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好,会变成怎样的人?你怎么看?
的人,自己的,个人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好,会变成怎样的人?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好,会变成怎样的人?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一个人什么爱好都没有了,会变成要么是拼命工作,要么就是非常顾家的人。不知道我说的正确吗?[抠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以前有个同学,住在隔壁寝,平时说话轻声细语,戴着眼镜,总是斯斯文文的样子。
他说他从来没玩过游戏,也对游戏没兴趣,别人玩的时候他看几眼,就说这有什么好玩的。
俩月后我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很凶,在狂喷队友。起初我认不出来这声音,就顺着跑到隔壁寝门口一看,竟然是他,玩的那个入迷。
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也跟游戏一样,你参与前会觉得没意思,没兴趣,但等你参与进去,一不小心就真香了。
而有些人之所以无法参与进去,是因为在他与生活之间隔了一层障碍。
这个障碍可能是因为环境、成长经历、个人性格等等。
比如过去的我,就社恐,孤僻,一直觉得我一个人的时候最舒服。可是一个人独处久了,就会形成一种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就像一堵墙一样立在你与世界之间,以至于当你尝试去参与世界的时候,就会觉得格格不入。
比如人们笑成一团的时候,你也会模仿他们去笑,心里却想着,他们在笑什么?
比如别人劝你尝试什么新东西的时候,你会下意识拒绝,心里说着,这有什么意思?
……
这种疏离感会让你觉得与万事万物之间都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墙,让你的世界失去真实感。
当一个人这样生活久了,他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我活着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
人群里的人会觉得这样的“思考人生”很可笑,但对于陷在虚无感里的人而言,这就是他们最真实迫切的问题。
厌恶世界却不得不去应付世界,想要快乐却无法获得任何愉悦感,想要找个支撑点却觉得脚下一片虚无。
就像我那个不玩游戏的同学,如果他一直不接触游戏,他可能一生都对游戏没兴趣。而有些人这样下去,则一直也对生活没兴趣。
他无法与世界产生联系,自己的人生也就变成看一场无法入戏的电影一样,身边的人们的喜怒哀乐他通通觉得无趣无味,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没有一个观众和见证者,这就好似一个孤独诅咒一样,让你彻底孤立,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不抑郁才怪。
我曾经非常认同自己的孤独,甚至准备好接受如此孤僻一生,但是现在我清楚的认识到,人类是群居性动物,世界和生活需要你去参与,你的世界也需要有见证者。可以孤僻,但别自闭。
我一直记得自己童年时,跟一帮小伙伴一起骑自行车、滑冰刀旱冰、在废工厂里打枪战……那些记忆那么清晰,仿佛长大后不曾有过。即使是学习一些新事物,也会在成功的一瞬间马上失去兴趣。
比如小时候第一次学会骑自行车,无数次失败后第一次掌控了平衡,我感觉自己就像可以飞起来一样,在那个大下坡,我一次又一次的推上来再骑下去,乐此不疲。刺眼的阳光、泥土和草的清香、小伙伴们的欢呼、耳边不断呼呼向后的风声……那么清晰和真实。
而大学的游泳课,我在一次次尝试后终于学会了仰泳,在我成功游起来的时候,我有一瞬间如此开心,我看着棚顶外的阳光,感受到自己好像浮在天空中一样。但下一刻,我仿佛被什么东西抽了一下,那种愉快感瞬间消失,我觉得很累,很无聊,很吵,我为什么要在这里游泳?没人在意我学会了游泳。
之后仿佛对所有东西都失去兴趣,总是一个人躲起来发呆,一直是别人眼中的怪人。
过多的思考和阅读如果配上孤僻和疏离感,就会给人造成一种自己已经“看破红尘”的假象。
他会觉得他感受不到的喜怒哀乐都是假的,都是肤浅和转瞬即逝的,只有他自己的麻木和疏离才是这个世界给人类最真实的反馈。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是他被他长期如此的感受所欺骗了。只要他移除了与生活之间的障碍,他就能重新感受到一切,不再沉溺在虚无之中,感受不到存在的意义。
我在17年状态最差的时候,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一个倾听者,那时候只想着让自己“废物利用”,现在回头分析,我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并且与他人建立联系,得到了“被需要”和许多正反馈。
虽然当时以毒攻毒接收了许多负能量,但偏偏也是这种以毒攻毒的方式正好解决了我当时的问题。
甚至18年我还进行了一次“倾听计划”,走了许多城市,面对面倾听了许多朋友过往或阳光或阴暗的故事。
这一趟我认识了许多很好很好的人,我交了可以相互理解的朋友,我认识到社交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也可以跟身边的人一起笑,想着此刻真好。
我曾经一直无法理解那些活的很“夸张”的人,大声的赞叹景色漂亮、东西好吃、路上的喵子可爱。我觉得那样很虚,很作。但是当我真正跟他们一起这样做,并且将意识真正的集中在那些美好的事物上(通过冥想训练,可以提高对世界的感知力)。我觉得我和生活之间隔着的那道墙崩塌了,我重新感受到童年时一直怀念着的那种愉悦感。
我意识到,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无数个此时此刻的感受所组成的。我们当下所认识的人,看到的事物等等组成了我们当下的世界。
如果现在跟你相处的是虚伪事故的人,那你就会觉得很累很想逃,世界真可怕。而如果你又认识了一些真诚善良的人,你就又会觉得相处很舒服,世界很美好。
所以我们长期的感受形成了我们的观念,而改变我们的观念,首先要改变我们的感受。
你要找到你和生活之间那堵墙,然后通过设计安排来改善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要通过”安排“呢?因为如果我对过去社恐的我说,你一定要去社交,要出去各地走,多认识朋友……他一定不会去做的。
所以这个安排的精髓在于,不要把自己当成自己。
当你想让自己去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就会优先有一个“我是由我自己控制的”预设。这样当事情到来时,就会陷入“我可以做所以暂时先不做”和之后“我无法自控,所以自责”的漩涡中。
你要像改变其他人一样改变自己,就要做的两点,循序渐进和不断的正反馈。循序渐进是保证可行性,正反馈则是以现实客观的感受,一点点扭转他的观念。
比如我们想早起,在闹铃叫醒我们以后,如果没有一个特别紧急的原因,我们多数还是会睡过去。因为在我们想让自己起来时,我们的感受是困倦的,多数情况下,感受是大于意识的。
上一篇:都知道陶朱公救子的故事吧。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