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当诸葛亮投身刘备集团时他是否考虑过五虎上将已过巅峰走下坡路?
刘备,上将,关羽当诸葛亮投身刘备集团时他是否考虑过五虎上将已过巅峰走下坡路?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刘备死于建安二十六年,那时诸葛亮四十一岁,也到达了人生黄金时期,而且这时候的五虎上将也只剩赵云一人了。
刘备死前托孤于诸葛亮,而十几年的发展也让诸葛亮树立了威信。刘备死后没有任何一个臣子能和诸葛亮平起平坐,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恰到好处的就是关兴、张苞等这些二代武将也成熟起来了,他们的年龄、军中地位又恰到好处的给诸葛亮做了衬托。
总结:五虎上将实力下滑的时候,诸葛亮正在慢慢成长,这也是一个国家的过度时期,肯定是在诸葛亮的考虑之内的。如果刘备死后五虎上将全部在世,那么诸葛亮怎么能调配的了大军,那个五虎上将会听从他的安排。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建安十二年,诸葛亮投身刘备,那时候,刘备手下知名的将领有关羽、张飞、赵云三人,刘备都不认识马超、黄忠呢,诸葛亮能掐会算,知道这二人往后必定来投?一千多年以后,罗贯中会写一部叫做《三国演义》的小说,编出一个五虎上将的名号来?
如果单凭将领的优秀与否就能决定一个军事集团能不能成事,项羽是不可能被刘邦打败的。我们现在总讲综合国力,放在那时候也是一样。刘备将不过三,谋不过五,兵不足万。要是诸葛亮只考虑刘备现有的,打死也不会选他的。他看重的是刘备有争天下的雄心,有选材任能、知人善任的本事,有“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名气,有“仁以治国,德以安邦”的爱民之心。刘备是典型的潜力股,他缺的只是地盘,诸葛亮知道这个可以有,而且自己能帮他,所以才选择刘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首先,诸葛亮投身刘备时,还没有五虎上将这个说法,黄忠、马超都还各为其主,关羽、张飞、赵云在刘备身边且正当年。
作为智囊,考虑的全局,而不是主公身边是否有谁。
“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公元206年冬,刘备前往隆中,寻访卧龙先生,在隆中的茅屋中,卧龙先生给刘备分析了现今天下的情况,北让曹操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取益州、荆州,占人和。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而卧龙先生,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作为一个合格的谋士,眼界自然要放在大局上,刘备看重的也正是诸葛亮的这一点,三言两语,就为刘备指出了未来的出路。虽然当时刘备的境地并不好,蜗居在新野小县城,手中只有几千兵丁,但诸葛亮一席话,在刘备面前铺开的地图,让刘备直接看到自己光辉的未来,这就是谋士该做的事情。
将领最大的作用不是个人武艺高超,而是如何领兵。
民间为三国里的这些将领做的排名,其实更多的是将这些人小说化了。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在冷兵器时代,个人武艺再高,在双方几千、几万人混战的时候,发挥的能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武艺高超只是一个武将的额外加分项。真正厉害的,是看将领是否熟读兵法,是否能领兵。在汉朝,读书其实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大部分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更别说熟读兵书。所以我们会发现,会有很多文人掌兵,什么鲁肃、司马懿、诸葛亮、陆逊等等。就是因为这些人熟读兵书,能通栏全局,布阵、协作、军粮调度等等,而那些大字不识的武将,往往都需要很多很多次的战场锤炼,积累足够的经验,再由主公配几名军谋,才能做到真正的独自领兵。
就拿关羽、张飞、赵云来说,从十八诸侯讨董卓起,一直到赤壁之战,这三名三国一流的将领,一直都在听从别人的调度,没有自己领兵的记录,而经过了赤壁这场大战后,三人经验也都成熟,关羽开始领兵荆州、赵云领兵入蜀、张飞领兵坐镇阆中等。
诸葛亮投奔刘备的时候,只有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比较有名望,而张飞只有三英战吕布的战纪,赵云更是默默无名,如果说诸葛亮是因为刘备拥有他们三个人才投奔刘备,那诸葛亮就有点太水了,除非他是个神棍,能算出赵云七出七入、张飞喝断当阳桥....
作为诸葛亮,当时投奔刘备,是扬名最快的选择
诸葛亮祭出《隆中对》,三家未来的走向都说准了。但为何他没有投奔曹操或者孙权呢?我个人觉得诸葛亮有私心。
当时曹操势力最大,身边一流谋士众多,荀彧、程昱、贾诩、荀攸等,每个都是响当当的一流大谋士,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曹操未必会在一上来就重用他,诸葛亮需要大量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才可能获得重用的机会。
孙权身边也有周瑜、鲁肃、张昭等谋臣,虽然没有曹操豪华,但要想获得重用,也是需要时间和政绩的。
而刘备则不然,刘备此时正值低谷,身边无可用之人,以自己的才华投奔刘备,势必直接获得重用。诸葛亮投奔刘备后,如果能有一两场胜战,则自己会迅速扬名,如果打了败仗,也可以把锅推给刘备,因为刘备实在没兵。事实也正是如此,一把火烧了新野,诸葛亮彻底扬名,随后与刘备一同逃跑,正是因为刘备没有兵,挡不住曹操的铁骑。
所以,我认为,诸葛亮投奔刘备,是带着“视刘备为跳板”的性质去的,胜,我就是刘备重用的军师;败,以我的名声,也会受到其他主公的善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诸葛亮并非隐者,他才华过人,但身份不高,在东汉举荐制未能脱颖尔出!董卓败坏朝纲后,群雄并起,他与家族避难于南阳,曹操一统北方后,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等,他觉得才华使不出;孙权文有鲁肃、张昭、张竑等,他觉得话语权不重;刘表信任蔡氏,他觉得不可辅佐;刘璋暗弱非明君;张鲁讲教派更不行;凉州马腾、韩遂有归降曹操之意;唯有刘备,武有关羽、张飞、赵云,文无人,且名声甚好,于是,诸葛亮投身刘备,献计玄德夺荆取益匡复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