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抵扣增值税和上缴是一样的吧,为什么有些老板宁愿抵扣?
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增值税和上缴是一样的吧,为什么有些老板宁愿抵扣?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抵扣增值税和上缴是一样的吧,为什么有些老板宁愿抵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深度,抵扣和上交增值税在实际工作中,本质是共通的。下面,我们一同探讨下这个话题,本质藏于深究。
一、死读教课书容易走偏
教科书关于关于增值税抵扣的描述,可以概括为:从上游采购货物、劳务、服务所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有条件的抵扣应交增值税。
也就是说,采购环节已经支付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不用再计税,可以有条件的剔除,避免重复征税。
然而,现实与理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差异:一方面,采购环节不一定能取得足额完整且复合条件的进项税额;另一方面,部分行业由于行业属性,决定了其少有进行税额。
二、片面强调抵扣和硬扛上交增值税哪个更优?
现实工作中,无论追求进项税额还是硬扛缴纳增值税,都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一切虚开增值税发票的行为,都将置身于风险之中。
一方面,片面强调进项税额和抵扣的过程,是对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需要付出对家的漠视。没有真实经济业务关系,取得“进项”不仅仅话费钱财,还面临虚开的惩戒。
可谓是,左手花钱,右手抵扣,其中的差价与虚开相比较并不明知。
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没有正常取得抵扣凭证。寻思非正常手段就更不明智了,老老实实做生意,还能把自己送进去。本身没有取得进项税额,就已经是明确的,且对成本费用是知晓的,何苦?
另一方面,没有进项税额抵扣,老老实实上税。是法定义务的需要,是安心经营的必要条件!把非正常操作付出的代价,和少部分利润,就能依法完税,我认为值得。
三、“税款”交给谁?
所有人都知道,税款应该也只能交给国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然而,现实工作中部分小企业把本该上交国库的税金,变象送给虚开发票者。出了钱还涉及违法。
机关算尽太聪明,看似少缴或者不缴税款,仅仅增加了自身的风险。“交谁不是交,何苦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抵扣增值税和上交增值税是不一样的。
增值税,顾名思义,就是对销售产品增值的部分征税。举个例子,A公司销售自产的手机,一部不含税销售价为3000元,生产一部手机的各种零配件含税进货价2340元(其中增值税进项税额340元),那么A公司销售一部手机需交增值税170元(3000*17%-340元)。实际上,就是对不含税销售价格与不含税进货成本的增值部分1000元征收了增值税170元,这就是你要上交的增值税,而进货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340元进项税就是你抵扣的增值税。
老板为什么愿意抵扣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需要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才能抵扣,不是所有的进项都能抵扣。因此,如果取得不符合条件的进项税额,老板们就要自掏腰包了。例如,A公司在采购上述手机零配件时有两个供应商B和C都可以供应,B可以开增值税专用发票,C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老板会怎么选择呢?很明显会选择供应商B,因为选择B采购的340元进项税可以抵扣,而从C采购则不能抵扣进项税。除非C公司的报价比B公司的报价低的多(至少低340+340*17%+340*17%*17%……)才会考虑C公司。但报价低太多,质量能否保证呢?这就是老板们宁愿选择抵扣增值税的原因。
敬请关注知识创造价值,财务自由的路上,我们携手前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能够进行增值税的抵扣,相信老板们都会选择进行增值税的抵扣。这不仅更符合增值税的设计原理,也会让企业的综合税负得到更好的控制。
增值税的抵扣,是企业从上游企业取得相应的抵扣凭证,来抵减企业自身的销项。有些老板会认为,取得发票抵扣,交给国家的税款少了,那不是这部分钱还是付给供应商了?从表面上好像是这样,但如果深入分析,并不尽然。
相关的其他税费
假设我们采购货物是100元,其中有增值税13元,销售是200元,其中有26元是销项税。那么这时候26元当中包括了13元的采购部分的税费,只有13元才是对增值部分的征税。而如果从供应商那里没有取得发票,那么需要支付的26元增值税,没有抵减项目。这时候必然会引起相关的附加税费的增加。同时,由于没有取得相应的发票导致所得税税前无法进行扣除,会导致所得税成本的增加。
所以进行增值税抵扣还是上缴,会对企业的税负产生综合的影响。
2. 各种抵扣的方式
增值税的抵扣是有多种方式的,不仅仅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一种方式。取得其他合规的抵扣凭证也是可以进行抵扣的。比如说在计算抵扣的方式下,今年新增了旅客运输扣除的项目,那么只要取得相关的发票就可以通过计算来进行抵扣。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是取得发票进行抵扣会更优。此外,对于一些行业的企业,比如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的纳税人,还有加计抵减的政策,按照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加计10%。如果不取得进项,也无法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对企业综合税负,也会产生影响。
3. 税收结构不合理
如果有相关项目不能取得进项,那么会导致企业的税收结构非常不合理,可能各项税负都会偏高。这样的情况也有违了增值税设计的原理,即:仅仅对增值的部分来进行征税。而且这样的方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是不利的。
所以,是抵扣还是交税,企业应该有全局观,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还要关注综合的税负、资金、成本和管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