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还是汉族传统服饰?你怎么看?
汉服,服饰,汉族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还是汉族传统服饰?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甄嬛翩翩起舞,舞姿优美,再配上舞曲:
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
总之,汉服的确是非常美的服饰。
现代化的城市,有时可以看到有人穿着汉服,
仿佛穿越时空,像《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很是羡慕!
总之,我们要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休闲娱乐时穿上汉服,体验飘飘欲仙是何等感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乃百国之国。汉族乃百族之族。这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汉服也是如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 ,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汉族传统服装有两种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上衣下裳制,相传起于黄帝时代,这一传说已在甘肃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绘中,得到印证。
衣裳连属制,古称“深衣”,始创于周代。深衣同现在的连衣裙结构类似,上衣下裳在腰处缝合为一体,领、袖等用其它面料或刺绣缘边。
步入21世纪后,随着加入世贸,举办奥运会,中国的崛起和中国梦的诞生,中国的民族文化开始复兴,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服饰。东亚其他国家,如日韩等国为何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过节?而且他们穿的却是由中国汉服演变而来的,而我们却淡忘了自己的传统服饰!随之而来的便是“汉服复兴”。
“汉服文化复兴运动”,属于华夏文化复兴、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一部分。2015年4月25日,中国汉服博物馆在青岛开馆,汉服越来越被国人所接受和认可;2018年,中国华服(汉服)日节日确立。
此文参照过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是汉服粉,对汉服也无感。
他们这个汉服圈子包容度极差。他们对汉服的定义是汉族的传统服饰。 而不是中国传统服饰。 所以清朝的服饰,就被他们汉服全排除在外,认为那是满族的服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人们所说的汉服指的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它不是停留在遥远的历史上的某个结点,而是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现代服饰的统称。这些服饰不但保留着某些传统服饰的特点,并随着时代发展创新完善,形成了包含汉民族传统文化符号的新型民族服装。
汉服的发展有其悠久历史,完全可以溯源到原始社会披兽皮挂树叶的时代。它的演进过程不但涵养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征,更加见证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功绩,构成汉民族文化元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的服装艺术出现了一股复古潮流——学汉礼穿汉服,将其作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我认为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偏离了社会潮流,都应该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辩证关系下进行。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中原服饰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宽衣博带,粗袍大袖,很不适合劳动和战争。战国时期(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宣布改革,将胡服骑射引入中原。胡服与当时中原地区宽松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齐膝,裤子紧窄,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因为胡服轻便实用,所以很快从军队传至民间,被广泛采用。
汉朝的冠服制度大都承袭秦制,直至东汉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备的规定。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地球已经进入了现代化高科技时代,任何艺术门类都在飞速发展,包括服装。有着汉民族传统工艺、传统式样的民族服装依然是我国服装的主流,成为能够适应新时期劳动、生活的主导服饰的杰出代表。
相信汉服还在不断发展,不但记录历史,更加记载时代,成为新时期服装文化的一股潮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许多人对中式服装的理解=旗袍,又或者认为汉服就是汉代的服装,都是不准确恰当的。汉服,是汉民族服饰通称,也被人称为“国服”、“华服”,比较恰当的称呼,因为汉民族特有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包含了中国所有传统民族服装。
上一篇:你平时踢球的时候,最崇拜哪种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