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拍手称好的计谋?
蒙古,明朝,诸侯历史上有哪些令人拍手称好的计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
西汉初年,汉景帝即位后,采用了御史大夫晁错的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了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引起了大量的诸侯王反对,并且引发了西汉初年著名的七国之乱。虽然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已经不能同中央帝国所对抗,但诸侯势力依然存在。
到了汉武帝统治时期,当时的汉帝国存在三个重大问题。
一、诸侯王上具有一定的政治军事实力,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二、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不断发展。
三、匈奴不断入侵,两方不断制造事端,使得西汉王朝边境不宁。
于是汉武帝下定决心加强中央集权,准备瓦解内部势力,集中力量对抗匈奴。于是被称为千古第一阳谋的“推恩令”诞生了。
在西汉当初的规定,诸侯王的爵位只能由嫡长子单独继承,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诸侯王实力并没有得到削弱。强行削弱,又会引发动乱。于是汉武帝采用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庶子在原封国内封侯,新诸侯国不再受王国管辖,直接用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于是诸侯国在一代代的分割下越来越小,并且分割了原来的大诸侯国。这项举措导致了诸侯国再也不能与中央抗衡,并且有力避免了武装反抗的可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围魏救赵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卫国,迫使卫国屈服于它。卫国原来是入朝魏国的,后改向亲附赵国,魏惠王不由十分恼火,于是 决定派庞涓讨伐赵国。不到一年时间,庞涓便攻到了赵国的国都邯郸。
邯郸危在旦夕。赵国国君赵成侯一面竭力固守,一面派人火速奔往齐国求救(此时,赵国与齐国结盟)。齐威王任命田忌为主将,以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
孙膑出计,要军中最不会打仗的齐城、高唐佯攻魏国的军事要地——襄陵,以麻痹魏军。而大军却绕道直插大梁。孙膑得到齐威王的赞赏。
围魏救赵,三十六计当中对齐,魏一场战争的解释(参见桂陵之战)。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她)撤兵的战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空城计\"和\"走为上计\"!历史上有的好计谋很多,但在一个场景出现此二计令人拍手称好就是孔明的空城计,司马懿看到空城后走为上计。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草木皆兵,围魏救赵,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偷梁换柱,空城计,声东击西,美人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好多
上一篇:想问问大家,工会是什么,好多人说,加入工会后有扶持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