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什么是打油诗,什么是非打油诗?
打油诗,平仄,格律什么是打油诗,什么是非打油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好个刘墨白
坏水装满怀
随便颠一颠
就会吐出来
打油诗的创作形式和内容不拘一格,语气多诙谐戏谑,或嘲弄讥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社会百态,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唐朝至今,已经历经了一千多年,仍生生不息!
至于哪些诗不属于打油诗,现代诗和特别注重格律、对偶和平仄的古体诗肯定就不属于打油诗了。
最后让我们祝愿打油诗这一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根植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土壤,继续茁壮成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油诗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之化形式,也叫顺口溜,介于白话文和格律诗之间,对平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格。属于大众文化,大多打油诗读来幽默风趣,词语简单,偶意深刻,余味冗长。今日头条也曾推出大曾老师的漫画打油诗,得到大家的好评喜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打油诗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之化形式,也叫顺口溜,介于白话文和格律诗之间,对平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格。属于大众文化,大多打油诗读来幽默风趣,词语简单,偶意深刻,余味冗长。今日头条也曾推出大曾老师的漫画打油诗,得到大家的好评喜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个语言通俗、格律随便的诗。传说唐代人张打油曾写这种诗,后来就把这类诗称作打油诗。谢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也了解了打油诗的很多“花边新闻”。
打油诗的权威解释: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的旧体诗。相传为唐代张打油所创,因而得名。
第一、打油诗的由来
一种说法,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有个名叫张打油的读书人,或者并不是读书人,他写了一首《咏雪》“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由此开创了一个崭新的诗体,称为“打油诗体”,名垂千古。这种说法现在比较普及。
第二种说法(摘自百度百科),中唐时代,有一年冬天,一位大官去祭奠宗祠,见大殿墙壁上写了这样一首诗:“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宗祠被乱涂乱画,事情很大条,大官读罢,顿时大怒,下令缉拿作诗人。
左右将其平日喜作这类诗的张打油抓了来。为了证实该诗是否张打油所作,大官未急于治罪,而是令张再作诗一首。
那时安禄山兵困南阳郡,张于是便以此为题,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连这位大官也被惹笑了,终于破例饶了张打油。
张打油从此远近闻名。后来人们常把这类以俚语俗句入诗,不求平仄对仗的诗作,称为打油诗。
第二、打油诗的杰作
宋代有记录,苏东坡讽刺一个天天为坐牢的丈夫送饭的农妇“蓬发星星两乳乌,朝朝送饭去寻夫。那农妇反口相讥”“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否朝廷贬汝无?”
清代有传闻,乡村婚礼,闹洞房人多,热闹,久久不散,有人逼新娘作诗,新娘无奈之下作诗一首,“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众人立马懂了,都散了……
民国时期,鲁迅先生作的《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为进行辛辣的讽刺。
当时,著名诗人袁水拍有一首《咏国民党纸币》的打油诗,也很有意思。诗云:“跑上茅屋去拉屎,忽然忘记带草纸,袋里掏出百万钞,擦擦屁股满合适。”有些漫画家(比如张乐平)将这首诗配了画,宣传效果很突出。
解放后,陈毅外长写了《咏原子弹》的打油诗:“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表达了面对美帝的威胁,我自巍然不动的英雄豪迈。
第三、打油诗的价值
打油诗是作者揭露现实社会中的“假丑恶”,赞美现实生活“真善美”表达,大多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之事,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
打油诗是典型的俗文学。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一些“正统”文人把它视为旁门。周作人说:“思想文艺上的旁门往往比正统更有意思,因为更有勇气和生命。”
许多精彩的打油诗确实比好多正统的诗歌更有意思。
打油诗的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不但诗本身有趣、幽默、俚俗,暗含讥讽,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而且很多与诗有关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
赵本山先生的小品那么受欢迎,其中的打油诗功不可没。
睡的腰上疼,吃的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
上一篇:睡前泡脚,真的有助于提高睡眠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