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战国时期五国为什么征伐齐国?齐国灭亡了吗?
齐国,秦国,燕国战国时期五国为什么征伐齐国?齐国灭亡了吗?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双方之间互相攻打,闹起了内讧。齐宣王看到机会来临之后,就命令将军匡章帅兵十万前去帮助太子平,名义上是这么说,但是齐宣王打的却是浑水摸鱼的注意,准备借此机会灭亡燕国。战争进行的很顺利,匡章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燕国士兵压根就不想打仗,所以连城都懒得守了,放任齐军进入。
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资治通鉴》
因此齐宣王很快就攻进了燕国都城,完全占领了燕国。但当时匡章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约束好自己的部下,导致自己的部下在燕国内部烧杀劫掠,拘捕了很多老百姓,抢走了很多燕国财物,即“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这引起了燕国人的强烈不满。
于是燕国人联合起来反抗齐国,而赵、韩、秦、楚不愿看到齐国占有燕国之后实力变得强大,就向齐国施加政治压力,由于匡章犯下的严重错误,导致齐国在燕国这场内乱中错失了灭亡燕国的最佳机会,这为以后乐毅伐齐埋下了祸端。
太子平继位为燕昭王,面对出尔反尔的齐宣王,便发誓一定要报仇雪恨。
谓郭隗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诚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先生视可者,得身事之!”——《资治通鉴》
于是招贤纳士,决心让燕国强大起来,这时候乐毅进入燕国,被燕昭王拜为亚卿。
这是齐国和燕国之间的旧恨。
五国伐齐的原因
齐秦争霸的角逐
齐宣王去世以后,他的儿子继位为齐湣王,就是那位后来和秦昭襄王一起称东帝的君王。齐湣王时代正是秦齐争霸的白热化时期,虽然秦昭襄王继位以后,秦国的内政基本上被宣太后和魏冉把持。但好在这两位并没有做出有害于秦国的事情。
在宣太后时代,秦国已经夺取了巴蜀之地,后又攻灭义渠,由此让秦国没有了后顾之忧。得以把精力放在东面,当时秦国的战略目标是拉拢实力较为强大的楚国作为盟友,但实际上却落入了秦国的连横之计。
当时齐楚两国是盟友关系,秦国为了瓦解齐楚之间的政治关系,派张仪前去说服了楚王和齐国断交,“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资治通鉴》)”。
结果楚王的这个举动让齐湣王非常不满,他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韩魏一起攻打楚国。
齐、韩、魏以楚负其从亲,合兵伐楚——《资治通鉴》
实际上当时秦国并不是真的要把楚国当成盟友,只不过是为了瓦解东方六国的合纵之约。所以当秦国一看到齐国和韩魏联合在一起之后,立马又转而去联合韩魏,转身就把楚国给抛弃了。因为当时韩魏两国都和秦国接壤,假如这两国和齐国联合在一起,那么秦国在正面战场上就面临着来自三国的军事压力。
而且北方还有一个正在搞“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为了遏止齐国,秦国立马和韩魏搞好关系,还一起出兵去攻打楚国。(心疼楚国三秒)
秦王、魏王、韩太子婴会于临晋,韩太子至咸阳而归;秦复与魏蒲阪……秦庶长奂会韩、魏、齐兵伐楚,败其师于重丘,杀其将唐昧;遂取重丘——《资治通鉴》
后来还把楚怀王骗到秦国软禁起来,要求楚国割地换君王。楚国人当时挺为难的,因为他们的太子被当成人质囚禁在齐国,假如秦齐两国联合起来搞楚国的话,那这时候的楚国可以说面临着灭顶之灾。但是这时候的齐湣王在经过分析以后,决定不能让秦国占到便宜,因此就把楚太子放了回去。
还借着这个政治事件联合其它诸侯国攻打秦国,迫使秦国求和。
齐、韩、魏、赵、宋同击秦,至盐氏而还。秦与韩武遂、与魏封陵以和——《资治通鉴》
而这时候的齐国日渐崛起,专门和秦国作对。当时除了赵国在搞“胡服骑射”改革迅速变强以外,还有一个国家宋国也在快速崛起,宋康王时代,宋国“起兵灭滕;伐薛;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可以说四处扩张拉仇恨。
齐国肯定不能坐视宋国的崛起,于是出兵出兵攻打宋国,并顺利的灭亡了后者。这个时候的齐国威势达到了巅峰,齐湣王在心态上也开始出现一些野心膨胀,“齐湣王既灭宋而骄,乃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为天子”。
但他攻灭宋国的行为招来燕国的极度不满,而且当时齐国在灭亡宋国以后,威势滔天,其它诸侯国也不愿意看到齐国的崛起。燕国当然更加不愿看到齐国的强大,如此一来他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保持呢?
所以当时燕昭王就决心去攻打齐国,但是凭它自身的实力无法正面和齐国对抗,在乐毅的建议下,燕国开始游说联合其它诸侯国一起攻打齐国。
乐毅曰:“齐,霸国之馀业也。地大人众,未易独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约赵及楚、魏。”于是使乐毅约赵,别使使者连楚、魏,且令赵啖秦以伐齐之利。诸侯害齐王之骄暴,皆争合谋与燕伐齐——《资治通鉴》
因此在这样一种秦齐争霸的背景下,以及齐国和燕国之间的世仇,最终酿造了“五国伐齐”事件。但是其它国家在击败齐国之后都最终退兵而去,并没有继续深入攻打齐国,可能他们认为凭这一场战争无法动摇齐国的根本。
乐毅并将秦、魏、韩、赵之兵以伐齐。齐湣王悉国中之众以拒之,战于济西,齐师大败。乐毅还秦、韩之师,分魏师以略宋地,部赵师以收河间,身率燕师,长驱逐北。
但战争的结果显然是让人大跌眼镜的,齐湣王在和五国联军作战失败后,乐毅继续派兵攻打齐国,而齐国竟然毫无还手之力,被燕军长驱直入,连下七十二城,最后只剩下莒、即墨两座孤城,几乎等同于亡国了。
而齐湣王也在逃亡途中被杀,最后还是在田单的策划下,以火牛阵击败围困的燕军,并成功复国,夺回被占领的城池。但经过这么一折腾,齐国从此一蹶不振。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齐国称霸,五国认为齐国实力过大,联合削弱齐国实力,以达到制衡。没有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