力本来就拥有领先于很多国家,
第四点就是日本人为战争做了充分的物质准备,能够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做好后勤工作,
第五点,火力更为强大,相对于其他亚洲国家,日军可以进行立体化的作战。
日本普通士兵的平均身高却是越来越低的,但是那些上层的军官们,因为他们有的充足的营养。所以个子并不矮。
在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人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营养,规定了营养餐,里面包含牛奶和面包,
几十年后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并不矮,甚至要超过中国人。
日本为实施营养午餐制定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营养午餐是为了促进中小学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改善国民的饮食。
有了法律依据之后,日本营养午餐成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
日本小学的营养午餐让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有了质的飞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热兵器时代,身高对战斗力的影响不大。二战时期日军的战斗力强悍,我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受神道教、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日军在战斗时以进攻为原则,日军往往拿着上着刺刀的三八式步枪从敌人的正面冲锋,这就是所谓的“白刃战”。防御时,只要没有命令便不允许退却,也就意味着死守—必须战死为止。
二、士兵受过良好的教育
日本在幕府时期,日本的文盲率就特别低。当时男子45%识字、女子15%识字。日本明治维新时大力发展教育,到1907年时,日本的小学入学率达到了97.83%,基本做到了小学教育的普及。因此,二战中日军士兵最低都是小学文化水平,日军士兵人人都能写日记和捣鼓照相机。日本的小学普及率就连当时欧洲的许多国家都达不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