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如孔子、孟子,这有何说法?
孔子,的人,孟子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如孔子、孟子,这有何说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综上所述,很多圣贤在其姓氏后面加上“子”,主要针对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对那些有大学问、大修养、对时代有相当影响力的思想家的一种尊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儿子、孙子丶狗子、兔子丶鸡子丶鸭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如孔子、孟子,这有何说法?” 我们肯定想不到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对“道可道”的解释。 如果不是有“道可道”这三个字,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我们把至圣先贤称之为“子”。 “道可道”中的一个“道”是“先天之道”,是形成我们和万物的那股力量,另一个“道”是“后天之道”,是万事万物也包刮你我去认识“先天之道”的那股力量。 如果我们能够对“先天之道”有点感悟,我们将获得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之为“老子”,那么“老子”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是“子可老、老可子”的意思,这六个字和起来是“子可子”的意思。 那么“子可子”即“子可老、老可子”、即“老子”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即“一个人从(子)开始不断地去学习去思考、不断地去(为学日益),活到(老)、学到(老)获得了(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能力,并且重新获得了婴儿时期的那种生机”。 这就是“老子”、即“子可老、老可子”即“子可子”即“子”的解释。 被我们称之为“子”的孔子、孟子实际上没有获得“子”的能力,获得了“子”的能力的只有“老子”,“老子”他没有留下真名,老子到底是谁,只能说“老子是留下“五千言”的那个人。 “老子、伏羲、女娲、盘古”他们都不是真名,他们是在用这几个字告诉我们某种可能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几千年之间的所有人都没有发现“思考方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是尊称。周朝有五等爵位:公、候、伯、子、男。后来朝代顺延下去,到了先秦时期,各国礼乐崩塌,士大夫地位上升,许多有学问的人也被称为子,像孔子,墨子等。后来,子就成为了在某一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的尊称。顺便开个玩笑:傻子,也是尊称,说明这个人肯定傻到一定程度了。望采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是尊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有这么一些原因:
1、子用在人时应该是个虚拟代词。其含义是某人或此人,如某同义。在古代用文言文时,都力求用字用词精炼,对社会大家都很熟知的人物用姓和子都代表他的姓名,如:孔子、老子……,尤如后来用李某、张某……。
2、子用在用具、动植物等方面,应该是人们在长期日常生活中积累,在说话时达到韵节顺口而形成。如:桌子、椅子、刀子……,而床、窗、门、……就不带子。如桃子、李子、柚子、……,而白菜萝卜、……就不带子。如鸭子、兔子、……,而猪、牛、马、鸡、……就不带子。尤如北京人说话时,很多话结尾处都带儿。习惯成自然。
3、子在古时代表男性,也是一种敬称。如公子、君子。而老婆子、小女子、儿子、孙子、……等,都是近代社会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产生的新名词。
|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曰“子”是十二生肖的第一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是古代对男性的尊称。同时,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因此子又叫子爵,孔孟当时在庙堂并没有具体官职,但是他们自成学说,弟子无数,是为师也。古时候师也称父子,因此这些至圣先贤的弟子以及当时社会的人尊称其为子,故此流传至今,孔子,孟子等。
上一篇:有什么办法能把好看的女生拍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