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可以让人们能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宽容,的人,自己的如何可以让人们能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要让人们能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就要让人们懂得如下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我做起,以己示人;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换位思考,善解人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个人,自己做不到,便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若要求别人要做到,首先自己要做到;要让别人能做到,就要以自己的行动做出示范。
人无完人,谁会没有过错,我们应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应当像大海那样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要学会包容,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别人。
多一点宽容,便多一份和谐;多一点理解,便多一份善意。
宽容和理解,是相互的,懂得并做到宽容和理解别人,别人才会宽容和理解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或许我们做不到“海纳百川,能客乃大”的宽容,但是我们却可以用一颗坦城垦切一点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与事。
高尔基说得好:”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理解能贯穿和融合在一切人际关糸中,人情世故,离不开相互理解。理解是心与心的对话,只有首先去理解别人,才能被别人所理解,如果都只是一味的去索取又哪来的回报。
善于理解他人,将会悦人悦己。请理解他人的真诚善良,请理解他人承受的委屈,请理解他人能原谅你过错的宽容,请理解他人对你的关爱和真情。
理解越多,计较越少,理解越多,抱怨越少,理解越多,伤害越少。理解越多,包容越多,理解越多,感动越多,理解越多,爱意越浓。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多给别人找优点。多给自己找缺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想一想我们自己这一生,从懵懂无知的少年,到今天的中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正确的吗?我们有没有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情?美玉尚且有瑕,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既然我们也会犯错误,那么为什么不能允许他人犯错误?面对别人的过失,我们为什么不能包容。
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他能包容一切,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曾经看了一部电视剧,剧中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国家为了抗日,决定组建敢死队 于是就从监狱中,找出来杀人犯,土匪,妓女,诈骗犯,组成了敢死队,而他们也不负众望,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我们可以设想一些,如果没有包容,我们可以枪毙这些人,假如是这样,恐怕就没有出生入死,为国为民的敢死队了。
某些时候面对别人的过失,可以换位思考,假如,我们反了错误,得不到别人的谅解,我们的心情如何?我们撒是不是也渴望着他人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要老是盯住别人的过失不放,而是应该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不是符合道德,符合理性。从而真正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问题,很简单,只要能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就能改变他的一切,比如政府或地方可以自我组织一些,社会联谊活动,大力宣传,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让大家懂得,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将心比心,去除大众的自私心理,提高人们的素质,价值观,社会观,世界观,让大众,跳出,无知的井底之蛙心态,让他们懂得,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相互依存,互助的,人与人,只有懂得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和则有利,反则互害,之理,顺应民意,顺应社会,才能更好的生存之道,他们自然能去体会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含义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暴力沟通能解决你的困惑
那么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道德评判: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他就被看作是不道德的,我们生活中常见有这些评论:
如果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不想做,那他就“太过分了”。
如果有人开车横冲到我前面,那他就是“混蛋”。
如果女友想多一些体贴,那她就“太粘人了”,如果我想要多一些体贴,她没满足,那她“冷漠得像个木头”。
如果对方更关心细节,他就是“有强迫症”,如果我更在乎细节,他就是“粗心大意”。
上一篇:欠条到期打电话不接,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