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都知道陶朱公救子的故事吧。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范蠡,儿子,勾践都知道陶朱公救子的故事吧。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都知道陶朱公救子的故事吧。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通过阅读陶朱公,也就是范蠡救子的故事,我得到的启示是:
以范蠡当时的实力,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救出他的二儿子。但是范蠡深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更懂得“进退有据”的智慧。范蠡知道杀人者偿命的道理,但作为一名父亲,对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不施以援手,又会被外人背后议论不讲亲情;可如果是为了亲情,竭尽全力去救儿子,即便能将其救出,对于二儿子,甚至家里其他人,也不一定是个好事。因为范蠡如果搭救了二儿子,家里其他人和亲戚,必定会认为:杀人也不过如此,还不是轻松摆平?如此心态,将来必定会酿出比杀人更大的祸来,到那时,即便自己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也无力回天,甚至还会连累一大家子人。
现在很多坑爹的孩子,比如我爸是李刚之流的,不正是如此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越王勾践世家》中,为了表现陶朱公(范蠡)的智慧,司马迁浓墨重彩地记述了他救子失败的故事。篇幅之大,置于勾践的传记中,颇是触目。他的失误在于:
1. 教子有失。
司马迁没有记录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人的缘由,但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异国杀人总不是明智之举。当范蠡决定派小儿子前去救人时,大儿子竟然因为父亲不派自己而以自杀相要挟。这固然显示了他的责任感,但行事未免太过偏激。
2. 择妻眼光一般。
对大儿子以自杀相挟,范蠡的妻子不但不劝解自己的儿子,反而帮着他向丈夫施压,使得范蠡不得不改变决定。妻子缺少见识,范蠡择妻的眼光不见高明。
3. 有预见而无作为。
救子失败后,范蠡宣称自己早知结局,并道出个中缘由——大儿子和小儿子成长经历不同,因而行事风格迥异,最后把失败归于命数使然。这愈发令人困惑。洞察先机,自然难得;洞察先机而无作为,不施加任何影响,任由事件向预料的结局演进,却绝不是智者所为。这完全不像一个帮助勾践复国的谋臣的行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而越舍不得花钱的人越贫穷;企图花最少的钱却花了更大的代价;越想省钱而犹豫却花了更大的成本,因为你是为了花钱而花钱。
2.钱怎么花才能创造最大的价值?我觉得应该为了目的而花钱,譬如范蠡就是为他儿子这个目的送千金到庄生家;为自身价值提升而花钱,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花费必不可少,不管是自学、请教他人还是花钱买教训或经验;为时间效率而花钱,时间也是成本,而且是最大的成本,当你觉得你的时间值钱了,你就明白这句话;为交友人情而花钱,这一点是我要重点说的,我不是让你和别人去吃喝玩乐,那样只能得到酒肉朋友,你为朋友提升价值花过钱吗?朋友困难的是时候你帮助过他吗?这里面救急不救穷是原则。
3.譬如范蠡为儿子人命关天的大事只需写一封信给旧日的好友庄生,信上写的肯定不是让其保一命,而是希望儿子不被杀在闹市中,但庄生却马上入宫见楚王保他儿子一命,这需要多大的人情才会让人这样做啊?有人可能会说是送了一千金的缘故,一千金只是礼节或让庄生打点其他人用的,你不能让你朋友帮忙还让他贴钱吧?庄生居住条件虽然十分贫穷但从楚王以下无不尊奉他为老师,随时能入宫见楚王,他在乎钱吗?他在乎的是名,所以他会被小儿辈戏弄深感羞耻,最后只完成范蠡在信里面提的要求。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自以过人者必为人过。
一,范蠡二儿子仲子,楚郢都杀恶,因一时血涌。郢都民以小曲歌悲。歌日:恶少陨命兮,天理昭彰。公子下狱兮,命运悲凉。
二,范蠡打算派季子赴楚求人,由孟子强争,西施强劝,只由天命。派季子求人,因能忠守父言,孟子虽能,恐弄巧成拙。
三,范蠡求庄生救子,言恰妙处,日:吾友,事勿须言,成之与否,听其自然,不负名节而为之。
四,庄生更妙,以天象惊怵楚王,大赦天下,仲子其中。既救仲子,亦不辱名节。既解老友之难,更释友之重托。
四,孟子有违父训,显己之能,邪门救弟,反遭其辱。如遵父训,其弟可救,不辱使命。
自以过人者必为人过。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