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练字为什么有人说不能从隶书开始?
隶书,楷书,书法练字为什么有人说不能从隶书开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个人理解,隶书的汉简才是练字的开始,当然先从中锋用笔的篆书开始到侧锋的隶书也是可以,隶碑个人认为是另外一个人练书法的门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认为先练隶书或练楷书都一样,这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而定。只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刻苦练帖,总会达到胜利的彼岸。不过我建议最好还是先练习楷书,打好基础,打牢基础。楷书楷书,书中之楷模,书中第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以的!没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练书法不能从隶书开始的人,要么是写硬笔书法的,要么就是写不好隶书的。其实,从什么书体入门,并没严格规定,但从行、草入门,确实不太好,易养成习气,且往往点画会坠于飘滑,草率,误入江湖杂耍岐途。如果有志于研习书法的,反而从篆、隶入手,有利于了解汉字发展历史,增加点画篆籀金石之味。当然,从楷书入手也不失为好方法,因今人识楷(也包括魏碑)容易,楷书临摹易为字的结构打基础。总之,篆、隶、楷任一种书体都可作书法入门基础。如果直奔行、草,且又不静心临摹古人法帖者,忽悠外行人尚可,内行人面前就露馅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现代著名的藏书家、书画家诸宗元先生于《中国书画浅论》中讲述过学习书法的顺序问题。
首先他列举了元代郑枃的学书顺序:
大楷:八岁至十岁
中兴颂(唐颜真卿书今存)
东方朔碑(唐颜真卿书今存)
万安桥记(宋蔡襄书今存)
中楷:十一岁至十三岁
九成宫铭(唐欧阳询书今存)
虞恭公碑
姚恭公墓志(二种均欧阳询书今
遗教经(世传为晋王羲之书今存)
小楷:十四岁至十六岁
宣示表(三种皆晋钟繇书今存)
戎路表
乐毅论
力命表
曹娥碑(二种者皆王羲之书今存)
行书:十七岁十八岁
兰亭序(王羲之书今存)
圣教序(唐僧怀仁集王羲之书今存)
开皇帖
阴符经
献之帖(晋王献之书今存)
十九岁二十岁
草书 急就章
右军帖(王羲之书今存)
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
旭素帖(唐张旭及僧怀素书今存)
篆书:十三岁
琅琊题(即秦李斯书琅邪题)
峄山碑(李斯书)(石今尚存重摹本)
石鼓文(世传为史籀书)
十五岁
钟鼎千文
泰山碑(李斯书)
张有书
周伯琦书
蒋冕书
八分:十五岁
泰山碑铭
景君碑
鸿都石经
费凤碑阴
而后又列举了自己对学书顺序的看法
初等小学时期:
篆书(可暂缓抚写,以《说文部首》,及文字蒙求授之。)
隶书(可暂缓抚写。)
大楷(每星期可授数字,以笔画之起落,结构之支配,先为讲明,并以养成学书之笔势。)
中楷(此可择习字帖中字体之宜辨似者,日举数字,以九宫格写法授之。)
小楷(儿童心理,大都以受束缚之规律为苦,不可强使学之。)
近今学校所用习字帖教授方法颇备,但间有采用古帖以及练习行草者,此宜纠正;因采用古帖,非儿童所宜,练习行草,则失古人作字必敬之意,且使儿童有率略之习惯,尤为非宜。
高等小学时期:
篆书(可先摹《说文部首》,并摹峄山碑。授篆书时,宜先以释文,俾知今之本字。)
隶书(可先摹汉乙瑛碑,取其圆劲有法。授隶书时,并可择取《隶辨》中每字结体不同者,以为讲解,俾知字体之变迁,其关于假借者,尤宜注意。)
大楷(可摹郑文公碑,及唐颜真卿各碑。)
中楷(可摹唐虞世南、欧阳询各碑。如笔力近弱者,可摹唐柳公权各碑。)
行楷(择普通所用字之写法授之,使知行楷与楷书之分别,不必即令摹帖。)
中学时期:
篆书(可摹石鼓文及大篆。)
隶书(可摹汉石门各碑,取其用笔较纵放。或兼摹汉孔彪、曹景完二碑,取其结体谨严,并可知今隶源流相通之处。如汉夏承、冯绲各碑,可通篆法者,亦可摹写。)
中楷(可择高等小学时期所摹之帖,继续学之。)
行楷(可择《淳化阁帖》中晋唐诸家摹临。)
小楷(可择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隋唐墓志之小字者临摹之。)
草书(可取唐孙过庭《书谱》)
由此可见,不论是诸宗元还是郑枃都没有主张隶书,前期学习实际上是以兴趣为主导,千万不能强求而造成孩子失去兴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