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尹桂芳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越剧,芳华,越剧团尹桂芳简介(资料简历图片)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光绪与珍妃》尹桂芳 饰 光绪1945年12月24日,农历乙酉年十一月二十日: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全沪越剧大会串举行
为筹募嵊县善后救济经费,假座天蟾舞台举行全沪越剧大会串。剧目有筱丹桂、徐玉兰的《青衫迷》;邢竹琴、王水花的《大堂会》;袁雪芬、范瑞娟的《忠魂鹃血》;姚水娟、张桂莲的《血溅洞房》;傅全香、张湘卿的《送凤冠》;尹桂芳、竺水招、徐天红的《两代儿女》;尹树春、玉牡丹的《大劈棺》;金香琴、金月楼的《御笔楼》等。
1946年2月2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日:芳华剧团成立 以尹桂芳、竺水招为首的芳华剧团成立,在九星大戏院首演《沙漠王子》,由徐进编剧,钟泯导演。
1947年4月8日,农历丁亥年闰二月十七日:尹桂芳、竺水招首演时装越剧《浪荡子》
以尹桂芳、竺水招为首的芳华剧团,在九星大戏院首演反映上海现实生活的时装越剧《浪荡子》,由徐进编剧,严进导演。
1947年7月29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二日:“越剧十姐妹”签订联合义演合约 越剧界一批著名演员在上海四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会,为联合义演签订合约。在上面签名的有尹桂芳、徐玉兰、竺水招、筱丹桂、袁雪芬、张桂凤、吴小楼、傅全香、徐天红、范瑞娟(次序按合约原件排列)。这十位演员人称“越剧十姐妹”。
1947年8月19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初四日:越剧十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恋》 因在上海的越剧演员处处受着老板的控制、盘剥和欺凌,她们渴望有自己的剧场,能自由地演戏。为了筹建创建越剧实验剧场,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等十个年轻的越剧演员,发起举行联合大义演。演出剧目是《山河恋》,地点在黄金大戏院。这十位演员是: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竺水招、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傅全香、张桂凤、吴小楼。
1947年8月29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十四日:《山河恋》获准继续演出 在前一晚接到警察局送来的“勒令停演”后,袁雪芬、尹桂芳、吴小楼和汤蒂茵,到社会局与局长吴开先展开面对面的说理斗争,取得胜利,《山河恋》获准继续演出。该剧演至9月12日结束。
1947年9月23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初九日:芳华剧团改组为云华剧团 因尹桂芳去香港,原芳华剧团改组为云华剧团,竺水招为团长,演出于上海国泰大戏院,首演剧目为《未婚妻》,主要演员有吴小楼、周宝奎、焦月娥、张茵、贾灵凤等。
《陆文龙》尹桂芳(左)饰陆文龙 王文娟(右)1948年7月13日,农历戊子年六月初七日:尹桂芳重建芳华剧团 尹桂芳从香港返沪,重建芳华剧团,与王文娟搭档,演于兰心戏院,首演剧目《陆文龙》。
1948年9月4日,农历戊子年八月初二日:芳华越剧团迁往新光大戏院 芳华越剧团迁往新光大戏院演出,尹桂芳与傅全香搭档,老生为徐天红。
1954年5月22日,农历甲午年四月二十日:芳华越剧团首演《屈原》 芳华越剧团在丽都大戏院上演了历史剧《屈原》,由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徐天红、许金彩、戴忠桂、尹小芳等主演。
1957年4月,农历丁酉年:“越剧之家”上海市经济委员会成立 为在嵊县建立“越剧之家”,成立了“越剧之家”上海市经济委员会,袁雪芬任常委会主任,尹桂芳、戚雅仙为副主任,王文娟、魏素云等10人为常委。集资采取义演形式。义演从4月上旬开始,至1959年2月为止,共筹义演款37202元63角。
1958年12月17日,农历戊戌年十一月初七日:芳华越剧团首演《红花村》 芳华越剧团新作现代剧《红花村》,首演于瑞金剧场。该剧由陈曼、王艳霞编剧,朱家训导演,尹桂芳、徐天红主演。
1993年4月18日,农历癸酉年三月廿七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举行
4月18日至4月20日,“一代风流――尹桂芳”艺术系列活动在她家乡浙江新昌举行3天,除进行艺术研讨外,还有大型演出。尹桂芳率领上海、浙江、福建的弟子尹小芳、尹瑞芳、茅威涛、赵志刚、张学芬、王君安、张丽君等演出尹派名剧。上海的中年演员张国华、朱祝芬,也参加表演尹派代表作《屈原》选场。
尹桂芳 - 遥祭尹桂芳先生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许多年前,带着淡淡的哀愁,徐志摩走了。许多年后的今天,同样的离别,不同的哀愁,我们为尹先生送别。那一刻,痛彻肺腑,我们泪眼婆娑,无语凝噎。想起了《江南女巡按》,袁行健也是在这样的哀痛中,绝尘而去,几乎是从心底最深处,吐出了这样一句话:纵有丰碑高万丈,此恨绵绵天地长!谁会想到竟应在了先生身上?!康桥别过,可以再来;先生西去,如何还能“重新来过”?先生无疑以其完美的人格、执着的追求、炉火纯青的技艺树起了一座丰碑。无情的风雨可以摧残一个人的肉体,却无法动摇一颗高贵、正直、坚强、火热的心;世事沧桑,有形的终有磨蚀消亡的时候,然而那用血泪、用真情凝成的丰碑却是不朽的,先生的精神力量必将是永恒的!
当年义演《山河恋》的壮举早已载入史册,在一代代越剧人的心中默默传承;先生扶掖后人、殷殷期盼的眼神透过世事的无常留驻于爱越人的心田。这样的力量,难道不足以撼动天地吗?遥望苍穹,那闪烁着光辉的,可是先生深情的双眸?那拂过面颊的微风,可是先生在柔声倾诉?先生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长歌当哭。先生走了,我们该如何?数十年前,一曲《山河恋》唤起了救亡图存的青年;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肩负起前辈寄予的厚望,如何面对前人热切的目光?数十年后,当我们与前人重逢时,能无愧吗?陶渊明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似,托体同山阿。”我深信先生已化作了山脉,默默守望着她钟爱的舞台。我们呢,有勇气迎接先生眷恋的目光吗?能无愧于“传人”的称号吗?薪火相传的,不仅是艺术,还有沉甸甸的责任呵。
心香一瓣,遥祝刚刚离去的先生,一路珍重。我们在梦中相遇,我们在夜空中相会。采一束淡淡的小花,轻轻地放在先生的灵前,怕惊扰了熟睡的先生。今夜仰望星空,那最亮的星星,是您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好人一生平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