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如孔子、孟子,这有何说法?
孔子,的人,孟子为什么很多至圣先贤都被称为“子”?如孔子、孟子,这有何说法?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子是尊称,对可成家立业、儒达贤至者,均称为某子。
李耳称老子,孙武叫孙子。骑白马者称王子,官二代称公子,执教鞭者称夫子。
百姓成家,为表美好祝愿,老婆尊为妻子,小孩拟为儿子。
自己也不客气,就叫老子。含蓄之美尽失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在甲骨文中是个婴儿的模样,婴儿刚刚来到世上,头脑中没有杂念,因此用它来表示心无杂念、道德高尚的人。古人有见贤思齐的特点,所以这些道德高尚的人就成了老师,因此,又有了老师的意思。老师不能徒有虚名,总得教人点东西,所以就出现了诸子百家。这样,“子”在这条路上就有了四个意思。
一、“子”是婴儿。
不管是甲骨文,还是金文和小篆,都突出了婴儿的特点:脑袋大。婴儿的囟(xìn)门很明显。婴儿也叫赤子,刚出生的婴儿浑身红色。婴儿刚到世间,还未受到世俗的“污染”,此时是纯净的。这也就是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生识字忧患始。有了忧患,就会趋舍。还好,婴儿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天性纯良,心无杂念。
二、“子”是君子。
君子,有修养有学问的人,即德才出众的人。《左传》说,太上立德。留给后世最好的是德行。历来被标榜的尧舜禹汤,老子、孔子,都以德行流传后世。像孔子这样,被封为“万世师表”的,按照当时的思想,肯定首先是君子的“子”。这一类人里还有墨子、孟子等诸子。
三、“子”是老师。
由于初秋战国时期,周王朝统治无力,诸侯纷纷崛起,争霸图强,弱肉强食。很多不想终老田野的士子纷纷游走诸侯间,兜售自己的观点,指望着说动诸侯,采用自己的思想治理王国。这些人往往不是凭一己之力,而是著书立说,开门授徒。这样一来,一些君子的“子”,又同时成了老师的“子”。最起码,在他们的弟子中间,还是认为老师的德行是最好的。比如荀子、鬼谷子。
四、“子”是师傅。
德才兼备是君子,君子开门授徒是老师。那有才无德的是什么?或者说,有些人才还可以,德行难说。这些人也教徒弟,也著书。这类人就只能叫师傅了。师傅,对有专门技艺的工匠的尊称。但是,他们也叫“子”。比如著有《吴子兵法》的吴起,为了表明投靠鲁国的决心,杀掉了来自齐国(敌国)的妻子。这种行为不管什么时代,都不会被当成道德模范吧?这些人被称为“子”仅仅是因为才。吴起很明显是个军事人才。另外像纵横家苏秦、张仪,才是有才,位也有位。苏秦挂六国相印,张仪为秦国相国。流传下来的就是“才”,其他的就难说了。
所以,诸子百家,是个很笼统的说法,诸子中有的德才兼备,有的有才无德,有的有德无才。有的只是有些徒弟。“子”的从“婴儿”生出的三个引申义全在里面,后世也称“子”,建安七子、朱子、程子、苏子,具体是哪个“子”,给你个眼神,自己体会。
文/月淡风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啥,我向来被人叫做胖子[捂脸]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子”古义表达的是文化的意思,人造新器或工具都是缀以“子”来命名的,如桌子,椅子等等等等。在文化理念上谁提的新的见解就用谁的姓氏缀“子”。有一种“子”是凌架于各子之上的,就是“公子”,仓颉“天人合一”,“一人为大”的无为文化理念就是“公子”,也即仓颉的无为文化理念可以促进各行各业人类生产的探索创新。对于固定,推广仓颉文化理念的商朝开国宰相伊尹功不可没,所以将伊尹说的话作为引领,“君”,就是肯定了伊尹的引领统领作用。老子李聃的道德经 ,传承的是古先贤仓颉,伊尹,商汤的文化理念,也即道生一,无为而治的道文化思想并不是其创新的,所以李聃将其形容为老子。西厢记及许多戏剧中都是利用世俗的公子理念在推广古仓颉重手,重探索,重创新而警惕虚浮休闲文化的危害,无我无情就是对虚文化,口文化的限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答曰:抛开传说中仙人广成子,轩辕黄帝入道师傅外,有据可查的“子”之敬称,根源于殷商始祖契(xé卨),因【司徒】一职做的太出色,舜帝龙颜大悦,特赐予【子】姓,以示褒奖个人成就。
《周礼》中地官司徒主管教化万民与日常行政,相当于后世“丞相”一职,但尧舜禹时期,司徒还只是跟司马(主管军事)、司空(主管建设)、司士(主管刑狱)等平级的“多巨头”之一!没有后世“百官之首,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的威风。
《史记·五帝本纪》中引《尚书》记载,“舜曰:‘契,百姓不亲, 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宽。’”为何任他司徒?如何教化万民?舜帝定下了“基调”【在宽】,和“职权”【五教】,让百姓亲厚,让品级驯顺,“五品”应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此时爵位都还是血缘地缘关系之远近。
从子契(xé卨)开始,殷商有了专属【姓】氏,可以“自立一族”,允许跟外姓联姻,“分地盘”壮大自身了!据先秦古籍记载:河南商丘地的【子】契,跑到山西永吉县,求娶了有娀氏简狄、建疵二女,【两姓通家之好】一直持续到了上千年。直到成汤为代夏桀,改娶了妊姓有孂才罢。
上一篇:有什么办法能把好看的女生拍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