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赵匡胤如果在宋朝初期夺取幽云十六州,那么宋朝在对战辽金是否会占据优势?
宋朝,北宋,契丹赵匡胤如果在宋朝初期夺取幽云十六州,那么宋朝在对战辽金是否会占据优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其实当时的朝堂主流已经不愿意理会什么幽云十六州了,而老百姓更不愿意为了一块跟自己没啥关系的土地去打仗。
1.失去幽云十六州的坏处
幽云十六州,当然是十六个州,但罗列这十六个州的名字没啥意义。
用今天的地理概念来定位,就是北京、天津全境以及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北部地区,面积105271平方公里。
幽云十六州,确实超过方百里了,但也远不够方千里,所以面积不算大。
它还是四百毫米等降水线和二百毫米等降水线的交汇点,天然的划分了草原文明和农牧文明。
所以,这片地方可以农耕也可以游牧,游牧算是糟蹋了肥沃土地,而农耕则说不上富饶之地。所以,对于农耕的中原文明而言,这里不算富庶。
幽云十六州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这里横亘着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北麓,山上有长城、要路有重镇。所以,它是抵挡草原游牧骑兵南下的重要屏障。而幽云十六州以南则是广袤的华北平原,草原骑兵一过幽云十六州,则中原王朝无险可守,所以只能坐而待毙。
而这就是失去幽云十六州的坏处,农耕文明的大宋王朝一直处于草原的威慑之下。有的文章说这是大宋之殇。
但是,大宋之殇,真得导致大宋灭亡了吗?也没有,北宋有国160多年,日子该咋过咋过,而且过得特别好。好到什么程度?如果穿越到古代做个平民,最好就去宋朝。原因就是宋朝平民的日子过得非常可以。
2.失去幽云十六州的好处
这就要讲失去幽云十六州之后,大宋能得到什么?
以地理表象俯瞰东亚大陆,传统中国的主要矛盾就是中原与草原的矛盾。
中原无序则草原称雄,比如五代十国;草原无序则中原称雄,比如秦汉;中原也无序、草原也无序,比如五胡乱华;中原有序而草原也有序,比如宋辽。
所以,输出战争的,不厉害;输出秩序的,才厉害。因为只有输出秩序,最后才能把中原文明和草原文明整合在一起,解决好这对矛盾。
但是,在清朝以前,这对矛盾基本无解,草原和中原就是一对文明冲突,谁也说不服谁,所以就只能看谁能把谁打服。
假设宋朝占据幽云十六州,那么宋朝就要直面这个矛盾:草原VS中原。
一个有序的中原王朝直面草原的无序,但输出不了秩序,所以得打仗;直面草原的有序,连输出秩序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得打仗。
但是,宋朝人善于使用的手段却是花钱买和平,把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变成财政问题和经济问题。
首先是对内,杯酒释兵权,实际上就是花钱把将军手中的兵都买了过来。其次就是对外,用岁币和通商的方式,跟草原实现和解。草原游牧很彪悍,但也不会跟钱有仇,打仗打到最后也就是为了钱。
但是,这就得有一个前提,宋朝得有一个可以长期博弈的对手。草原今天是一伙人称王了,花钱搞定;明天又一伙人称王了,再花钱搞定。但是,后天、大后天呢?所以,宋朝需要草原上有一个与自己长期做买卖的对手。
而这个对手就是契丹的大辽。而大辽之所以能够长期称霸草原,就是因为幽云十六州这个草原以外的资源注入,当然还有大宋的财政支持。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辽为大宋挡住了无序的草原、解决了直面草原的问题,使大宋能够实现长期和平,而且花费的代价着实不高。
宋朝能够实现经济的空前繁荣,就是因为它解决了草原问题,而且是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解决了草原问题。
3.如果大宋占据幽云十六州会咋样
马上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在幽云十六州驻兵,还要赶紧修长城。这是保守的策略。如果向大唐看齐,还得往北边打,就是对草原输出武力。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问题,大宋要直面草原,要么对草原输出武力,要么对草原输出秩序,而输出秩序的前提是输出武力。所以,大宋肯定得向大汉和大唐学习,就是要去干。干完之后呢?
这就得考验大宋有没有能力对草原输出秩序了。只有输出了秩序,战争才有意义,才能长期保持自己对草原的控制。但是,大唐和大汉都没能做到,也别指望宋朝人有这种智慧了。所以,输出武力再输出武力,最后就是纯武力输出。
而解决这两个问题,就不是纯粹的经济和财政问题了,必须要对行政体制和社会结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怎么改造?
向汉唐学习,重农抑商和严格管理。
虽然这对国家经济没啥好处,但对国家政治有好处。因为人都限制死了,传统国家的行政效能,才能发挥出来,就是数好人头去收税、去征兵。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宋朝经济不可能发展起来,因为钱要拿去打仗、人要准备打仗。
而失去对西部和关中地区的控制,宋朝基本上就相当于半个大唐或大汉,却要直面整个草原。这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困局。
而不断的输出武力,也是可以把中原经济彻底拖垮的。所以,不能快速而有效地向草原输出秩序,大宋可能再次成为另一个五代十国,甚至提前退到长江边上钓鱼。
4.大宋就成就不了汉唐帝国吗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大宋想不想成为汉唐帝国。
主流的士大夫们,就没这想法。与其让老百姓过苦日子,宁可不要什么秦皇汉武。士大夫的代表,司马光就是这么想的。
下一个问题是:大宋有没有成为汉唐帝国的条件。
大宋与大唐不同,大唐是一个由豪族向平民过度的社会结构。而大宋就是一个平民社会结构。纯平民的社会结构,对集权的中央朝廷最有利,因为便于统治。但是,内部的官僚化会导致无法有效而及时地回应地方需求。也就是说,可统治性的问题解决了,而回应性的问题不好解决。
于是,北魏的几个军镇能够解决的问题、唐朝几个节度使能够解决的问题,宋朝就得以整个朝廷、整个国家的力量去解决。所以,以北宋现有的基础,难以独自面对草原问题,也就是说它不具备成为秦汉帝国的社会结构基础。
再一个问题是:明朝为什么可以?
明朝是一个有序的中原面对一个无序的草原。所以它可以。
蒙古帝国已经明日黄花,内部早已分崩离析。而东北这个地方,契丹已经消失了,剩下的后金都跑到林子里挖人参了。这就是明朝的优势。
但是,后期草原一旦走向有序,以一个有序的草原对抗明朝,明朝的财政立即出现危局,国内的矛盾也立即尖锐。
能不能再假设一步,就是儒家文明能够对草原输出秩序,所以大宋还是有可能的。
历史可以假设,因为历史就是无限可能中的一个可能。但假设需要有个限度,就是要落到当时的社会基础之上,假设再假设就没啥意义了。
总结来说:
宋朝的社会结构已经实现了平民化,儒家已经进入到了思辨层面,士大夫阶层成为新的统治力量,所以对于中原而言,传统中国已经进化至最有序的程度。但是,面对草原这个问题,也就是向草原输出武力和输出秩序的问题,中原王朝或是没有机会去想,或是自己跑得太远,总之就是没能拿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