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请问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孩子,家庭教育,父母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请问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请问艺术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就是体现在教育方法上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先不讲空泛的教育理论,就我本人对孩子的教育心得谈点体会,文尾再总结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我女儿2012年高考以659分被南京大学录取,本科毕业后被推勉读硕,现在在杭州阿里巴巴总部做一名软件工程师。
女儿读书比较早,五岁不到就上了小学。看到孩子这么小读书也辛苦,我基本上不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属于粗放型管理,虽然我是中学教师,但给她辅导学习不多。女儿成绩尚可,在五十多个小孩的班上排四到六名吧,但学习习惯不是太好,作业有些拖踏,字也写得不好看。
四年级发生的一件事使我开始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当时我妻子也跟我一起到离家三十公里的农村中学工作,担心把孩子放在县城外婆家孩子孤独,就把她转学到我工作的学校旁的一所小学。一个学期结束,期末考试女儿竟然在只有二十多人的班级成绩排第七,数学居然只考了七十多分,而她县城里原班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数学都在95分左右。
我急忙在下学期将她转回到县城就读,这也使我下决心在孩子上初中时不带在我校读书,尽管当时很多人不理解。
孩子回城后每个周末我开始检查辅导她的作业,成绩也步入了正轨。
初中是在县城实验中学读的,庆幸碰到一位负责又严厉的班主任。初中考试和课后作业较多,孩子感觉很累,我总是及时对孩子在学习上取得的哪怕是很小的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她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帮助她解决一些学习难题,周末在家尽量陪着孩子学习。每年我都利用寒暑假提前帮她预习下学期的理科课程,因为文科我也不擅长。
三年后女儿中考以班级第一名成绩上了我们县一中。这之前我也带女儿上省城参加过省一中的自主招生,由于准备不足,发挥不佳而致名落孙山,女儿有些气馁。我发现后立即帮她分析得失,总结原因,鼓舞士气。
三年高中,女儿在学习上上了快车道,学习积极性高涨,动力十足,我主要提醒她一些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她同桌数学成绩比女儿好,又利用上语文课的时间刷数学题,女儿担心差距会越来越大也想效仿。我帮她分析语文的得失一时虽表现不出来,但三年的积累最终会在高考中反映付出有回报。我也经常给她买《读者》、《青年文摘》之类刊物帮助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并尽量在网上下载一些诸如“常见错别字、音成语三百”帮助巩固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共同努力,女儿理科不仅优秀,高考语文也考了119分,虽不算太高,但在她语文老师所带的两个班是最高分了,其中还有一个是文科班。
学习不可能一帆风顺。高二第一学期,女儿有次化学测试居然没考及格,在校运动会准备热身时听到同学带来的这个消息当场流泪,恰好我在现场观看运动会,我连忙劝慰好胜的孩子,让她分析原因,告诉她要不计一时得失,着眼后面的学习。两周后再次化学测验,女儿又名列前茅了。
高考前,作为家长其实我也焦燥不安,但我绝对不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疏导孩子“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把高考当作平时的作业训练。不给孩子提过高期望,发挥出平常的水平就行。
高考揭榜,女儿成绩班级第二、全校第七、全省理科431名,我也长舒了一口气。
总结我的做法:
一、读书选择学校很重要,好的平台会创造好的条件;
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立即解决,尤其是学习遇到挫折时要帮孩子渡过难关;
三、多鼓励孩子的进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四、创造条件辅导孩子的学业,教学相长。家长可以借助互联网自己先学,然后教给孩子;
五、不要给孩子学习施加太大压力,孩子也不容易。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一点心得体会,不是很成功,仅供参考,不喜勿喷,谢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自己知道的这个人是苏联教育家A•马尔库沙说得:“.教育只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门科学,而在更大的程度上讲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需要创造。对于科学可能更需要科学家专家来阐述更好,而自己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如果就创造性来说,自己觉得还是有一点与众不同,称不称得上艺术,只能是各位体会了。
性格是最重要的,培养起来也需要点创造性。
自己认为培养孩子有一个好性格是最重要的事,也有专家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如何如何会怎样怎样,反正会有很多理论,自己想的到没有这么复杂,首先相信每一个父母最希望孩子的,就是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一生。
再者,通过自己的人生大家可以有这样的体会,每个人的一生都存在这太多的未知,太多的变化,没有人说拥有知识,智慧,能力或者是财富,成功,甚至家长很成功可以把孩子一切都安排好,孩子就一定会快乐。
而能够让孩子做到最大可能快乐的,只有孩子无论面对任何的挫折困难痛苦,孩子自己可以笑对,可以乐观的面对处理,孩子才能是真正的快乐。
心理学家们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它的生理机制可能根植于大脑中心,这也是多数神经生理学家们持有的观点。自己通俗的理解,快不快乐自己说了算,而无疑有一个好的性格,就等于将乐观根植于大脑,才真正能随时自己感到真正的快乐。
那么对于好的性格,也许有遗传的原因,但肯定也可以后天培养。我们知道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大多都是小时候遇到什么才埋藏下来,所以好的性格从出生就该开始培养,当然也就需要有一些艺术性。
上一篇:大专院校需要论文答辩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