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冬季大棚种植西红柿怎样防治灰霉病?
霉病,病害,植株冬季大棚种植西红柿怎样防治灰霉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危害部位广泛
灰霉病可危害西红柿的叶、茎、花和果,引起各部位出现症状。
1、叶子:症状最早出现于叶尖,呈"Ⅴ"形,水渍状,浅褐色,表面有一层灰色霉层,逐渐向叶内扩张增大,直至整个叶片枯死脱落。
2、茎干:刚出现时,在茎干上有水渍状小点,后逐渐形成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出现绿色霉层。
3、花:侵染花朵会导致花器长霉、腐烂、脱落。
4、果实:受害果实部位初为灰白色,后变软腐烂。果实染病以柱头或花瓣开始的。
三、侵染方式多样
1、伤口:病菌可以从植株表面一些机械造成的伤口侵入。
2、茎基部:由于土壤中有病菌,从茎基部侵入的机率大大增加。
3、花器:空气中的分生孢子落到花朵上,从柱头和花瓣这些薄弱部位侵入。
4、健康植株接触病叶、病花和病果可以引起接触性侵染。
四、发病条件
1、低温高湿非常容易发病。灰霉病在20-24℃之间,湿度95%以上的情况下适宜发病。气温超过25℃,抑制发病。
2、持续一段时间的低温也易发病。
3、栽种过密,枝叶郁闭易发病。
4、连茬不倒茬,土壤中病原基数过大,易发病。
5、管理粗放,大水漫灌,大棚不及时通风,易发病。
五、防治指施
针对灰霉病,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
1、合理密植。根据栽种品种,确定好种植数量,不要贪多求密。
2、浇水选择在晴天进行,阴天不要浇水,不要大水漫灌,采用滴灌。
3、施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辅,提高作物抗病能力。
4、一定要保持大棚内温度不要太低,白天在25-30℃,晚上15-17℃为宜。白天注意通风。
5、药剂防治:
(1)、初花期:用2亿孢子/克木霉菌WP200g/mu喷雾处理,以菌治菌,木霉菌可以寄生灰霉菌,以灰霉菌为食物。
(2)、初花期或幼果期:可用50%啶酰菌胺WDG1000倍液或50%咯菌腈3000倍液或25%啶菌恶唑1000倍液或40%嘧霉胺SC800倍液/50%氟啶胺SC2000倍液/40%菌核净WP800倍液喷雾单用或混用,可加入芸苔素内酯。
对于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应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1、治早不治晚。一旦形成危害,年年会发生。早治早好,预防为主。
2、抓住二个防治关键期:开花初期和幼果期,当然在苗期喷一次保护药剂更佳。
3、药剂合理混用、轮用。单一药剂防效欠佳,可混用或轮用提高防效,也可延缓抗性产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冬季大棚种植西红柿怎样防治灰霉病?灰霉病是春番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此病多发于低温高湿环境。与春季棚室的温湿度特点一致,在管理上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灰霉病的发生和流行,而且这一病害可直接危害果实,青果无论大小均可受害,直接造成损失,一般减产20~30%,严重达50%以上。此病除为害番茄外,还可危害黄瓜、茄子、莴苣等蔬菜。
一、症状:苗期受害,茎叶软腐,病部灰褐色,表面密生灰霉,病茎易折断,成株发病,花期是侵染高峰,主要侵染快要开完的花瓣、花托、花柱,继而浸染果实脐部(柱头处)和果肩,以后向果面和果柄蔓延,病花落到茎叶上可形成圆形病斑,被害果实果皮灰白色水浸状软腐,后期病部凹陷转暗褐色,表面有灰色霉状物,被害果不易脱落第一、二岁果受害最重,叶片受害,多从叶缘向内产生“V”字形水浸状淡褐色病斑,稍有轮纹,病健分界明显,高湿下产生霉状物。
二、发病规律:番茄灰霉病与茄子、黄瓜、莴苣的灰霉病是同一种病原,均是由灰葡蔔孢菌侵染所致,病菌可在土壤、棚架、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格,2~31℃均可发生危害,但低温(16~21℃),高湿(相对湿度80%以上),最易发病。病菌以分生孢子形式借气流、棚室雾气、露珠、灌溉水、农事操作中的工具、衣服进行传播,在棚室内四处飞散,多次重复侵染,具有较大侵染性和危害性。早春3月~4月底,春寒、倒春寒天气多,阴雨多,棚室多低温高湿,是灰霉病发病盛期。另外植株密度大,连茬地,植株徒长,光照不足等均可加重病害。使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氮过多,低洼地潮湿地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1、实行无菌育苗,准备无菌壮苗。首先无病床土育苗,使用旧床土应消毒。每平方米苗床土用8~10克的50%多菌灵或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等量混合,加过筛细土30公斤,2/3的药土施入苗床,1/3作盖土,其次苗床地势高燥,排水方便,苗床不可过湿,密度适当,以保幼苗多发根,不徒长,育壮苗。其次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复方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喷淋番茄苗,坚持定植无菌壮苗。
2、清洁田园,准备无菌棚。收获后,定植前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将田地深翻。施足底肥,在晒田时最好灌一次水,以利病残体腐烂,减少菌源。番茄定植前用5%白菌清粉尘剂亩用药一公斤对棚架、墙壁、地面喷粉灭菌。
3、栽培防病,关键是争取光照,提高温度,降低湿度,防止结露,草苫尽量早结晚盖,争取光照,以利升温,上午温度上升到33摄度前不放风,以抑制孢子萌发。下午可多放风以降低夜间湿度,增大昼夜温差,温度下降到20度闭棚,白天保持25~30℃,夜间15~17℃。遇连阴天可临时升温,同时争取散射光,进行短时间放风排湿,在栽培上应采取小高垄地膜覆盖,实行膜下暗灌,减少浇水次数,定植后到膨果前适当控水,少浇或不浇,浇水宜在晴天上午露己干,室温上来后进行,阴天不浇水,浇水后闷棚一小时放风排湿,防止结露,有条件可进行膜下滴灌。定制后随时查看,发现病叶病果及时摘除。并疏花疏叶减少侵染,有利通风排湿,结果后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性,防止早衰。
4、药剂防治。(1)抓住关键期进行用药是防灰霉病最有效措施。第一次是花期用药,第一至两岁果开花时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中加入0.1的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50%复方多菌灵蘸花或喷花,使花器着药,还可用保果宁一号。第二次是青果喷药。掌握在浇催果水前一天用药,用50%农利灵或速克灵1000倍液,或扑海因2000倍液加50%甲托1000倍液的混合液着重喷果实脐部和果肩处,阴雨天再用药一至两次。(2)一旦发现有灰霉病,就应及时打药治疗,注意轮换用药以提高疗效,减缓抗药性。喷雾可选用5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速克灵1000倍,50%利得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5%特克多悬浮剂2500~3000倍液,50%扑海因1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与50%扑海因2000倍的混合液;每七天一次。遇阴雨天可喷粉尘或熏烟。可选用的药剂有:特克多烟剂每100立方米用药50克或20%速克灵烟剂,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药250克熏一夜,隔7至8天一次,也可于傍晚喷洒50%百菌清粉尘剂或10%灭克粉尘剂,每亩每次用药一公斤,7~9天喷洒一次。
上一篇:作为70、80后,为什么现在都很喜欢看儿时的那些课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