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春节快到了,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腊月,豆腐,有的春节快到了,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这首民谣就是记录中国过年的习俗的,家乡的过年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习俗。
在我们农村,进了腊月,基本上就要开始为过年做准备了,买买吃的零食,鞭炮,敬神用的一些用具,很多很多。到了腊月二十三的时候,要把家里所有的神敬一下请上天的,因为一年的灰尘要好好打扫一下,所以指能请神上天。到大年三十的时候,所有东西都准备好,再放些鞭炮把神请回来。
二十三神上了天后,二十四开始打扫,把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搬到院子里,把家里所有犄角旮旯全都打扫干净,擦干净,基本上需要整整一天。小时候就是这样的,爸爸妈妈搬箱子柜子,我和哥哥年纪小就搬凳子椅子,妈妈扫地我洒水,我查里边玻璃,哥哥擦外边玻璃,擦的不干净,敲敲玻璃提醒一下。所有地方都扫完后,再把所有的家具都搬进去,一番辛苦之后整个家都焕然一新。
剩下的几天,开始准备过年吃的东西,蒸年糕、馒头,炸丸子,各种菜各种食物,妈妈经常说,不到大年三十就没个准备完。
最美的是大年三十,早上早早起来,吃完饭,小时候的对联都是爸爸自己写的,哥哥磨墨,我和妈妈裁纸,把一张张大红纸裁成相应的对联的大小。爸爸写字,我给压纸,哥哥负责把写好的对联一张张铺在地上晾干。最后,红红的纸上写着那黑色的洋洋洒洒的行楷满满的铺了一地,爸爸脸上就会堆满了自豪和骄傲。有时候邻居也会来找爸爸帮忙写对联,有的是写特殊的大对联,有的是这几个小帖子,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我们这边忙的火热,妈妈也在赶紧准备中午吃的饭,因为吃完饭就要早早的贴对联了。做好饭妈妈就赶紧准备浆糊,是用白面里加上水,放在火上熬,慢慢的就会熬成糊状,热气腾腾的满满的一小锅,因为我们家用青砖盖的房子,墙上不能用胶带,所以每年的浆糊都是必备的。
吃完饭,妈妈这边稍微歇一会儿就开始炖鸡腿,炖排骨,洗菜择菜切菜,准备食材,就要准备年夜饭了。我和哥哥爸爸三个人则开始准备贴对联了,准备好梯子,凳子,把对联准备成一幅幅的就要开始了。我端浆糊,哥哥负责递对联,爸爸负责贴,各司其职。看到邻居也在帖对联,爸爸就扯着嗓子和邻居调侃两句,说说笑笑,好不欢快,好不热闹。最后每个门上都贴上了写满吉祥话的对联,床上有身体健康,梯子上有上下小心,车子上有一路顺风,门口有出入平安,灶台上有灯火通明,包括门口的大树上都贴上了出门见喜大吉大利………
贴完对联,争取要在天黑之前把灯笼挂起来,等天黑了,把灯开亮,红红的灯笼向人们宣示着新年来了!我们对门的大爷是个特别开朗的老顽童,说他是老顽童,因为都七十多岁的年纪了,什么都爱追着年轻人的潮流走,这不就往大门口挂了一排的灯笼,家门口则挂满了闪烁的小灯,一闪一闪特别好看,过年的心劲儿丝毫不输年轻人。
等一切忙碌完,爸爸妈妈就开始扎进厨房开始做菜,每年过年我们家都炒一桌子的菜。我和哥哥就去看电视,每年年三十中央的新闻都是关于新年的各种报道以及春晚的后台准备。我看到春晚后台采访爸爸妈妈喜欢的明星就赶紧喊他们,爸爸就着挂满面食或者是还抹着油的手赶紧跑过来看,看完之后就笑着去厨房讲给妈妈听。一番忙碌后,菜一个个的炒好了,我留一盘盘的菜从厨房端到电视前的圆桌上,路上在顺手吃一口自己喜欢吃的糖醋丸子。一切准备就绪后,一家人就开始围着桌子一边吃菜一边看春晚,席间爸爸要拿出他珍藏多年的老酒,一家人一起干一杯的。
吃完饭爸爸会主动承担起洗澡刷盘的重任,我和妈妈则拿出过年给我买的新衣服裤子鞋袜子,穿戴一新在镜子前照了一遍又一遍。通常穿上后就不舍得再脱下去了,这可能是每个小女孩穿新衣时都会有的欣喜吧!妈妈也拿出她的外套试一下,最后检查一下是否合身,然后把每个人的过年衣服都给拿出来准备好。妈妈这边准备好,爸爸也就差不多忙完了,一家人摆上一盘花籽花生,围着火炉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一边闲聊,守岁。
快到午夜十二点的时候,要把地给扫了,桌子擦了,爸爸说扫完就不能往地上扔东西了,因为第二天不能扫地。小时候我不懂,长大后慢慢体会到是否有除旧迎新的意味呢?打扫完后,就要放鞭炮把神给接下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准备就绪后,全家人准备睡觉,我也小心翼翼的脱下我的新衣服,整整齐齐的摆好准备第二天穿。一晚上请神的鞭炮声基本上是不会停的。长的,短的,声大的,声小的,还有人家放烟花,各种小炮的生音不绝于耳。
那时候淳朴勤劳的人们起的很早,基本上每年五点多爸妈就把我和哥哥叫醒了,起来各自穿上自己的新衣服,洗漱,吃饭。刚吃完饭就有邻居来了我家,男男女女,女人比评各自的衣服,男人们天南地北胡侃,我和哥哥也各自找自己的小伙伴,一群群的小伙伴相跟着把家家户户走了个遍,到了每家都会得到大人们给的瓜子花生还有各色糖果。然后男孩子们用压岁钱买了各种小炮玩,女孩们则买了喜欢的头饰或者糖果。
上午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快到中午的时候,妈妈们就必须回家准备午饭了,大年初一一般都是吃的饺子,热腾腾的饺子端上桌,每个人一边吃着饺子一边说着自己上午出去的见闻,好像过了个新年,所有人所有事都有了一个新气象。吃完饭后就各玩各的,男人,女人,孩子,那时候好像就是有无穷无尽的乐趣,没有很多的玩具,也没有什么娱乐设备,但是想起来,那时候的过年,年味真的很浓。
晚上回来吃晚饭,爸爸总会感慨一句,哎呀,一天真快,新年就过完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老家仙游县有个特别的习俗,正月初三这天要做十。虚岁五十岁起的男人女人逢十寿庆俗称“做十”,凡满“十”那年,无论哪个“十”,不管何日出生,一律在当年的正月初三做寿。比如1970年出生的,那在2019年正月初三这天就要做十,家里置办寿宴,摆起八仙桌椅,邀请村里大厨列出菜单,用丰盛的寿宴款待前来拜寿的亲朋好友(现在有不少人选择到酒家值班寿酒)。有个例外,如果这家父母或奶奶也刚好逢十比如七十或八十或九十,那儿孙辈只能搭着长辈一起做寿。比如我去年去参加一位同村好友的寿宴,他50,母亲80,他就以母亲做十名义办寿宴,他自己没有单独再办一次。无论是亲戚还是朋友,正月初三上门祝寿必须携带的贺礼用红蓝子提着六把长寿面,四个封着红纸条的鸭蛋 (如果寿星的父母健在,一位长辈的鸭蛋必须增加两个),四个福桔,一对红蜡烛,如果是女性做十,贺礼同上再加两盒花粉,一盘鞭炮。寿家一大早就在家门口放鞭炮,女家属着红色上衣,以示喜庆。家人祭拜天地祖宗,迎接前来贺寿的亲友,寿家收下两把长寿面,所有鸭蛋,红烛花粉,鞭炮。回赠福桔,饼干糖果等,现在饼干糖果没人吃,有些寿家直接回赠红包。寿宴通常是中午举办,八仙桌坐八人,桌上通常会摆上啤酒葡萄酒饮料等酒水,也有上白酒的。来席时寿家会在门口放鞭炮表示宴始,寿宴通常16道菜,各家经济条件不同,菜肴质量也不相同,但有几道必须摆上的菜品,热气腾腾的寿桃开席,卤面,卤猪脚,海蛎汤,其它菜品没固定,家境好的上平时难得一见的好菜,茅台五粮液都敢一桌上一瓶,家境一般就按鸡鸭鱼肉等常见菜安排。寿宴进行过半,寿家带着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逐桌敬酒,表达谢意,给每位宾客发两包香烟,现在通常是硬中华。尾道是甜汤类,尾道汤上后寿家放鞭炮表示宴毕,宾客吃饱喝足尽兴告辞。正月初三这天,村里热闹极了,客来客往,有的是忙做十的,有的是忙贺十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农家酒宴飘香。我大姐50那年,我特意邀请了福州的几位朋友,正月初三他们开车来我老家,参加我大姐的寿宴。回城后,朋友们说你老家做十的习俗真有人情味,特别让人留恋,等我做十的时候他们还要再来[呲牙]。
上一篇:有没有人跟我一样,每次煮面条都必须卧个鸡蛋,不放就觉得少点啥?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