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孔子说“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请你谈谈看法?
孔子,自己的,的人孔子说“三十而立”,“立”的是什么,请你谈谈看法?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十而立?
古代人三十而立的注解和现代人对三十而立的理解是不完全统一的!
也不知是古人的保守,还是今人的超前?其实主要是社会进程和社会发展不同,最终就直接决定人们思维的不同!
古人所谓的\"三十而立\"主要是指的是三十岁的成年人在言行举止必须做到守礼、守口、行为得体并且思维思路成熟并具备担当的责任心。
今人所谓的\"三十而立\",早已经超越了古人并发展到了极致,已经不是简单的三观形成和固定了,而是功成名就,大富大贵的\"三十而立\"了。
一代圣贤孔子作梦也不会料到他所提倡的\"三十而立\"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当然他老人家也预料不到今天社会发展变革的成就!
现代社会人们所推崇的\"三十而立\",我们究竟有多少人能达标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三十而立:选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为白话文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懂得了礼,言行都很得当;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虽人人都不是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段自我评估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是指他在这个时候懂得了礼,言行都已得当。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或者相对觉解的意识,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觉醒。
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三十而立应该理解为“三十而知礼”,是对自身的德行修养的建构。
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十而立”更多指的是:三十岁的人,应该能够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把“三十而立”归纳为:立身、立业、立家。
三十岁的目标就是确立自己的德行修养,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但很少有人坚持“立身”,而是忙着去立业、立家。
三十而立,更多的应该是“立身”。三十是人生的分水岭,如果不能较好的修正心性,拥有独立的人格意识,那么很难在四十做到“不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实际上孔子认为,“三十而立”不是要成家立业,而是要“立于礼”。
首先,“三十而立”出自《论语·为政》: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是孔子对他一生的一个总结,年少时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遇到事情时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又不逾越规矩。
那么,孔子要“立”什么呢?——“立于礼。”
《论语.泰伯》记载: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意思是,人的修养应该始于用诗歌(学习《诗经》)来抒发自己的意志,用“礼”实现人的自立,最后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
这里他提出了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孔子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为什么要立“礼”?
这个要从周朝的礼乐制度讲起。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礼作乐,规定了吉礼(祭礼)、凶礼(丧礼)、军礼(行军,出征)、宾礼(朝觐,互聘)、嘉礼(婚宴,加冠)等,使贵贱有差、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实行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季氏》
孔子说:“世道清明,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乱,那么制作礼乐和发令征伐的权力都出自诸侯。”
到春秋后期,周朝的制度开始松动,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一些卿大夫在夺取国君权力的同时,不但僭用诸侯之礼,甚至僭用天子之礼。
子曰:“八佾(yì,古代乐舞的行列。)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八佾:佾音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
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64人)的舞蹈阵容,诸侯为六佾(48人),卿大夫为四佾(32人),士用二佾(16人)。天子的舞用“八俏”,当时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排场跟周天子一样,所以孔子斥责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按礼,天子祭祖唱《雍》诗来撤除祭品,这时鲁的三家都“以《雍》撤”,孔子认为这种事不该出于“三家之堂”。按礼,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于泰山,这时季孙氏“旅于泰山”,孔子又指责他不懂礼(《论语•八佾篇》)。卿大夫这样“僭礼”,实质上就是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表现。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是一个社会极为混乱的时代。旧的秩序已经被破坏,新的秩序还未建立起来。孔子一生的志向就是建立一个理想的秩序。
“立于礼”,恢复周礼,实际上就是孔子的志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