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何为“狡兔三窟”?
狡兔,狡猾,也是何为“狡兔三窟”?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狡兔三窟"的故事源于《战国策,齐策》。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派门客冯谖去薛邑收租,并嘱咐他买回所需的东西。冯谖却假借孟尝君的名义把薛邑百姓抵押的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自然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谖回来报告说,为孟尝君买回"义“这让孟尝君很郁闷不止。
后来,由于孟尝君失宠于新即位的齐王,被赶出了齐国国都,只好打道回到薛邑老家。往日的门客都各自逃散而去,只有冯谖还跟着他不离左右,当车子距薛邑还有上百里时,薛邑的百姓扶老携幼,夹道相迎。孟尝君好生感慨,回头对冯谖说:"先生为我所买的"义",今天终于看见了“!冯湲却说:"狡兔有三窟才仅能幸免而已,你现在只有一个退路还不能忘忧,让我再为你凿两窟吧“。
后来,冯谖又为孟尝君找了另外二条退路,不仅使他看归相位,还使他最终摆脱了困境。
这个故事的深义在于凡事未料胜,先料败。在事情还没有启动之前必须考虑周全做到万一失败了如何处置,并且为自己至少留好三种退路。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传奇性的人物,素有上海土皇帝之称,他从一个小瘪三平步青云,混进上海滩十里洋场,叱咤风云于当年的上海滩,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成了实业家,上海社会名流。
虽然杜月笙识字不多,但对住何事情的处置极有章法和非常到位。凡事办一件事,先决定上策如何,中策如何,下策如何,三点决定后,还要考虑这件事所带来的后果,所谓后果即无反应又无副面应响,好会好到什么程度,坏会坏到任何地步。所以他发一言而能了事,但是不轻发言,言必有中。从历史记载来看,杜月笙虽没有学问,但喜好风雅,结交象章太炎,杨度等社会名流,通过耳儒目染,竟然进退有度,难怪能混迹于上海滩上,也是上海滩黑帮老大中结局最好的。
许多人听了这个故事后不以为然,做事往往少留条后路,但一旦造成功败名裂后果无法补救,难免终身遗憾。因为有些事情可以屡败屡战,但是有些事情却是一败定终身,是一锤了卖买,尤其是一损俱损,决没有翻身机会再现的可能性。其中奥妙在于当事情开始之初,选择几种退路的成本很少。一旦事到临头,难找出路,即使能找到退路,所付出的代价成本十分巨大,还不见得能全身而退。
因此在具体策划某件事时,要以自己为弱势,要考虚到这件事万一失败后如何去面对,有什么好的退路可行,成本将是几何。这才是"狡兔三窟“的本意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狡兔三窟的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狡兔三窟的故事说的是冯谖为孟尝君谋划的保命手段,第一窟就是替孟尝君买义,为孟尝君失宠找退路。
第二窟说服梁惠王来请孟尝君以达到提高孟尝君的威望。
第三窟就是将齐国的祭祖器分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使孟尝君进有攻退可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字面上理解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窝,一个窝出事还有另一个可备用。用来指人做事留有余地,做好事后准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狡兔三窟是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处洞穴,主要用来比喻人避祸藏身的地方多或藏身的计划周密。
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
历史典故是:
战国时期的冯谖为孟尝君谋划的保命手段,第一窟就是替孟尝君买义,为孟尝君失宠找退路。第二窟说服梁惠王来请孟尝君以达到提高孟尝君的威望,第三窟就是将齐国的祭祖器分到孟尝君的封地薛邑,使孟尝君进有攻退可守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齐策》,寓意为为人应多备一些藏身处或退路,便于避祸,用以保护自己。这是一种居安思危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有先见之明的预防策略。在具体策划一件事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去完成,而且要考虑万一失败如何面对,有什么退路。在做事时,多几手准备,尽最大努力去争取成功,以不变应万变,成功的可能性会大许多。这应是“狡兔三窟”本意所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是一个典故,也是一个史实,这个故事的原型出自于《战国策·齐策》之四。
上一篇:有哪些成功的人,我们只看到结果,却没有看到他们努力的过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