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有人说“中国式父母催婚:家长的面子大于子女的幸福”,你怎么看?
父母,自己的,孩子有人说“中国式父母催婚:家长的面子大于子女的幸福”,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有人说“中国式父母催婚:家长的面子大于子女的幸福”,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于中国式父母催婚,家长的面子大于子女的幸福,我认为这种现象可能在一些小地方和农村反映比较突出一些。相对而言,在大城市,这种现象可能比例会很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特定的乡土气息,受自古以来几千年旧的观念、旧的思想、旧的风俗的影响,无形之中形成了一方人的思想、观点、生活模式。因此,在儿女成人之后,父母就把儿女的完婚论嫁,作为自己一生最大的任务,希望尽快完成,多子多孙,后继有人,这就是父母催婚的主要原因所在。
然而,在城市的父母很少有逼迫儿女尽早完婚论嫁的情况,基本尊重儿女的想法,以事业为重,晚婚晚育。城市的父母,绝大多数在通常情况下看重的是,将来儿女的另一半在前途事业上的潜力如何,人品如何,对方父母的为人处世如何。当然也有极少数的父母图钱财的,让儿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享受清福的。
对于父母催婚这个现象,我是极不赞成的。婚姻这个问题,是要靠缘分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许是冥冥之中天注定的“天仙配”的完美结合,百年修得同船渡。如果父母催婚,儿女有可能在终身大事上草率而行,尤其没有谈情说爱的磨合过程,有可能造成婚后相互不了解,矛盾百出的问题,使得婚姻破裂,或者名存实亡,搞得整个家庭成员都不得安宁,鸡飞蛋打,痛不欲生。
现在的孩子,不同于父母那个年代,普遍在社会上起步比较晚。如果自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或者没有一定的生存基础 ,拿什么筹码来决定自己将来的人生幸福呢?婚姻生活中,包含着人生内容所需的全部,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享受。如果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那婚姻就是一个纸上谈兵,滑稽之谈。因此,父母不要催婚,不要干涉儿女的婚姻问题。让他们定下心来努力干事业,在有了基本的经济基础以后,再考虑个人的婚姻问题。当然如果父母有经济能力,能够有养活自己儿女一生一世的财力保证,那么就随父母如愿,早点完婚,让其父母尽早享受天伦之乐吧。
此文系作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在旧社会儿女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父母的面子真的比儿女婚姻幸福大。当今时代这种现象几乎不存在,有些父母出現催婚也是在婚龄不断趋晚的情况下正常的反映。实际上催婚发挥的作用有限,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是当今婚恋的基调和主流,儿女的婚姻大事最终都是由儿女自主决定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生活中的这个现象,我相信大家都是肯定知道的。
当一个人站在白色涂料涂抹的墙边时,是不可能有影像出现的。只有在这个墙边攘嵌着壁镜时,才能够将人的模样照耀的栩栩如生。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的面子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够被影射出来,亦或者是说,一个人的面子只有在另外一个物质给予了,方能够显现出来。面子是不能够自我给予的。
倘若把生活中的面子问题,移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长辈们希望在有生之年抱孙子,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于是,迫切地催着子女成婚。这样的现象正如照镜子一样,是一方的意愿,而子女们能否给予长辈这个面子,确实有待于商榷。
有一类型,从表面上看十分顺从父母亲的意愿,不亦乐乎地频繁相亲,可结果是“竹蓝装泥鳅,一个没见着。”
还有一类型,起始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介绍人忙碌的不亦乐乎,而其却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似乎什么事都是与己无关。
如果要探求这些为何就不能够迈进成功的光环中,而老是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内,恐怕于各自的内心里不能够接纳对方,或容貌,或家庭,或经济实力,或所从事的职业等等不一而足。掰开来,揉碎了细究,好象都与未来的生活幸福指数有关联。
但也不乏有成功者,或他人介绍,或生活中自谈自找,经过接触了解,彼此之间还是能够意气相投,情切意绵的,最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究其生活实质,幸福与否,还是要依靠常日里每一个过程的经营状况。
由此可见,好的婚姻幸福感指数的高低,是仅存在于红尘之中的吃喝拉撒睡,是锅碗瓢盆交响曲的和鸣,并非是意念中的天堂生活。
这也就告诉我们,父母亲的催婚,只是他们的心中的祈盼,与子女们的未来生活幸福与否,或是面子问题并不搭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春节期间无论是微博还是朋友圈,都涌现了一大批“被催婚”到抓狂的“剩男剩女”“单身狗”们的吐槽,回家对二三十岁未婚人士来说变成了巨大的压力,洗净一年来工作生活的疲倦,却又落入“被催促”的泥沼。由父母亲朋组成的“催婚大军”,让人直呼“喘不过气”。多少年轻人被所谓的面子毁了自己的幸福,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幸福并不是两个陌生人走到一起就可以。
诚然,古语有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的传统观点延续至今并且根深蒂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但同时出现了一个极端的问题:“孝顺”成为道德绑架的利器,“生你养你”成为支配生活节奏的一个看似无可厚非的理由。所谓的“习俗”“传统”在无形中扼杀了任何多元观点多元文化的讨论。
上一篇:有人说“人是会变的,多年不见的朋友无话可说是正常的”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