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葡萄采果后,如何预防霜霉病、褐斑病等?
可湿性,粉剂,葡萄葡萄采果后,如何预防霜霉病、褐斑病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葡萄采果后,如何预防霜霉病、褐斑病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葡萄霜霉的预防 ①消灭病源 在生长季节结合修剪工作彻底清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②加强管理 在生长期间及时剪除多余的副梢支叶,创造通风条件。雨季注意排水,降低湿度。此外,多施磷、钾肥,酸性土壤适当施生石灰,均可提高树体的抗病力。二、葡萄褐斑病 ①消灭越冬病源 秋后要及时清落叶并烧毁,冬剪时,将病叶彻底清除扫净,烧毁或深埋。②加强管理 要及时绑蔓、摘心、除副梢和老叶,创造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增施有机肥和喷施磷酸二氢钾3~4次,提高树体抗病力。三、葡萄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黑腐病、蔓楛病等这些病害都由葡萄孢菌和真菌引起的。在秋季落叶和冬剪时,彻底清扫枯枝病叶,集中烧毁,消灭一切病源,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少种植户认为葡萄摘完果之后就没有什么事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葡萄采摘完成以后还有一下几个方面不容忽视:
1防病
葡萄采摘完成后,一定要注意叶片的保养,防止一些病害的发生,例如白粉病、霜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采摘后全园喷施一次药,一般用药有:铜制剂(例如:波尔多液、松脂酸铜等)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在配药时可加入叶面肥!
2、补充月子肥
葡萄采摘完成后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以恢复树体,以免影响下一年的葡萄产量!一般每亩施入完全发酵腐熟好的农家肥或有机肥3000斤以上
3、摘除过密的枝条,减少树体之间营养的争夺,这样有利于结果枝花芽的分化和树体营养的储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葡萄采收后较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霜霉病、褐斑病,如不防治或防治不力,不但会引起叶片早衰落叶,影响当年生长、越冬,而且会影响到第二年的生长。那么应该如何防治呢?
第一种方式可以采用药剂防治的方法。葡萄采收后可喷1∶1∶200倍波尔多液或其他杀菌剂。早熟品种应根据病害发生的情况喷1-2次,晚熟品种喷1次。在害虫发生严重时,可加入20%速灭杀丁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50%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杀虫剂。
第二种方式可以采用人工防治的方法。
1、清扫落叶,减少初侵染源。落叶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清扫落叶,以消灭在病叶中越冬的各种病菌。将落叶收集起来或是深埋用作肥料,或是用作燃料,切勿堆积在果园内,以免增加次年病菌的初侵染源。
2、人工剪除病残组织。根据葡萄生长发育特点,在休眠期要进行冬剪。冬剪除了具有促进高产稳产的种植意义外,也是病虫害防治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通过冬剪,剪除病虫危害枝蔓、病僵果等病残组织,可以消灭在此越冬的各种病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葡萄霜霉病防治措施
1.清除菌源:秋季彻底清扫果园,剪除病梢,收集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加强果园管理:及时夏剪,引缚枝蔓,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注意除草、排水、降低地面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对酸性土壤施用石灰,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设施大棚选用无滴消雾膜和地膜覆盖:可以降低其空气湿度和防止雾气发生,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游动孢子的萌发侵染。
4.调节棚室内的温湿度:特别在葡萄坐果以后,室温白天应快速提温至30℃以上,并尽力维持在32–35℃,以高温低湿来抑制孢子囊的形成、萌发和孢子的萌发侵染。夜温维持在10–15℃,空气湿度不高于85%,用较低的温湿度抑制孢子囊和孢子的萌发,控制病害发生。
5.避雨栽培:在葡萄园内搭建避雨设施,可防止雨水的飘溅,从而有效切断葡萄霜霉病原菌的传播。
6.药剂防治:发病前用25%嘧菌酯1500倍预防,以后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4次。发病后可选用50%王铜·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125克/亩、76%丙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59-189克/亩、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125克/亩、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33-73克/亩、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33-200克/亩等交替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葡萄褐斑病
1、因地制宜采用抗病品种。秋后结合深耕及时清扫落叶烧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生长中后期摘除下部黄叶、病叶,以利通风透光,降低湿度。2、春季萌芽后可喷施下列药剂减少越冬菌源: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3、展叶后6月中旬,即发病初期,可用下列药剂:53.8%氢氧化铜悬浮剂1000—12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000—5000倍液;5%己唑醇悬浮剂1000—12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氯溴异氰脲酸可溶性粉剂15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20加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5000—7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3000倍液;12.5%烯溴醇可湿性粉剂2500—4000倍液;24%腈苯唑悬浮剂2500—3200倍液;40%腈菌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500—10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剂2000—2500倍液;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等,喷旅.间隔10—15天,连喷2—3次,防效显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