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葱锈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大葱,锈病,孢子大葱锈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病原和发病症状
大葱锈病病原菌为葱柄锈菌,主要危害叶片、花梗及绿色茎部。
病害发生初期表皮产生椭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疱疤斑,后期表皮外翻,散出橙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堆及夏孢子。秋后或环境条件不良时,病斑变为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褐色粉末,即冬孢子堆及冬孢子。
发生规律
温度与发病的关系锈病的侵染循环一般可分为越冬存活、越夏存活和秋苗传播3个阶段。河南、山东为例,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过冬,翌年随气流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孢子萌发后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侵入。萌发适温9~18°C,低于9°C,侵人后的菌丝体扩展仍可缓慢进行,高于20°C,萌发率明显下降,高于25°C仅可存活几天。孢子侵人寄主后,潜伏期10天左右,气温低则发病重。
轮作与发病的关系
大葱忌连作,重茬种植后长势弱,锈病发生较重。重茬种植可大大加重锈病的发生,轮作时间应控制在3年以上,轮作间隔时间越长发病越轻。
季节与发病的关系
大葱的播种时间一般为10月上旬,翌年5月下旬~6月上旬移栽定植。前几年由于冬季温度低导致附在病残体上的菌源越冬率低,再加上常年的春旱,限制了越冬菌源的发展,所以病害多在后期发生。近年来,由于大棚蔬菜的发展,葱苗在大棚内种植,菌源可依附在拱棚内的葱苗上越冬,越冬菌源增多,春雨多的年份又加重了锈病的危害。据调查,大葱在幼苗期、移栽前、定植后、收获前的病株率为3%、21 %、39%和57%。
防治措施
选用优良品种
目前适宜在我地栽培的大葱新品种较少,一些老品种由于种性退化,产量低、发病较重,新引进的大葱品种间差异较大。这个要充分的根据当地的情况做对比,以免造成损失。
实行轮作换茬
可与小麦、玉米、豆科等粮油作物,白菜莴苣、茄果类十字花科等蔬菜轮作3~5年,可明显减轻病害发生。
清除病残体
生长期和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病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培育无病壮苗
加强田间管理,选择生茬地作苗床,施足基肥,培育无病壮苗。大葱属喜肥蔬菜,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兼施磷钾肥,追施氮肥,促进大葱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大葱锈病的药剂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发病初期可喷洒10%苯醚甲环唑2500倍液,或12.5%稀唑醇2000倍液,或43%戍唑醇5000倍液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基本上可控制大葱锈病的发生。
找到原因后,应当避免大葱锈病的发生,一旦出现锈病的苗头,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稳产收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葱是人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道蔬菜,在东北地区有大量种植,它的品种很多,可以在不同的季节播种。生长期间,对于大葱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就是锈病,尤其是秋天的季节发病很严重,会导致大葱的叶片枯萎,进一步发展,还会造成死棵,给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威胁。
本文通过对大葱锈病的发病原因及产生的症状进行分析,利用合理的防治方法,降低因病害造所的损失。
大葱锈病产生的原因
细菌传播:在北方地区,锈病的细菌可以在葱、玉米等病株上存活,也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越冬。在南方地区,大葱锈病发生大多是葱蒜及韭菜上面的病害传染给大葱。锈病病毒孢子很微小,可以随着气流、雾霾飘浮,土壤里的孢子也可以随着雨水、灌溉等方式进行传播。锈病最适宜的温度环境是10~15度,当种植环境变差,温度达到病毒萌发的条件,就会引起大葱锈病爆发。
气候环境:若是春播的大葱,在生长期间很容易受到多雨天气的危害。由于大葱的根系比较少也很浅,对于肥力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不强,一般大葱的根部都是在土壤的浅土层,种植的过程中,既要让土壤湿润,又不能过于潮湿。春季雨水比其它的季节要多,若是遇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是排灌措施没有做好,大葱就会发生涝灾,影响根部正常呼吸,导致大葱营养不良,引发病害。
土壤环境:大葱适宜在酸碱度是7左右的土壤里生长,要求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有利于大葱培育生长。有的地区,由于长期种植,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发生病害采取药物防治,极易造成土壤退化,营养和水分流失较大,土壤板结,大葱的叶片吸收不到营养有机物,很容易引起细菌侵害。
施肥的因素:大葱在生长高峰期的时候,肥料的需求大,生长也很旺盛,对于各种营养都有需求。施肥的时候,营养元素过于单一,只注重施肥的量,大葱在生长后期,缺乏一些磷、硼等微量元素,大葱的杆茎就会比较瘦弱,极易发生倒伏引起锈病的发生。
大葱锈病产生的症状
大葱锈病一般是发生在生长后期,刚开始染病时,危害程度不是很严重,若是疾病继续蔓延,可以使整片种植的大葱发生感染,引起叶片、杆茎和叶鞘的症状,造成大葱产量降低。
叶片的症状:锈病对大葱叶片的危害最为严重,发病初期时,叶片上只会出现一些零零散散的小斑点,肉眼看上去并不是很明显,之后发展成3~5毫米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由之前的深绿色转变成黄褐色,表皮会慢慢翘起,直至发生破裂,形成粉末物质,这些粉末状的物质里面就含有大量的病毒孢子。病情进一步发展,叶片上的斑块面积逐渐扩大,大葱会发生干枯死亡。
杆茎的症状:当大葱的叶片感染锈病以后,会逐渐蔓延到植株的杆茎,形成环状的病斑,由浅黄色转变为深褐色,发病的部位会隆起,并逐渐失去水分干枯,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就很容易折断。由于病害导致养分吸收受阻,叶片发生干枯影响光合作用产生叶绿素,会导致整棵大葱营养不良。
叶鞘的症状:大葱锈病不仅对叶片产生危害,也会给叶鞘产生危害,起初会形成黄褐色的疱斑,之后在叶鞘及叶子的背面产生圆形黑色的斑块,这些斑块里面会有粉末状的物质,就是锈病的冬孢子。
大葱锈病的防治方法
1、 农业防治措施
① 合理施肥:前面已经说过,大葱的生长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在进行移栽前,深耕地块的时候,要结合足量的基肥一起施加,可以用腐熟的农家肥2000公斤,再补充20公斤的氮、磷、钾复合肥,用工具翻耙均匀以后,再来移栽大葱。在大葱的生长中,还要定期追肥,保证在生长高峰期的时候,有足够的营养补充,追肥要加大磷、钾、钙、硼等微量元素的使用比例,营养全面才有利于提高大葱的抵抗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② 轮作:种植大葱的地块,不要连续种植,最多种植三年的时间就要换其它的作物进行轮作种植。为了减少病害的发生,大葱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进行轮作比较合适。小麦和玉米的根系比较深,可以吸收不同土层的养分,起到疏松土壤的环境。小麦和玉米收割以后的秸杆,还可以返回地里,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