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防止玉米空杆?
玉米,生长,植株如何防止玉米空杆?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2.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应因地、因肥、因种而定,不可过稀。要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棒三叶对光照的要求。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
3.加强玉米生育期内的管理:如及时间苗、定苗、选留壮苗;搞好中耕除草;认真防治病虫害;增施肥料,尤其是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应重视基肥,追肥应前重后轻,氮、磷、钾配合,还应适当施微肥,每亩施硫酸锌0.5~1千克;合理灌水,苗期控制浇水,拔节后适时适量灌水等。
4.实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前,可隔行去雄,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使花丝早出,增加授粉机会。
5.追施幼穗分化肥和攻穗肥:时间在植株生长发育进入雌穗坐胎和抽穗前5~7天,以养好穗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空杆怎么办?如何防治?
1、在玉米品种选育或引种上,应重视和加强品种适应性研究,选用适合当地的综合性状好的品种。
2、在目前地方水平条件下,每667m2留4600株的密度已基本达到群体饱和,不宜再增加。
3、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
4、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加强两茬秸秆还田,逐步提高地力。要求保证底肥和苗期施肥,小苗率高的田块要施偏肥,千方百计减少小苗,防止形成空秆。
5、合理轮作,重视整地和播种质量。做到适期播种,密度适当,并注意防治地下害虫和蚜虫等。
6、巧追幼穗分化肥,重追攻穗肥。如春玉米的中晚熟品种,在适期早播条件下,于拔节期13-14片叶时已进入雌穗座胎期,此期是决定穗胎大小和籽粒行数、每行粒数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抽穗前5-7天重施攻穗肥,是实现穗大粒饱、力争双穗灭空秆的根本措施之一。
7、喷洒玉米壮丰灵,在高肥密植中晚熟高产玉米的雌穗小花分化期,即玉米抽雄穗之前3-5天或已有千分之几的雄穗刚要露出且尚未露出时,每亩用玉米壮丰灵27ml,对清水20kg喷1次,可使株高、棒位降低、节间缩短,同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倒伏,促进雌花发育,提高双棒率,避免秃头现象,能有效地防止空秆和贪青。
8、提倡施用“农家宝”1号,每亩用30ml拌玉米种子,使根系发达提高抗病力,提早发芽36小时。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农家宝”90m1,对水50kg喷洒,可使叶片气孔关闭,减少水分蒸腾,提高抗旱能力。此外,也可在玉米孕穗期至灌浆期喷洒“万家宝”500-600倍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现在正是生长的关键时期,所以现在关于玉米的管理很是重要,为了防止玉米出现空杆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选用良种:如果玉米种子内在因素有问题,在播种以后,就无法防治空秆,势必造成减产。所以,一定要把好选种关。目前,适合各地种植的玉米杂交良种很多,应良中选优,到信誉好的种子部门购买。
2.合理密植:玉米种植密度应因地、因肥、因种而定,不可过稀。要保证玉米植株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满足玉米棒三叶对光照的要求。种植方式采用宽窄行。
3.加强玉米生育期内的管理:如及时间苗、定苗、选留壮苗;搞好中耕除草;认真防治病虫害;增施肥料,尤其是土壤肥力低的田块,应重视基肥,追肥应前重后轻,氮、磷、钾配合,还应适当施微肥,每亩施硫酸锌0.5~1千克;合理灌水,苗期控制浇水,拔节后适时适量灌水等。
4.实行人工辅助授粉:在开花前,可隔行去雄,苞叶过长的可剪去顶端3~7厘米,使花丝早出,增加授粉机会。
5.追施幼穗分化肥和攻穗肥:时间在植株生长发育进入雌穗坐胎和抽穗前5~7天,以养好穗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玉米空杆,在我们陕北这边农户所说的就是玉米棒子不长籽,不论是在山上种的玉米,还是田地种的玉米,不长籽的玉米还是提高的。尤其是山上种的农户为了省事,把玉米种上就不管了,导致摘玉米时,多半是空杆不长籽。通过不断学习和经验农科人指导,得知玉米空杆原因是和外界有一定的关系,玉米空秆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我们控制空杆的发生时也应从多方面入手。采用综合控制措施,可较好的控制玉米空杆的发生,较低空杆率。
精选种子
高纯度的种子是防治玉米空秆和提高产量的关键。在播种前仔细筛除所选品种的小粒和瘪粒,再次严格分级,尽量使种子纯度一致,能有效防止空秆。
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
根据地块肥力水平,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土碎无根茎,并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及长期天气预报,错过高温和多雨季节,足墒下种,适量播种及覆土,力争苗势一致,促进早熟避灾,降低空秆率。
土壤肥力不足
土壤肥力不足是玉米产生空秆的重要原因。增加肥料,在同一种植密度下,施肥多的比施肥少的空秆率低,肥力越大,空秆率越低。玉米种植,缺钾时空秆率有所增加,土壤中缺氮、磷时空秆率也会增大,因此使用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的空秆率会降低。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和病虫害
加强玉米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是防治玉米空秆和提高产量的保障。特别做好间苗、定苗、壮苗和适当蹲苗,并结合中耕除草,减少病虫危害,有利于高产。针对玉米生长各时期,加强对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即时预防、消除玉米病虫害,能有效减少空秆的发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