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马铃薯得了黑痣病,如何有效防治?
马铃薯,黑痣,土壤马铃薯得了黑痣病,如何有效防治?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灰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及块茎生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均和;轻者症状不明显,重者可形成立枯或顶部萎蔫,或叶片卷曲呈舟状,心叶节间较长,有紫红色色素出现。严重时,茎节腋芽产生紫红色或绿色气生块茎,或地下茎基部产生许多无经济价值的小马铃薯,表面散生许多黑褐色菌核。
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玉米、荞麦、豆类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倒茬。
2.选择良种。选择的表面无黑色菌核的种薯。
3.选择地块,推广垄作。
4.播种要选择适时晚播、适当浅播,缩短出苗时间,减少幼苗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接触,降低病菌侵害几率。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2.5公斤滑石粉兑匀后干拌150公斤种薯,或咯菌腈25毫升/升·精甲霜37.5毫升/升60~65毫升+水7~8公斤拌种100公斤。
2.沟施处理是在播种时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50克或23%噻呋酰胺悬浮剂40克兑水40公斤处理播种沟。
3.叶面喷雾选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3%噻呋酰胺悬浮剂30克或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50克、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80毫升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
以上就是有关马铃薯的知识介绍。马铃薯黑痣病是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的话会不但会影响到马铃薯的质量,还会影响到马铃薯的产量,造成马铃薯减少15%。马铃薯黑痣病主要危害的是马铃薯的幼芽以及茎挤不和块茎等部位,种植户们一旦发现该病的产生,应当及时进行防治,才能有效的保证住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黑痣病又称“黑色粗皮病、茎溃疡病”,是重要的土传真菌性病害。主要表现为在马铃薯表皮上形成黑色或暗褐色的斑块,即黑痣病菌核。那么马铃薯得了黑痣病怎么办?怎样防治马铃薯黑痣病?下面火爆农资招商网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攻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铃薯黑痣病发病症状与危害
黑痣病可危害马铃薯的幼芽、茎基部及块茎。芽块播种到田里出芽后,幼芽顶部出现褐色病斑,使生长点坏死,不再继续生长。因输导组织受阻,其叶片则逐渐枯黄卷曲,植株易倒死亡,此时常在土表部位再生气根,产出黄豆大的气生块茎。地下块茎发病多以芽眼为中心,生成褐色病斑,影响出苗率,造成苗不全、不齐、细弱等现象。
在苗期主要感染地下茎,出现指印形状或环剥的褐色病斑,地上植株矮小和顶部丛生;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立枯、顶端萎蔫。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斑,后渐扩大,茎基全周变黑表皮腐烂。病原物的有性阶段发生在近地表的地上茎的表面,往往产生灰白色菌丝层,其上形成担孢子;茎表面呈粉状,容易被擦掉,粉状下面的茎组织正常。匍匐茎感病,为淡红褐色病斑,匍匐茎顶端不再膨大,不能形成薯块;感病轻者可长成薯块,但非常小。也可引起匍匐茎乱长,影响结薯,或结薯畸形。受侵染的植株,根量减少,形成稀少的根条。成熟的块茎感病时,在其表面形成大小形状不规则的、坚硬的、土壤颗粒状的黑褐色或暗褐色的菌核,不易冲洗掉,而菌核下边的组织完好,也有的块茎因受侵染而造成破裂、锈斑以及末端坏死、薯块龟裂、变绿、畸形等现象。
马铃薯黑痣病防治攻略
农业防治
1.轮作倒茬。与玉米、荞麦、豆类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倒茬。
2.选择良种。选择的表面无黑色菌核的种薯。
3.选择地块,推广垄作。
4.播种要选择适时晚播、适当浅播,缩短出苗时间,减少幼苗与土壤中病原菌的接触,降低病菌侵害几率。
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2.5公斤滑石粉兑匀后干拌150公斤种薯,或咯菌腈25毫升/升·精甲霜37.5毫升/升60~65毫升+水7~8公斤拌种100公斤。
2.沟施处理是在播种时亩用25%嘧菌酯悬浮剂50克或23%噻呋酰胺悬浮剂40克兑水40公斤处理播种沟。
3.叶面喷雾选在发病初期每亩用23%噻呋酰胺悬浮剂30克或40%氟啶胺·异菌脲悬浮剂50克、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80毫升兑水4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
生物防治
以木霉菌(Trichoderma)和双核丝核菌(Rhizoctonia)进行生物防治,可减轻此病害。
随着马铃薯产业的日益发展壮大,马铃薯频繁调种引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重茬迎茬导致马铃薯黑痣病逐年加重,生产中迫切需要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药剂。从已有的报道及笔者进行的药剂筛选结果来看,苯醚甲环唑、戊菌隆及其与福美双的混剂、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咯菌腈、甲基立枯磷等药剂对黑痣病有较好的防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邀请,但是我不能回答你提出的问题,我是干工程的,不好意思,抱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马铃薯黑痣病别名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马铃薯褐色粗皮病、马铃薯茎溃疡病。病原为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马铃薯黑痣病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今天就来介绍一下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方法。
上一篇:青花菜春季如何栽培才能获得高产?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