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还是汉族传统服饰?你怎么看?
汉服,服饰,汉族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还是汉族传统服饰?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复兴汉服并没有民族歧视
“复兴汉服”的口号只是想让更多人能认识到汉服,不歧视,不抱以偏见,不再认为汉服是奇装异服、是戏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大凉山的彝族,直到现在,他们的年轻人在结婚时,都会穿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甚至在他们的传统的一些节日,比较隆重的场合都会穿上他们传统的服饰,包括其他许多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只是汉族,连自己的传统服饰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是汉服复兴的一个必要因素。如果细心一点,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会发现,现在的古装剧已经更加注重服饰道具等的历史感和品质感了。
3、与时俱进地看待汉服
很多人认为,穿上汉服,就不能大声说话,走路也必须端端正正……这样对待汉服,不是汉服复兴的初衷,如果要被更多人接受,那就必须与时俱进地看待汉服。如见服装界“汉元素”的服饰设计越来越多,这其实也是一种传统与当代审美以及现实需求的结合。毕竟许多时候,穿汉服有许多不是很方面的地方,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汉服可以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穿,平时穿也可以,个人喜好。汉元素更适合平常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明知故问,只有汉族人,才有汉服习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服应该是汉族的传统服饰,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只有汉族现在没得了[泪奔][泪奔][泪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汉服即是汉族传统服饰,也是中国不可缺少的服饰。两者是分不开的,此回答供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服,当然不是特指汉代的服饰,是指汉民族传统服饰。
这里的汉,延伸之义应为整个华夏民族。
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服始于黄帝,《史记》记载,“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但汉服真正臻于成熟、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是在汉朝。
赋予汉服的文化意涵,这是一个长期的自然演化的过程。
“衣冠上国” “礼仪之邦”。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家,汉服代表其一。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传统文化的流行,国人会有着更多的兴趣去了解,发掘,交流,加以传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被称为“华夏衣冠”。“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中华悠久的文明孕育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文化。
汉服从商周时期开始,经历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延续五千年之久。清朝“剃发易服”政策使得汉服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需要注意的是,旗袍、马褂、唐装等不是汉服。
2003年11月,王乐天第一次把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穿上了街头。王乐天是电力工人,穿着由薄绒曲裾式长袍和茧绸外衣组成的汉服,在河南省会郑州市区的广场、公园、商场还有步行街穿街走巷。他说,他这样做是希望以个人的微薄力量“推广汉服”,让汉族重新接受此一传统服装。
后来,汉服开始重新回归到人们的视野,有许多人投身到了汉服推广的行列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制作汉服以及汉元素的服饰。
如何看待汉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穿汉服,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我觉得,这是年轻一辈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我们华夏文明,传承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自己曾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的老师,我会带一些汉服给学生试穿、体验,他们大多是第一次穿汉服,也有一些同学自发穿着自己的汉服来上课。
我想通过这样的行动,让他们感知汉服,了解我国服饰的发展历史,体味中华服饰的魅力。
汉服有什么特点?
汉服有几个特点:交领右衽,袤衣广袖,系带隐扣,并且有中缝、接袖。
汉服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右衽,因为汉服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而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衣服衣襟是向左掩,称为左衽。《论语》中记载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说要是没有管仲这样的贤德人才,我们就得沦为蛮夷那样,穿着左衽的衣服,披散着头发。
而汉服背后的中缝,最初是由于古代布幅不够造成的,于是出现了布料拼接产生的中缝。后来,衣身的中缝被赋予了刚正、公平、正直之意,于是它就作为一种传统保留下来。所以,汉服体现了中国人刚正不阿的气节。
上一篇:你平时踢球的时候,最崇拜哪种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